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89章 岁月偏爱有心人,沧桑难掩少年容

英烈传奇 第289章 岁月偏爱有心人,沧桑难掩少年容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神凰八年的暮春,长安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拂过太极殿的窗棂,也掠过渤海王府的庭院。这一年,秦珪二十九岁,安澜二十七岁,正是人生中最鼎盛的年华;龙天策与玉倾城同为四十八岁,早已过了不惑,迈向知天命。然而,岁月在这两对夫妇身上,却刻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记——年轻的帝王与皇后,鬓边早已染上霜华,眉宇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年长的将军与夫人,却身姿矫健,容颜焕发,宛如二十出头的少年少女,岁月仿佛格外厚待他们。

帝后沧桑:心头霜雪染青丝

太极殿的晨露,总是比别处更凉一些。

秦珪坐在御案后,批阅着来自各地的奏折。晨光透过窗纸,照在他的发间,映出几缕醒目的银丝。二十九岁的他,面容依旧俊朗,轮廓分明,眼神却深邃得像一口古井,沉淀着太多的惊涛骇浪——三年囚禁的屈辱,复位后的殚精竭虑,清除费党的雷霆手段,推行新政的重重阻力,失去明弈等忠良的痛惜……这些经历,像一把把无形的刻刀,在他年轻的脸上刻下了疲惫与凝重。

“陛下,该用早膳了。” 内侍轻声提醒。

秦珪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无意间触到鬓角的白发,动作微微一顿。他想起三年前,自己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青丝如墨,眼神清澈;如今,不过短短数年,竟已生出这许多白发。

“知道了。” 他淡淡应道,目光重新落回奏折上,那里写着北疆的军备、江南的水利、关中的赈灾……每一件都牵动着他的心弦,容不得片刻懈怠。

坤宁宫内,安澜正对着铜镜梳妆。铜镜里的女子,二十七岁的年纪,肌肤依旧细腻,眉眼依旧温婉,却掩不住眼底的轻愁。她的发间,也悄悄藏了几根白发,像冬日枝头未落的残雪。

“娘娘,这几根白发,奴婢替您梳进去吧。” 贴身宫女轻声道,拿起梳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几缕银丝藏进乌黑的发髻里。

安澜望着镜中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她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冷宫岁月,想起那些日夜煎熬的自我谴责,想起复位后辅佐秦珪、打理后宫的繁琐与忧虑。她的青春,仿佛在那场风波中被骤然抽走,留下的是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疲惫。

“梳吧。” 安澜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她与秦珪,就像两棵被风雨过早摧残的树,虽依旧挺立,却已在枝头染上了霜色。

晚膳时分,秦珪与安澜相对而坐,看着彼此鬓边的白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心疼。

“阿澜,你又清减了。” 秦珪为她夹了一筷子菜,“最近后宫的事,不必太操劳。”

“陛下才是,” 安澜握住他的手,他的指腹上布满了薄茧,那是批阅奏折、握持兵器留下的痕迹,“朝堂的事再忙,也要保重身体。您看您的头发,又白了几根。”

秦珪苦笑一声:“或许,这就是当皇帝的代价吧。操心的事太多,想不老都难。” 他看着安澜,“还记得我们刚成婚时吗?你那时总爱梳双环髻,像个小姑娘。”

安澜脸上泛起一丝红晕,随即又黯淡下去:“是啊,那时候多好,无忧无虑的。”

窗外,夜色渐浓,宫灯次第亮起,映照着帝后眼**同的沧桑。他们的年轻,被太多的责任、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忧虑所消耗,青丝变白发,不过是转瞬之间。

将军夫妇:岁月偏爱少年心

渤海王府的清晨,总是充满了活力。

天刚蒙蒙亮,王府后山的小路上,便传来了沉稳的脚步声。龙天策与玉倾城并肩而行,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脚步轻快。

四十八岁的龙天策,赤发依旧张扬,却不见多少华发,只是在鬓角藏着几根,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他身姿挺拔,步伐稳健,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丝毫不见中年人的迟缓。他穿着一身短打,腰间别着佩剑,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那是常年日晒雨淋的证明,却让他更显英武。

身旁的玉倾城,同样是四十八岁,却宛如二十许的少女。她穿着一身素色的劲装,长发用一根木簪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丽的面容。她的皮肤白皙却不苍白,带着山间晨露滋养出的莹润光泽,眼神明亮,顾盼生辉。行走间,身姿轻盈如柳,却又带着一股习武之人的干练。

“今日的露水,格外清甜。” 玉倾城停下脚步,从随身携带的玉瓶中,倒出两杯晶莹的露水,递给龙天策一杯。

“嗯,带着草木的清气。” 龙天策接过,一饮而尽。这是他们多年的习惯,早晚各饮一杯山间的晨露或夜露,说是能涤荡浊气,滋养身心。

喝完露水,两人便在山间的空地上,开始了每日的功课。

龙天策拔剑出鞘,寒光一闪,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风。他的动作刚劲有力,招式凌厉,却又不失沉稳,每一拳都带着破空之声。四十八年的功力,早已融入他的举手投足,却丝毫不见滞涩,反而如行云流水,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一套拳打完,他气息微喘,脸上却泛起健康的红晕,眼神愈发锐利,仿佛刚出鞘的利剑。

玉倾城则在一旁舞剑,剑光如练,缠绕着她的身影。她的剑法灵动飘逸,时而如柳絮纷飞,时而如惊鸿照影,柔美中带着坚韧。她的身姿旋转、跳跃,轻盈得仿佛要乘风而去,裙摆飞扬,长发飘动,哪里像个四十八岁的妇人,分明是个灵动活泼的少女。

