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05章 神凰十年潮声和,疏浚荒田启新程

英烈传奇 第305章 神凰十年潮声和,疏浚荒田启新程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檄文退鳄的奇迹,像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潮州上空的阴霾。韩江两岸的百姓,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的奔走相告,脸上渐渐找回了久违的笑容。然而,龙天策深知,赶走鳄鱼只是第一步,要让潮州真正迎来“新篇章”,还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便是恢复韩江的生机,开辟荒芜的土地,让百姓真正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安稳日子。

河畔解惑:生态失衡藏祸根

退鳄后的第三日,龙天策召集了潮州的官吏、乡绅与渔民代表,来到韩江岸边的鳄鱼潭旧址。昔日浑浊可怖的水潭,如今已清澈了许多,岸边的爪印与骸骨被清理干净,露出了湿润的泥土。

“诸位乡亲,” 龙天策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平和却带着力量,“鳄鱼虽退,但若不究其根源,难保日后不会卷土重来。”

台下有人窃窃私语:“秦王殿下,那鳄鱼不是被您的檄文吓跑的吗?难道还有别的原因?”

“檄文能震慑一时,却不能改变环境。” 龙天策摇头,指着眼前的韩江与岸边的沼泽,“大家请看,这韩江为何会成为鳄鱼的巢穴?”

他俯身抓起一把泥土,继续说道:“据本王勘察,韩江上游因山林砍伐过度,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淤塞。加之多年未曾疏浚,河床抬高,水流不畅,便在这鳄鱼潭一带,形成了大片沼泽。”

“沼泽泥泞,水草丰茂,鱼虾聚集,正是鳄鱼最适宜生存的环境。” 玉倾城走上前,补充道,“而且,淤塞的河道让水流变缓,无法冲刷掉腐烂的动植物,水质恶化,更助长了鳄鱼的滋生。”

众人听得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原来如此!” 一位老渔民感慨道,“怪不得这些年鳄鱼越来越多,原来是这江出了问题!”

“没错,” 龙天策点头,“生态失衡,才是鳄鱼泛滥的根本原因。要想永绝鳄患,必须疏通韩江,治理沼泽,恢复河道的畅通与洁净。”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不仅如此,潮州多山,平原稀少,百姓生计多依赖韩江。若能疏通河道,引水灌溉,再将岸边的沼泽开辟成良田,何愁没有饭吃,没有衣穿?”

这番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众人心中的迷茫。治理韩江、开辟荒田,成了潮州百姓共同的期盼。

疏浚韩江:千军万马战浊流

疏通韩江的工程,在龙天策的主持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第一步是勘察河道。龙天策亲自带领水工、工匠,乘船逆流而上,详细记录河道的淤塞情况、险滩位置、支流分布,绘制出精确的河图。玉倾城则根据水文资料,计算出需要疏浚的土方量与水流速度的关系,确保工程既有效又安全。

第二步是组织人力。潮州刺史张贴告示,招募百姓参与疏河,每日管饭,还发放工钱与粮食。饱受鳄患之苦的百姓们,听闻能为家乡出力,还能获得报酬,纷纷踊跃报名,很快便召集了数千民夫。

开工那日,韩江两岸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民夫们分成若干小队,有的手持铁锹、锄头,在浅滩处挖掘淤泥;有的推着独轮车,将挖出的泥沙运到岸边堆积;有的驾驶着小船,在深水处用长杆搅动淤泥,再用竹筐打捞。

龙天策与罗嘉儿、阿武也加入了劳作。龙天策虽为亲王,却毫无架子,亲自抡起锄头,挖掘淤塞的河道,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赤发在阳光下闪着汗珠的光。罗嘉儿则带着苗寨的郎中,在岸边设立医棚,为受伤或中暑的民夫诊治,她调配的防暑草药,效果显着,成了工地上的“救命水”。阿武年轻力壮,推着沉重的独轮车,健步如飞,还不时吆喝着号子,鼓舞士气。

工程最艰难的是清理鳄鱼潭的淤泥。那里的淤泥又深又臭,还夹杂着腐烂的动植物尸体。民夫们起初有些畏惧,龙天策便第一个跳下去,踩在没膝的淤泥中,挥锹挖掘。

“殿下!” 民夫们惊呼。

“跟着本王干!” 龙天策的声音透过泥浆传来,“清理干净这里,往后子孙后代,都能安心在江边生活!”

