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78章 龙旗倒卷烽烟起,真主归营待黎明

英烈传奇 第278章 龙旗倒卷烽烟起,真主归营待黎明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神凰五年的冬,来得凛冽如刀。寒风卷着沙尘,拍打在潼关的城楼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这座扼守关中咽喉的雄关,此刻却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城头上的“唐”字大旗,在风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被呼啸的北风撕碎。替身“秦珪”的倒行逆施,早已将太宗文皇帝留下的根基蛀空,而那道“改国号为大晟”的荒唐旨意,更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各地忠于大唐的臣子,终于忍无可忍,举起了“清君侧,复大唐”的义旗。

烽烟四起:忠魂举义应者众

最先举起反旗的,是河东节度使郭德山。这位出身将门、深受太宗恩惠的老将,在听闻阿史纳·戈比翁等忠良下狱、国号将改的消息后,须发皆张,在节度使府前竖起“大唐”军旗,声泪俱下地对将士们说:“太宗皇帝待我郭家恩重如山,如今奸贼当道,妄改国号,我辈岂能坐视?今日,我郭德山愿以这把老骨头,换回‘大唐’二字的荣光!”

三军将士响应者云集,哭声震野。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太宗时期入伍的老兵,有许多人是因新政受益的农民子弟,替身的倒行逆施早已让他们忍无可忍。郭德山一声令下,大军即刻东进,沿途州县的官员百姓,闻风而降,纷纷献上粮草,加入义军。

紧随其后,江南道、岭南道、剑南道的忠臣良将,也相继举义。他们或许兵力有别,或许地域各异,却有着共同的旗帜——“大唐”,共同的目标——诛杀替身,清除费党,迎回真正的天子(虽不知秦珪尚在,但“复大唐”的信念已深植人心)。

“复我大唐,还我河山!”

起义军的呐喊声,像野火一样传遍大唐的疆域。他们的队伍,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不仅有士兵,还有无数手持锄头、扁担的农民,有怒目圆睁的工匠,有投笔从戎的书生。这些被替身和费无极逼到绝境的人,此刻凝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向着神都长安,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兵临城下:神都门户危在旦夕

替身“秦珪”起初并未将起义军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草寇”不过是乌合之众,只需派些兵马,便能轻松镇压。费无极也强作镇定,调兵遣将,试图阻挡义军的步伐。

然而,他们错了。

派去镇压的军队,大多是由农民子弟组成的府兵。这些人深知起义军为何而战,也清楚自己为何而战——为那个毁掉他们生计、妄改国号的昏君卖命,值得吗?

于是,可笑的一幕出现了:许多军队刚与起义军接触,便纷纷倒戈,有的甚至直接加入义军,调转枪口,向着长安进发。少数负隅顽抗的,也因军心涣散,被义军轻松击溃。

义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神凰五年腊月,郭德山率领的东路义军,在付出极小代价后,一举攻破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潼关。

潼关一破,长安的门户洞开,最后的屏障,只剩下龙江天险。

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动。替身“秦珪”再也无法维持镇定,整日躲在后宫,抱着巫师跳着诡异的舞蹈,口中念念有词:“妖法护体,妖法护体,挡煞,挡煞……” 他的眼神涣散,嘴角流涎,早已没了半点“皇帝”的模样,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

费无极焦头烂额,召集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布防龙江,试图做最后一搏。可他看着那些面无表情、眼神涣散的士兵,心中也明白,这不过是徒劳。

“完了……一切都完了……” 费无极瘫坐在太师椅上,眼中充满了绝望。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费尽心机扶持的傀儡,最终会把自己和整个费家,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天策归位:义军欢呼盼黎明

就在龙江两岸剑拔弩张,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之际,一道令所有义军振奋的消息传来——天策上将龙天策,率领天策军主力,自渤海起兵,与东路义军在龙江西岸会师!

当龙天策身披玄甲,手持长枪,出现在义军大营前时,整个营地沸腾了!

“是大将军!是龙天策大将军!”

“大将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参见大将军!”

无数义军将士跪倒在地,欢呼声震彻云霄。在他们心中,龙天策不仅是太宗钦定的托孤重臣,是神凰初年推行新政、惠及万民的功臣,更是能带领他们劈开黑暗、迎来光明的希望。他的到来,仿佛为这支松散的义军,注入了灵魂。

郭德山快步上前,与龙天策紧紧相拥,老泪纵横:“天策,你可来了!”