“你的剑,还是这么快。” 玉倾城收剑而立,笑着对龙天策说。

“你的身法,也还是这么轻盈。” 龙天策也收了拳,眼中带着欣赏,“看来这山路没白走,露水没白喝。”

两人相视一笑,笑容里没有丝毫阴霾,只有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豁达。

他们的养生之道,远不止于此。除了每日的练武、走山路、饮露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态。

在渤海封地,他们远离了长安的政治漩涡,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每日除了处理封地的事务,便是陪伴孩子们读书、练武,或是一起上山打猎、下河捕鱼。遇到烦心事,两人便一起去山间走走,对着山海大声呼喊,或是切磋一番武艺,将心中的郁结尽数散去。

“昨日不悔那小子,剑法又进步了些。” 玉倾城一边用汗巾擦着额头的薄汗,一边说道。

“嗯,这孩子性子沉稳,有我当年的影子。” 龙天策笑道,“就是思言那丫头,总爱缠着我,要学最厉害的剑法,说要比她姐姐们还强。”

“女孩子家,学点防身的本事也好。” 玉倾城眼中满是慈爱,“咱们这一家子,能这样安稳度日,便是最大的福气。”

“是啊。” 龙天策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心温暖而有力,“以前在长安,总想着建功立业,守护陛下,守护大唐。如今回来了,才发现,守着家人,守着这一方水土,也是一种幸福。”

他们的心态,便如这渤海的山海,开阔而包容。得意时不骄,失意时不馁,遇到困难便想办法解决,从不沉溺于烦恼。这种平和而积极的心态,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岁月的侵蚀。

对比鲜明:岁月待人各不同

神凰八年的夏天,龙天策夫妇带着孩子们,回长安述职。

当他们走进太极殿,向秦珪与安澜行礼时,殿内的宫人都忍不住暗暗惊叹。

秦珪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身姿挺拔、容光焕发的龙天策与玉倾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里是四十八岁的人?龙天策的英武,玉倾城的清丽,都与二十多年前他初见时,相差无几,甚至因为岁月的沉淀,更添了几分韵味。

“天策,倾城,你们……” 秦珪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惊讶。

安澜也在一旁,眼中满是羡慕。她看着玉倾城光洁的额头,明亮的眼神,再想想自己镜中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涩。

龙天策与玉倾城起身,笑道:“陛下,皇后娘娘,臣等回来了。”

秦珪定了定神,笑道:“快坐。朕真是羡慕你们,这身子骨,这精神头,比朕和皇后都要好得多。” 他自嘲地摸了摸自己的鬓角,“你看朕,才二十九,头发都白了大半;皇后也才二十七,看着却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

玉倾城温和地笑道:“陛下与皇后娘娘为国操劳,心思重,自然容易显老。臣与夫君在渤海,每日除了打理封地,便是练武、爬山、陪伴孩子,心思简单,日子过得清闲,自然显得年轻些。”

“清闲?” 秦珪摇头,“朕可不信。渤海封地那么大,事务定然不少,怎么会清闲?”

龙天策道:“事务虽多,却不似朝堂这般繁杂。臣与内子,凡事看得开,不往心里去。遇到解决不了的事,便去山间走走,打一趟拳,舞一次剑,心中的郁结也就散了。再加上每日坚持练功,走山路,饮露水,或许……这便是不显老的缘故吧。”

他顿了顿,看着秦珪与安澜,认真地说:“陛下,皇后娘娘,治国固然重要,但也要保重自身。适当的时候,不妨放下政务,去皇家园林走走,或是学学武,练练剑,放松一下心情。心思顺了,身体自然就好了。”

秦珪与安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是啊,他们何尝不想放松?只是身不由己。但龙天策夫妇的话,却像一道光,照亮了他们心中那片被疲惫笼罩的角落。

那天的会面,持续了很久。秦珪与安澜,看着龙天策夫妇与他们的孩子们嬉笑打闹,看着他们眼中那种轻松与豁达,心中感慨万千。

岁月待人,果然不同。有人被世事磋磨,早早染上沧桑;有人却因心态平和,坚持锻炼,得以留住青春。秦珪与安澜的“老”,是责任与压力的印记;龙天策与玉倾城的“年轻”,是自律与心态的馈赠。

新篇启示:岁月偏爱有心人

神凰八年的夏天,因为龙天策夫妇的回归,给长安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秦珪在那之后,开始尝试着调整自己的生活。他不再彻夜批阅奏折,而是规定了每日的休息时间;他会在清晨,带着安澜去御花园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甚至在龙天策的指导下,学了几套简单的拳法。

安澜也开始学着放松自己,不再为后宫的琐事过度忧虑。她跟着玉倾城,学了几招剑法,说是能强身健体,也能排解心中的烦闷。

虽然他们依旧无法像龙天策夫妇那样“年轻”,鬓边的白发也无法变黑,但眉宇间的疲惫,却渐渐消散了许多,眼神也重新焕发了光彩。

龙天策夫妇在长安小住了一段日子,便带着孩子们返回了渤海。临走前,玉倾城送给安澜一瓶特制的香露,说是用山间的花草和露水调制而成,能安神养颜。

安澜握着那瓶香露,看着玉倾城年轻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感激。

岁月的流逝,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但岁月留下的印记,却因人而异。秦珪与安澜,在“续写新篇章”的道路上,背负着沉重的责任,难免会染上沧桑;龙天策与玉倾城,则用自己的方式,在新的生活篇章里,留住了青春与活力。

神凰八年的风,继续吹拂着大唐的土地。它告诉人们,岁月或许会在每个人的脸上留下痕迹,但心态与生活方式,却能决定这痕迹是沧桑,还是从容。属于大唐的“新篇章”,不仅需要帝王的励精图治,也需要每个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的关照。而龙天策夫妇的“年轻”,无疑为这新篇章,增添了一抹明亮而温暖的色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