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53章 长宁十一年夏,血染安市城

英烈传奇 第353章 长宁十一年夏,血染安市城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安市城外的土地,早已被鲜血浸透。初夏的阳光毒辣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腐尸的恶臭,连盘旋的乌鸦,都嫌这味道过于刺鼻,只是远远地盘旋,发出凄厉的鸣叫。

孤城死战:高句丽的最后挣扎

高建武知道,安东市已失,安东都护府的唐军主力如泰山压顶,身后的百济援军迟迟不到,安市城已成一座孤城。但他没有退路——这座城池,是高句丽抵御大唐的最后屏障,一旦失守,平壤便无险可守。

“死守!” 高建武站在城楼上,对着麾下的八万精锐嘶吼,“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大唐人不会放过我们,唯有死战,才有一线生机!”

高句丽士兵被他逼到了绝境,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依托坚固的城墙,滚木礌石、火箭热油,如雨点般砸向攻城的唐军,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几乎与城墙齐平。

龙天策在中军帐外,看着安市城上飘扬的高句丽旗帜,眉头紧锁。已经强攻了十日,唐军折损惨重,却始终未能攻破城门。

“殿下,让末将上吧!” 一员虎背熊腰的大将出列请战,正是唐军先锋营统领王铮。他今年三十五岁,是龙天策在西南战场上亲手提拔的悍将,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龙天策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王铮是他最倚重的将领之一,攻坚拔寨,从无败绩。但他也知道,此刻的安市城,已是龙潭虎穴。

“王铮,” 龙天策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行事,务必保重。”

“末将遵命!” 王铮抱拳,转身跨上战马,抽出腰间的长刀,“先锋营,跟我上!今日不破此城,我王铮誓不还营!”

悍将冲锋:王铮血洒疆场

午时三刻,唐军发起了最猛烈的一次进攻。

王铮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如一头猛虎冲入敌阵。他的先锋营,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跟着他踩着尸山血海,向着城墙缺口猛冲。

“杀!” 王铮大吼一声,长刀劈出一道寒光,将一名高句丽守将连人带甲劈成两半。鲜血溅了他一身,他却仿佛未觉,继续向前冲杀。

城楼上的高句丽弓箭手,将目标锁定在他身上。

“放箭!射死那个唐将!” 高句丽大将盖舒宝(高建武的亲弟弟,勇猛善战,却性情残暴)嘶吼着下令。

箭矢如飞蝗般射向王铮。

“噗!” 一支箭射中了他的左臂,穿透了铠甲,带出一串血珠。

王铮闷哼一声,反手一刀,将一名冲上前来的高句丽士兵砍翻,左臂依旧死死握着刀柄,丝毫不停。

“噗!噗!” 又有两支箭射中了他的胸膛和右腿,箭头深深嵌入骨肉。

“将军!” 亲兵惊呼,想要上前掩护。

“滚开!” 王铮怒吼,“攻城要紧!” 他猛地拔出右腿上的箭,带着鲜血,甩向城楼上的盖舒宝,虽未射中,却吓得盖舒宝一个趔趄。

他拖着受伤的身躯,继续向前。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枪伤、刀伤,密密麻麻,十七处枪伤深可见骨,鲜血浸透了他的铠甲,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但他就像一尊不知疲倦的战神,每一刀劈出,都必然带走一条生命。从城下到城上,他一路冲杀,身后留下的,是七百多具高句丽士兵的尸体。

高句丽士兵看着这个浑身是血、却依旧凶猛如虎的唐将,眼中充满了恐惧,竟一时不敢上前。

“一群废物!” 盖舒宝见状,亲自提着长枪冲了上来,“看我取他狗命!”

盖舒宝的枪法狠辣刁钻,直指王铮的要害。

王铮此刻已是强弩之末,体力早已透支,全凭一股悍勇之气支撑。他勉强躲过盖舒宝的第一枪,却被第二枪刺穿了小腹。

“呃啊!” 王铮发出一声惊天怒吼,不退反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长刀死死地插进盖舒宝的胸膛!

盖舒宝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胸前的刀,又看向王铮,眼中充满了恐惧。

就在这时,一名躲在暗处的高句丽士兵,趁王铮不备,猛地挥刀砍下了他的头颅!

