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80章 龙椅重归新政复,凤翔残梦泣黄昏

英烈传奇 第280章 龙椅重归新政复,凤翔残梦泣黄昏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神凰六年的初春,长安的积雪在暖阳下消融,汇成涓涓细流,冲刷着街道上的血污与尘埃。经历了龙江强渡与神都易主的阵痛,这座古老的都城,正从废墟中缓缓苏醒。当秦珪(真)身着洗尽尘埃的龙袍,再次踏上太极殿的金砖时,殿外的晨光恰好穿透云层,在他身后投下一道长长的、象征着新生的影子。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在这一刻,终于摆脱了替身的闹剧与费党的阴霾,迎来了真正落笔的时刻。

龙椅归位:重掌乾坤定民心

重登大宝的仪式,没有奢华的铺张,只有简朴的庄重。秦珪(真)没有穿那身象征极致威仪的十二章纹龙袍,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却比任何华服都更显帝王的沉稳。殿内的百官,多是历经劫难的忠良与起义军的将领,他们看着御座上那个面容虽显憔悴、眼神却无比坚定的年轻帝王,眼中涌动着失而复得的激动。

“众卿平身。” 秦珪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那是三年囚禁生涯磨不去的坚韧,是亲眼目睹山河破碎后凝聚的决心。

他没有急于追究旧账,也没有沉溺于复位的喜悦,开口便直击要害:“朕不在的这三年,让奸贼当道,让百姓受苦,让大唐蒙羞,朕有过。但从今日起,朕将与诸位一道,洗去这耻辱,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话音刚落,龙天策出列,单膝跪地:“臣龙天策,愿辅佐陛下,重整河山,万死不辞!”

“臣等愿追随陛下,复我大唐!” 郭德山、阿史纳·戈比翁等将领齐声应和,声音震得殿梁嗡嗡作响。

秦珪走下御座,亲手扶起龙天策与诸位老臣,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个人:“大唐的复兴,非朕一人之功,需赖诸位同心协力。今日,朕便颁布第一道旨意——安抚百姓,复行新政!”

这道旨意,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安定了长安乃至天下百姓的心。那些曾因战乱而惶恐不安的百姓,听闻真天子归位、要“复行新政”,纷纷走出家门,在街头巷尾焚香祈祷,盼着苦日子能早日结束。

安抚万民:轻徭薄赋暖人心

秦珪复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抚百姓。

他下令,开仓放粮,赈济关中、河东等地因战乱与灾荒流离失所的灾民。京兆府与各地官府,在龙天策派出的天策军监督下,不敢再有丝毫克扣,一车车粮食、一匹匹布料,源源不断地送到灾民手中。

“是真陛下!真陛下没有忘了我们!” 关中平原的灾民,捧着热气腾腾的米粥,老泪纵横。他们中有人曾因新政分到土地,也有人在费党反扑中失去家园,此刻的一碗热粥,不仅暖了肠胃,更暖了那颗早已冰封的心。

紧接着,秦珪颁布了第二道旨意——重申“与百姓共天下”的国策,推行“三十税一”的轻徭薄赋政策。

“太宗皇帝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秦珪在诏书中写道,“百姓是大唐的根基,根基不稳,大厦难安。自神凰六年始,全国赋税,凡农桑所得,皆三十税一;徭役征发,需避农时,不得滥征。朕要让天下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田种。”

这道旨意,如同春雨般洒向大唐的每一寸土地。经历了费党时期“苛税如山”的百姓,听闻“三十税一”,无不欢呼雀跃。江南的农夫在田埂上奔走相告,岭南的渔户对着朝阳焚香,连北疆的牧民,也从商队口中得知了新政的利好,对长安的新君生出了由衷的拥戴。

“这才是太宗皇帝的子孙!”

“有这样的陛下,咱们的日子有盼头了!”

民心,如同初春的草木,在新政的暖阳下,迅速复苏。

新政重启:雷霆手段除旧弊

安抚民心的同时,秦珪与龙天策联手,对费党破坏的新政,展开了雷厉风行的“复行”行动。

“传朕旨意,” 秦珪坐在御书房,对龙天策与内阁大臣们下令,“凡太宗年间及神凰初年推行的新政,如土地永佃制、摊丁入亩、惠民仓、寒门取士等,被费党废止者,即日起,一律恢复!”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推行过程中,凡有阻挠者,无论官职高低,无论是否世家,一律以‘抗旨’论处——违令者,斩!”

