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07章 神凰十一年春潮涌,南疆烽烟起征途

神凰十一年的春天,中原早已是草长莺飞、国泰民安的景象。长安的太极殿里,秦珪正与百官商议着春耕与漕运,一派祥和。然而,一封来自岭南的急报,却如惊雷般炸响在朝堂之上——交趾(今越南北部)都护府与儋耳郡(今海南岛西北部)的地方势力相互勾结,悍然发动叛乱,烧毁驿站,阻断商路,甚至袭扰沿海州县,南疆百姓陷入水火之中。

烽烟急报:南疆突变动京华

“交趾、儋耳叛乱?” 秦珪捏着那份字迹潦草、带着血迹的急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交趾与儋耳,皆是大唐南疆的重要屏障,尤其是交趾,扼守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陛下,” 兵部尚书出列奏道,“据前线奏报,此次叛乱的为首者,是交趾本地豪强李嗣安与儋耳黎族首领符蛮,二人勾结已久,暗中积蓄力量,趁着我岭南新政初定、兵力分散之际,突然发难,势头甚猛。”

“岭南各州府的兵力呢?” 秦珪沉声问道。

“岭南军主力正在梅岭古道沿线布防,潮州、揭阳等地的驻军刚刚经历鳄患与开荒,尚未休整,恐怕难以抵挡叛军的攻势。” 兵部尚书面露难色,“叛军号称十万,虽有虚张声势之嫌,但据探马回报,其精锐至少有三万,且熟悉地形,机动性极强。”

朝堂之上一片沉默,众臣都明白,南疆偏远,瘴气弥漫,用兵不易,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持久战,耗费大量钱粮。

秦珪的目光,缓缓扫过众臣,最终定格在一个名字上——那个总能在危难之际,为他撑起一片天的人。

“传朕旨意,” 秦珪的声音斩钉截铁,“命秦王、天策上将龙天策,即刻从岭南潮州启程,率领天策军精锐与岭南各州府援军,渡海出征,平定交趾、儋耳叛乱!”

旨意传出,长安震动。谁都知道,渡海平叛,远比陆地作战凶险百倍——南海的风浪、南疆的瘴气、叛军的地利,每一项都是致命的考验。但所有人也都相信,只要龙天策出马,便没有平不了的乱局。

临危受命:将军整装赴南疆

潮州的春意,带着海风的咸湿,吹拂着龙天策刚刚安定下来的府邸。自退鳄、开荒之后,潮州已渐入佳境,玉倾城正带着农官推广新的稻种,罗嘉儿在苗寨与黎族之间奔走,促进民族融合,阿武则跟着龙天策学习兵法,日渐成熟。

这日午后,龙天策正在府中翻阅岭南舆图,忽然看到快马扬尘,一名内侍捧着鎏金圣旨,直奔府中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交趾李嗣安、儋耳符蛮勾结叛乱,祸乱南疆,着秦王龙天策即刻领兵平叛,钦此!”

“臣领旨谢恩!” 龙天策接过圣旨,眼中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临危受命的凝重。

消息传开,府中顿时忙碌起来。玉倾城听闻消息,没有丝毫慌乱,只是默默地为龙天策收拾行装,将防潮的药物、御寒的衣物一一备齐。

“此去渡海,风浪险恶,你定要保重。” 玉倾城将一件绣着北斗七星的护身符,轻轻放入龙天策的行囊,眼中虽有不舍,却语气坚定,“家中与潮州的事,你放心,我会打理好。”

罗嘉儿则从苗寨带来了最好的解毒药与驱蚊香,这些都是南疆行军的必备之物。“这是我苗寨秘制的‘避瘴丹’,每日一粒,可防瘴气侵袭。” 她将一个精致的药盒递给龙天策,“叛军中有不少黎族勇士,熟悉山林作战,你要多加小心。”

阿武早已换上了铠甲,手持长枪,站在院中,眼神灼灼地看着龙天策:“师父,弟子愿随您一同出征,效犬马之劳!”

龙天策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涌起暖流。他点了点头:“好。阿武,你随我出征,也好历练历练。倾城,嘉儿,岭南的安稳,便拜托你们了。”

次日清晨,潮州城外的码头,已是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天策军的精锐将士,早已集结完毕,个个精神抖擞,杀气腾腾。岭南各州府的援军也陆续赶到,总计五万余人,汇聚成一支庞大的队伍。

百姓们自发来到码头送行,捧着米酒、干粮,往将士们手中塞。

“秦王殿下,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杀尽叛军,还我们南疆安宁!”

龙天策站在旗舰的船头,身着亮银铠甲,赤发在风中飞扬。他拔出腰间的长剑,指向南海的方向,声音洪亮如钟:“将士们!叛军作乱,百姓遭殃,我等身为大唐将士,岂能坐视不理?今日,我等渡海出征,定要斩将夺旗,平定叛乱,还南疆一个朗朗乾坤!”