头颅滚落,双目圆睁,仿佛还在怒视着敌人。

然而,令人惊骇的一幕发生了——

失去头颅的王铮身躯,竟没有立刻倒下!他的右手,依旧死死地握着刀柄,将盖舒宝钉在城墙上!他的双脚,依旧稳稳地站在那里,身躯微微晃动,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吓得周围的高句丽士兵连连后退。

“天……天神!他是天神!”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恐惧迅速蔓延。

盖舒宝在剧痛与恐惧中死去,死前看到的,是王铮那具无头却不倒的身躯。

直到半个时辰后,唐军终于攻破了安市城,王铮的身躯才轰然倒下,手中的长刀,依旧紧握。

老帅震怒:血债必须血偿

龙天策踏入安市城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惨烈的景象。

王铮的无头身躯,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周围是成片的高句丽士兵尸体,盖舒宝的尸体,还被他的长刀钉在墙上。

“王铮……” 龙天策走上前,看着那具熟悉的身躯,这位七十七岁的老帅,眼眶第一次泛红。

他认识王铮时,王铮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跟着他在西南平叛,从一个普通的小兵,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他还记得,昭通城下,王铮为了掩护他撤退,身中数刀;岭南丛林,王铮为了找水源,差点渴死……

如今,这个他看着长大的悍将,却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永远留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

“将军……王铮将军他……” 幸存的先锋营士兵,跪在地上,泣不成声,“他杀了七百多个……杀了盖舒宝……头被砍了……还站着……”

龙天策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冰冷的怒火,那是积压了太久的愤怒,是失去爱将的悲痛,是对高句丽残暴抵抗的极致憎恶。

“传我命令!”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遍了整个安市城,“所有被俘的高句丽士兵,不论军衔高低,全部斩首!”

“殿下!” 有将领犹豫,“俘虏太多,全部斩首……恐有不妥……”

“不妥?” 龙天策猛地转身,指着王铮的尸体,声音陡然拔高,“王铮身中三箭,十七处枪伤,力斩七百余人,头颅被砍,身躯不倒!他是为谁而死?是为了大唐!为了我们!”

他的目光扫过众将,带着无尽的寒意:“高句丽人残暴不仁,顽抗到底,杀我大唐儿郎无数!王铮的血,不能白流!今日,我就要让他们知道,血债,必须血偿!”

“末将领命!” 众将被他的愤怒感染,想起王铮的惨死,想起那些牺牲的袍泽,心中的怒火也熊熊燃烧。

命令一下,安市城内的高句丽俘虏,无论老幼,全部被押到城中心的广场上。

手起刀落,鲜血染红了广场的青石板。没有哀嚎,只有唐军士兵冰冷的眼神和复仇的决心。这不是残忍,而是对牺牲将士的告慰,是对高句丽顽抗的最严厉惩罚。

安抚百姓:恩威并施定人心

与对待俘虏的冷酷不同,龙天策对安市的百姓,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他下令打开唐军携带的粮草,分发给城中的百姓。

“凡安市百姓,每人可领三个月的口粮。” 他对负责安抚的官员说,“房屋损毁的,由唐军协助修缮;受伤的,由军医诊治。告诉他们,大唐只杀抵抗的士兵,不害无辜的百姓。”

消息传开,原本惶恐不安的安市百姓,渐渐安定下来。

他们中,有不少人曾被高句丽王室强迫服劳役,对高建武的统治早已不满。此刻见唐军不仅不伤害他们,还发放粮草,心中对大唐的恐惧,渐渐被感激取代。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捧着领到的粮食,对着龙天策的方向深深一拜:“多谢天朝上国的仁慈……”

龙天策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领粮的百姓,又看了看广场上的血迹,眼中没有丝毫动摇。

他知道,战争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斩杀俘虏,是为了震慑那些还在顽抗的高句丽势力;安抚百姓,是为了稳定占领区的人心,为大唐的统治打下基础。

这是他的战争哲学,也是他作为统帅的责任。

夕阳西下,将安市城染成一片血色。

王铮的尸体,被小心地收敛入棺,准备运回大唐安葬。他的无头身躯,将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但他的英勇事迹,却会被唐军士兵永远铭记。

龙天策望着西方,那里是大唐的方向。

“高建武,” 他低声道,“安市已破,下一个,就是平壤。”

血战安市,是高句丽灭亡的开始,也是大唐在辽东树立权威的关键一战。王铮的牺牲,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唐军彻底灭国的决心。

而龙天策的铁腕,恩威并施,也为战后的治理,铺平了道路。

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在安市的血与火中,写下了最沉重、也最坚定的一笔。这场血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意志上的碾压——它向所有觊觎大唐疆土的势力宣告: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