“斩”字出口,御书房内一片肃然。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年轻帝王的一时激愤,而是清除积弊的决心。

龙天策领命,立刻调动天策军与忠于朝廷的禁军,奔赴各地监督新政复行。

在河东,被费党废除的“土地永佃制”重新推行,那些被豪强霸占的土地,在天策军的监督下,物归原主。老农们捧着重新到手的地契,对着长安的方向三跪九叩。

在江南,惠民仓重新开仓,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乡绅与官员共同管理,杜绝了贪官中饱私囊的可能。饥民们排队领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科举考场,被费党排挤的寒门士子,重新获得了应试的机会。他们握着笔的手虽有颤抖,写下的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新政的复行,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剜去费党留下的毒瘤。而“违令者斩”的铁律,则为这把手术刀提供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有试图阻挠的世家豪强,被天策军当场拿下,斩于闹市;有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员,被查实后革职下狱,抄没家产。雷霆手段之下,再无人敢轻易触碰新政的红线。

贪官末路:自首者生顽抗者亡

对于那些在费党时期依附权贵、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秦珪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传朕旨意,” 秦珪在朝会上宣布,“凡在神凰三年至五年间,依附费党、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者,限三日内到刑部自首,坦白罪行,退缴赃款,可减罪一等,或流放,或贬为庶民,饶其性命。若负隅顽抗,或藏匿赃款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家产抄没,族人连坐!”

这道旨意,如同悬在贪官头顶的利剑,让那些侥幸逃脱的蛀虫们陷入了恐慌。

三日内,长安的刑部衙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曾为虎作伥的小吏,有盘剥百姓的富商,甚至有一些依附费党的低级官员。他们面色惨白,双手捧着赃款清单,在禁军的看管下,瑟瑟发抖地等待审判。

“大人,小人知错了!这是小人贪的全部银两,求大人饶命!” 一个曾在京兆府担任文书的小吏,哭着将一箱银子推到案前。他在费党时期,帮着张谦搜刮民财,如今见新政雷厉风行,深知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这些自首者,秦珪言出必行,按律减罪,或流放边疆,或贬为庶民,虽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却保住了性命。

而那些心存侥幸、负隅顽抗的贪官,则迎来了灭顶之灾。

费衍的心腹副将,曾在软禁太后时动手打人,他藏匿在长安城外的一处庄园,妄图等风头过去。结果被当地百姓举报,天策军连夜突袭,将其擒获。此人不仅拒不认罪,还口出狂言辱骂秦珪,最终被押赴刑场,当众斩首,家产抄没,家人流放三千里。

江南盐铁转运使(费衍岳丈),在义军进城前携带赃款逃往乡下,被愤怒的村民抓住,捆送至官府。他到死都不肯交出藏匿的巨额赃款,最终落得个“腰斩”的下场,成为震慑贪官的典型。

三日期满,自首者逾千人,被斩首的顽抗者亦有数十人。长安的刑场,虽时有鲜血溅落,却让百姓们看得解气——那些欺压他们的蛀虫,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凤翔残梦:末路穷途泣黄昏

长安城内的雷霆手段,新政复行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越过千山万水,传到了凤翔。

这座被费无极视为“最后堡垒”的城池,此刻正笼罩在一片绝望的阴霾中。费无极坐在临时征用的节度使府内,听着手下回报长安的近况,手中的玉如意早已被捏得粉碎。

“他……他真的敢……” 费无极喃喃自语,脸上的皱纹因惊恐而扭曲。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被他囚禁三年的“黄毛小子”,复位后竟有如此雷霆手段——安抚百姓、复行新政、严惩贪官,每一步都精准地打在他的痛处,每一步都在瓦解他最后的希望。

“老爷,长安的那些世……世家,好多都已经上表归顺了,还把咱们费家撇得一干二净……” 手下的声音带着颤抖。

“叛徒!一群叛徒!” 费无极猛地站起来,气急攻心,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胸前的衣襟。他苦心经营的“世家共天下”,在真正的皇权与民心面前,竟脆弱得不堪一击。

替身“秦珪”缩在角落,听到“严惩贪官”“斩首”等字眼,吓得浑身发抖,只会哭哭啼啼:“外祖父,我们怎么办?要不……我们也去自首吧?”

“自首?” 费无极冷笑,笑声凄厉如鬼哭,“你以为秦珪会饶过我们?我们是欺君之罪,是谋逆之罪,自首也是死!” 他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扶持的傀儡,眼中第一次充满了彻底的厌恶——若不是这个蠢货妄改国号,触怒天下,他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窗外,凤翔的落日如血,将天空染成一片绝望的殷红。费无极拄着拐杖,走到窗前,望着长安的方向,老泪纵横。

“全完了……” 他低声呢喃,声音里充满了不甘与绝望,“费家完了,我费无极……也完了……”

他知道,凤翔的地势再险要,也挡不住民心所向的大唐王师;他手中的残兵再顽固,也敌不过新政复行后凝聚的民心。他的一切算计,一切野心,都在长安的雷霆手段中,化为了泡影。

神凰六年的初春,长安的新政如春雨般滋润着大地,民心渐安,百废待兴;凤翔的费无极,却在末路的黄昏中,迎来了他无法逆转的穷途。

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已在秦珪与龙天策的笔下,写下了最有力的开篇。这篇章里,有帝王的坚韧,有忠臣的辅佐,有百姓的期盼,更有对旧弊的彻底清算。而凤翔的残梦,不过是这新篇章里,最后一抹即将被阳光驱散的阴影。当王师西进的号角吹响时,便是这旧时代彻底落幕、新时代真正启航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