“郭老将军,辛苦你了。” 龙天策拍着郭德山的后背,眼中闪过一丝敬意。

两人入帐议事,各路义军将领纷纷赶来。帐内,龙天策指着地图,沉稳地分析着战局:“龙江虽险,但守江的士兵多是被迫卖命,军心涣散。我们只需稍作强攻,再晓以大义,定能一举突破。”

他的目光扫过帐内众人,朗声道:“但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攻破龙江,更重要的是诛杀奸贼,清除费党,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愿听大将军号令!” 众将齐声应道,士气高昂。

真龙归营:秦烨糊涂立奇功

就在义军摩拳擦掌,准备强攻龙江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闯入了龙天策的大营。

来人是安定王秦烨,当今圣上秦珪的七弟。这位王爷,素来以纨绔闻名,整日流连于市井酒肆,对朝政从不过问,因此也从未被费无极视为威胁。

“天策将军!天策将军!” 秦烨跌跌撞撞地冲进大帐,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却难掩脸上的激动,“我找到……我找到皇兄了!”

龙天策心中猛地一震:“王爷说什么?陛下……找到了?”

“是!是真的皇兄!” 秦烨喘着粗气,语无伦次地解释,“前几日,我在城外一处废弃的庄园喝酒,无意间听到里面有动静,好奇之下进去看看……结果就看到一个人被关在地下室,长得……长得和那个假皇帝一模一样!我觉得蹊跷,就偷偷把他救了出来,一路带到这里……”

原来,秦烨虽是纨绔,却也分得清是非。他早就觉得“皇兄”不对劲,对那个替身心存疑虑。这次误打误撞,竟真的找到了被囚禁的真秦珪!

龙天策连忙跟着秦烨,来到大营后方的一处隐蔽帐篷。

帐篷内,一个身着粗布衣衫、面色憔悴却眼神坚毅的男子,正坐在那里。看到龙天策进来,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天策……”

“陛下!” 龙天策快步上前,跪倒在地,声音哽咽,“臣……来晚了!”

真秦珪扶起他,眼中含泪,却带着一丝释然的笑容:“不晚,天策,你来得正好。”

这三年,他被囚禁在地下室,受尽折磨,却从未放弃希望。他坚信龙天策一定会来救他,一定会守护好大唐的江山。

真秦珪的出现,像一道惊雷,劈开了所有的迷雾。义军将士们得知真相后,更是群情激愤——原来他们一直反抗的,真的是个冒牌货!而真正的天子,就在他们身边!

“诛杀假帝!迎回真主!”

“复我大唐!万胜!”

口号声比之前更加响亮,更加坚定。

静待时机:黎明前的最后蓄力

龙江西岸的义军大营,在真秦珪归位、龙天策主持大局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与活力。

龙天策没有立刻下令强攻,而是选择了等待。他知道,现在的义军虽然士气高昂,但毕竟是各路兵马汇合,需要时间整编;更重要的是,他要让真秦珪的消息,传遍长安,传遍整个大唐,让替身和费无极的人心,彻底瓦解。

他一面派人潜入长安,散布真秦珪已归、义军即将入城的消息,动摇守军的军心;一面加紧操练兵马,调配粮草,制定详细的攻城计划。

真秦珪则在营中安抚将士,与老兵们交谈,回忆太宗时期的荣光,讲述自己被囚禁的经历。他的沉稳与坚韧,赢得了所有将士的爱戴。

龙江东岸的长安城内,替身“秦珪”听到真秦珪归位的消息,吓得瘫倒在地,巫师的妖法再也无法给他带来任何安慰。费无极则彻底陷入了绝望,他知道,自己的末日,不远了。

神凰五年的腊月,龙江两岸寒风呼啸,却吹不散义军大营里的火热与希望。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决战,即将在黎明时分打响。

龙天策站在龙江岸边,望着对岸的长安,又看了看身后士气高昂的义军和帐内那个等待了三年的真天子,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新篇章”的扉页,即将在血与火中掀开。这一次,不再有替身的闹剧,不再有费党的阴霾,只有一个历经磨难却初心不改的真天子,一群忠肝义胆的将士,和一个即将在废墟上重新站立的大唐。

等待的时刻,是平静的,却也是充满力量的。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照亮龙江的水面,便是他们挥师东进,迎接真正黎明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