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33章 神凰二十六年春望岳,长城之巅忆平生

神凰二十六年的春天,北方的风还带着一丝料峭,却已挡不住万物复苏的生机。八达岭长城上,游客稀疏,只有一支规模不大却气度不凡的队伍,正缓缓攀登。领头的老者,正是六十六岁的龙天策。他虽已两鬓染霜,背脊却依旧挺直,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只是眼角的皱纹里,沉淀了太多岁月的故事。

长城聚首:祖孙登临话当年

此次长城之行,既是游玩,也是龙天策对北方边防的一次非正式视察。他的妻妾们——玉倾城、罗嘉儿、紫绮儿、朱丽娜等人,正沿着城墙漫步,欣赏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阔景色。而龙天策,则特意牵着十二岁的长孙龙问天,脱离了队伍,向着长城最高处的烽火台攀登。

龙问天是龙天策次子龙无忌与慕容玥所生,眉清目秀,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颇有几分龙天策少年时的影子。他一手牵着祖父,一手扶着城砖,好奇地问:“祖父,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像长城上的士兵一样,守过边疆?”

龙天策笑了,笑声在空旷的城墙上回荡,带着几分沧桑,几分欣慰:“守过,不仅守过,还在这里打过仗呢。” 他停下脚步,扶着垛口,望向北方辽阔的原野,目光渐渐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壁垒,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少年时代。

“问天,你知道吗?祖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见过长城呢。第一次踏上边疆的土地,是在十五岁那年。”

少年锐志:凉州八百破突厥

“十五岁?” 龙问天惊讶地睁大眼睛,“那么小就上战场了?”

“是啊,那时候比你还小两岁。” 龙天策的思绪飘回了五十年前,“那年,我在凉州从军,还是个无名小卒。突厥人入侵,黑压压的骑兵,像乌云一样压过来,守城的将士都慌了。”

他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我当时脑子一热,就跟校尉请命,带着八百个弟兄,趁着夜色,偷袭了突厥人的中军大营。我们没有骑兵,就骑着快马,拿着短刀,专砍他们的马腿,烧他们的粮草。”

“突厥人以为我们是大股援军来了,自乱阵脚,连夜撤退。我们追了三十里,杀了他们的先锋将,缴获了几百匹战马。” 龙天策的眼中闪烁着少年般的光芒,“那一战,让我明白,打仗不光靠人多,更靠胆子和脑子。”

龙问天听得热血沸腾:“祖父好厉害!”

宦海沉浮:从县令到节度使

“厉害?后面的路,可比打仗难多了。” 龙天策笑了笑,继续攀登,“打完突厥,我就开始做官了。”

他细数着自己的仕途:“先在定远做县令,那地方穷,我就教百姓种新粮,修水渠,三年就变富了;后来去楚州当刺史,那里水患多,我就组织百姓筑堤,还疏通了漕运;淮南有个叫左贵的叛乱,我带兵平定了他,救了不少百姓。”

“再后来,去杞县当县令,那里的规矩太老,我就搞改革,减赋税,办新学,惹得不少老顽固骂我;到睢阳做太守,我修了粮仓,办了工坊,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饭吃;汴州当观察使,我整顿吏治,把那些欺压商户的恶吏,都给办了。”

每一个地名,每一个官职,都像一颗珠子,串起了他中年的岁月。龙问天听得入了迷,忍不住问:“那您什么时候又回到边疆了?”

“在京兆府尹任上,用五色棒揍了几个大贪官,得罪了权贵,就被调到幽州当节度使了。” 龙天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屑,“那些贪官,比突厥人还可恨!”

“幽州那地方,靠近契丹,他们老是来抢东西。我就练精兵,修堡垒,跟他们打了几仗,把他们打服了。” 他顿了顿,“对了,还帮着被契丹欺负的奚族人,重建了家园,他们现在还念着大唐的好呢。”

初心不忘:河东治蝗忆最深

说话间,两人已登上长城最高处的烽火台。春风猎猎,吹动着龙天策的白发,也吹散了他的话语。

“祖父,您做了这么多大事,哪一件最让您难忘?” 龙问天问道。

龙天策沉默了片刻,望着远方起伏的山峦,缓缓道:“最难忘的,不是打了多少胜仗,也不是做了多大的官,而是在河东做太守时,治蝗灾的事。”

“蝗灾?”

“嗯,” 龙天策的眼神变得沉重,“那年河东闹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把庄稼吃得干干净净。老百姓都快饿死了,可当地的贪官,却不让百姓灭蝗。”

他的声音带着愤怒:“那些贪官说,蝗虫是‘神虫’,是上天派来惩罚百姓的,只能求神拜佛,不能打杀。谁要是敢灭蝗,就是‘逆天而行’,要遭报应。他们甚至蛊惑百姓,说吃蝗虫可以‘赎罪’,结果好多人吃了蝗虫(可能有毒或不洁),上吐下泻,死得更快。”

“我到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惨状:田里光秃秃的,路边到处是饿死的人,寺庙里却挤满了求神的百姓,贪官们还在趁机倒卖粮食,发国难财。”

龙问天攥紧了拳头:“他们太坏了!”

“是啊,太坏了。” 龙天策深吸一口气,“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个带头造谣的贪官,抓起来,当众打了五十大板,告诉百姓,蝗虫不是神虫,是害虫!”

“然后呢?”

“然后,我带头吃蝗虫。” 龙天策看着孙子惊讶的表情,解释道,“我把蝗虫煮熟了,当着百姓的面吃下去,告诉他们,这东西干净了能吃,总比饿死强。我还组织百姓,教他们用网捕,用火熏,把捕到的蝗虫,一部分当食物,一部分烧掉深埋。”

“那些贪官还想捣乱,说我‘亵渎神灵’,我就把他们的贪腐证据,一条条列出来,公之于众,百姓们怒了,把他们赶跑了。” 龙天策的语气变得欣慰,“那一年,虽然收成不好,但我们保住了不少人。第二年,我带着百姓补种了耐旱的庄稼,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他抚摸着冰冷的城砖,感慨道:“打仗,是跟敌人斗;治蝗,是跟天灾斗,跟人心斗。跟人心斗,最难,也最有意义。因为你救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命,是一个地方的希望。”

薪火相传:长城之上寄新篇

夕阳西下,将祖孙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愈发雄伟,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祖父,您这一生,做了这么多事,累吗?” 龙问天轻声问。

“累啊,怎么不累。” 龙天策笑了,眼中却没有疲惫,只有满足,“但看到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看到国家越来越安稳,就觉得值了。”

他转过身,认真地看着长孙:“问天,祖父带你来看长城,不光是让你看风景,是想告诉你,这长城,是一代代人修起来的,为的是守护家园。我们做学问,做官,做人,也像修长城一样,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为国家出力。”

“你看这长城,再长,也是一块砖一块砖砌起来的;我这一生,再忙,也是一件事一件事做起来的。” 龙天策指着远方,“未来的路还长,你们这一辈,要写的‘新篇章’,比我们这一辈,更难,也更精彩。”

“祖父放心,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做个好人,做个好官!” 龙问天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龙天策欣慰地笑了,他仿佛从孙子眼中,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凉州冲锋陷阵的少年,看到了那个在河东田埂上带头吃蝗虫的太守。

春风再次吹过长城,带着远方的气息。属于龙天策的篇章,已近尾声,但属于龙问天,属于新一代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这长城,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起点。

祖孙二人并肩站在烽火台上,望着落日熔金,江山如画。长城的砖石,似乎也在低语,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开拓、传承的永恒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