民夫们深受感动,纷纷跳入淤泥中,齐心协力清理。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鳄鱼潭的淤泥被清理一空,露出了坚硬的河床。

紧接着,是拓宽河道、加固堤岸。工匠们按照玉倾城的设计,用石块与夯土加固河岸,防止坍塌;在险滩处开凿导流渠,让水流更加顺畅;还在两岸种植了柳树、芦苇等固土植物,防止水土流失。

开辟荒田:沼泽变田稻花香

疏通河道的同时,开辟荒田的工程也同步进行。

韩江两岸的沼泽地,经过排水疏干后,露出了肥沃的黑土,是种植水稻的绝佳之地。龙天策从岭南各地调来擅长耕种的老农与中原的农官,指导百姓开垦荒地。

“这沼泽地的土虽肥,却也湿重,需先晾晒几日,再翻耕松土。” 中原农官手把手地教着,“还要挖好排水沟,防止雨季积水。”

阿武成了农官的得力助手。他年轻学得快,很快便掌握了开垦沼泽地的技巧,然后手把手地教给其他百姓。他还将龙天策传授的基础拳术中的发力技巧,运用到翻耕土地上,既省力又高效,引得百姓们纷纷效仿。

罗嘉儿则发挥苗寨的优势,带领妇女们采集天然的肥料——草木灰、动物粪便,混合沼泽地的腐殖土,改良土壤的肥力。她还教大家识别可以作为绿肥的野草,让土地更加肥沃。

玉倾城则带来了中原的稻种与农具。“这是占城稻,生长期短,产量高,耐水涝,最适合在这片新开的土地上种植。” 她亲自示范曲辕犁的使用方法,“用这犁耕地,比传统的犁省力一半,效率却能提高一倍。”

百姓们看着这些新奇的农具与稻种,眼中充满了希望。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昔日荒芜的沼泽地,渐渐变成了一片片整齐的田垄。

插秧时节,韩江两岸一片忙碌。男女老少齐上阵,手把青秧插满田,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龙天策与玉倾城、罗嘉儿也加入其中,与百姓们一同劳作。阳光下,绿色的秧苗在水中摇曳,像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

新篇初显:仓廪实而知礼节

神凰十年秋收时节,潮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韩江的水流清澈通畅,舟船往来如梭,渔民们打渔归来,船舱里满是鲜活的鱼虾;新开的荒田里,金灿灿的稻谷压弯了枝头,亩产比往年提高了近一倍;岸边的桑园里,桑叶繁茂,蚕农们忙着采摘、养蚕,织出的丝绸色泽鲜亮。

潮州城里,新建的粮仓堆满了粮食,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市集上,粮食、鱼虾、丝绸、布匹琳琅满目,交易活跃,一派繁荣景象。

“多亏了秦王殿下啊!” 一位老农捧着新收的稻谷,激动得老泪纵横,“我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潮州有这么好的收成!”

“是啊,现在江里有鱼,田里有粮,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一个年轻的渔民附和道,他用卖鱼的钱,盖了新房,娶了媳妇。

龙天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潮州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他在潮州设立了新的学堂,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他鼓励商队往来,将潮州的稻米、丝绸运往中原,换回中原的瓷器、茶叶;他还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灌溉系统,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韩江的涛声依旧,却不再带着恐惧与呜咽,而是充满了欢快与祥和,仿佛在歌唱着这片土地的新生。龙天策站在韩江岸边,望着繁忙的码头、金黄的田野、欢笑的百姓,对身边的玉倾城、罗嘉儿、阿武说道:“这,才是真正的‘新篇章’——百姓安居乐业,万物和谐共生。”

玉倾城温婉一笑:“是啊,这比任何檄文都更有力量。”

罗嘉儿也笑道:“往后,潮州的孩子,再也不会听着鳄鱼的故事入睡了。”

阿武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师父,弟子明白了,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猛兽,而是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希望。”

神凰十年的潮州,在韩江的滋养与百姓的勤劳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疏通的河道流淌着丰收的喜悦,开辟的荒田生长着未来的希望。龙天策用他的智慧与汗水,为潮州续写了一段崭新的篇章——这篇章里,没有鳄患的恐惧,只有民生的安乐;没有荒芜的土地,只有富饶的田园;没有绝望的叹息,只有幸福的欢歌。而这,正是大唐盛世最生动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