“斩将夺旗!平定叛乱!” 五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云霄,连南海的波涛都仿佛为之激荡。

号角声起,船队缓缓驶离潮州码头,向着烟波浩渺的南海,向着烽火连天的南疆,破浪而去。

渡海惊涛:惊涛骇浪砺锋芒

从潮州到交趾,需穿越南海北部的海域,这段航程以风浪险恶着称。尤其是春季,冷暖气流交汇,常常突发风暴,稍有不慎,便可能船毁人亡。

船队出发的第三日,便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乌云如墨,瞬间吞噬了晴空,狂风呼啸着卷起巨浪,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山,狠狠砸向船队。天策军的战船虽皆是坚固的楼船,但在如此狂暴的自然之力面前,也如同树叶般剧烈摇晃。

“抓紧船舷!” 龙天策站在旗舰的甲板上,任凭狂风暴雨抽打在脸上,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指挥着将士们调整帆缆,加固船身。

巨浪拍打着甲板,不少将士晕船呕吐,甚至有人被风浪卷到船边,险些坠入海中。阿武虽也晕船,脸色苍白,却死死抱着一根桅杆,大声呼喊着,鼓舞身边的士兵:“挺住!这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过了这关,就能杀叛军了!”

罗嘉儿留下的驱蚊香此刻派不上用场,但玉倾城准备的防潮油布,却护住了大部分粮草与军械。将士们在龙天策的指挥下,相互扶持,与风浪展开了殊死搏斗。

风暴持续了整整一夜,当次日清晨,阳光刺破乌云,洒向海面时,将士们才发现,船队虽有几艘小船受损,却无一艘沉没,主力完好无损。

“将军神威!” 将士们看着站在船头、衣甲湿透却依旧挺拔的龙天策,齐声欢呼。

渡过风暴区后,船队进入了相对平静的海域。但新的考验接踵而至——淡水补给开始紧张,不少将士出现了皮肤溃烂(海水浸泡所致),更有人染上了轻微的热病。

龙天策每日巡视各船,亲自为患病的将士诊治(他略通医术),将自己的淡水与食物分给最需要的人。“我们是天策军,是大唐的锐士!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他的话语,总能给将士们带来力量。

阿武在这段航程中,迅速成长起来。他学着照顾伤员,传递命令,甚至在一次小规模的海盗袭扰中,亲手斩杀了两名海盗,赢得了将士们的认可。

经过十数日的艰苦航行,当远处的陆地轮廓出现在海平面上时,将士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交趾的海岸线,到了。

南疆鏖战:初抵战地察敌情

船队在交趾北部的一个隐蔽海湾登陆。这里尚未被叛军控制,驻守着一小队忠于大唐的边军。

“参见秦王殿下!” 边军校尉见到龙天策,激动得热泪盈眶,“叛军主力正在围攻交趾城,李嗣安亲自坐镇,号称三日内必破城!”

龙天策顾不上休整,立刻召集将领,查看地图,了解敌情。

“李嗣安的主力约两万人,装备精良,占据着交趾城外的几处要隘,封锁了通往城内的粮道。” 边军校尉指着地图,急切地说,“儋耳的符蛮则率领一万黎族勇士,驻守在交趾南部的山林中,防备我军从侧翼进攻,此人熟悉山地作战,极为难缠。”

“交趾城内有多少守军?” 龙天策问道。

“不足五千,且多为郡兵,战斗力远不及叛军。” 校尉忧心忡忡,“若援军再不到,交趾城恐怕……”

龙天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目光停留在交趾城西南的一处河谷——那里是叛军粮道的必经之地。

“传我将令,” 龙天策语气沉稳,“船队原地休整,派探马详细勘察叛军布防,特别是符蛮部的动向。阿武,你率一千轻骑,伪装成当地百姓,迂回到河谷附近,监视叛军粮道,伺机而动。”

“是!” 阿武领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夜幕降临,交趾的丛林中,燃起了点点篝火。龙天策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远处交趾城方向隐约传来的厮杀声,以及更南方儋耳郡的茫茫夜色,心中清楚,这场平叛之战,绝不会轻松。

交趾的湿热、叛军的凶悍、黎族的善战、南海的风浪,都是摆在他面前的严峻考验。但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势在必得的坚定。

新篇待展:剑指叛军定南疆

神凰十一年的春天,南海的涛声与南疆的烽火,交织成一曲壮烈的战歌。龙天策的船队,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刺破了南海的迷雾,直指叛乱的核心。

在他的身后,是安定的潮州,是支持他的家人,是大唐的万里江山;在他的面前,是汹涌的叛军,是险恶的环境,是一场关乎南疆稳定的硬仗。

这场渡海平叛之战,注定将成为龙天策人生中又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也将是大唐南疆“续写新篇章”的关键一役。是胜是负,是进是退,都将在接下来的日夜里,见分晓。

而龙天策知道,他别无选择,唯有向前,用手中的剑,平定叛乱,用心中的志,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为大唐的南疆,再续一段安宁与繁荣的新篇章。

船队的号角再次吹响,在南海的晨雾中,向着交趾城的方向,缓缓前进。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即将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