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70章 冬朝惊变权柄移,傀儡生心掀波澜

英烈传奇 第270章 冬朝惊变权柄移,傀儡生心掀波澜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神凰三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也更凛冽。长安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铅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宫阙之上,仿佛随时会降下一场大雪。经历了春夏的惊涛骇浪,朝堂表面上似乎恢复了平静——“秦珪”在费无极的辅佐下,处理政务日渐“娴熟”,龙天策虽仍有警惕,却也渐渐将精力投入到京畿防务与北疆战备之中,圣母皇太后杨氏深居简出,宫中只偶尔传出她礼佛诵经的声音。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平静的冰层下,正涌动着一股更加危险的暗流。被费无极视为“提线木偶”的替身,在日复一日的扮演中,竟悄然滋生出属于“皇帝”的野心。

冬朝惊雷:罢免诏下震朝野

腊月初八,腊八节。按例,朝堂之上并无重大议题,只需处理一些日常政务。百官朝贺已毕,“秦珪”端坐御座,听着户部尚书奏报来年春荒的赈济方案,脸上神色平静,与往日并无二致。

龙天策站在武将班首,一身绯红官袍在肃杀的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他听完户部的奏报,正准备出列,补充几句关于北疆军粮调配的事宜——近来蛮族有异动,他已加强了边境布防。

就在此时,“秦珪”忽然抬手,打断了户部尚书的奏报。

“诸位爱卿,”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上响起,带着一种与往日不同的、略显生硬的威严,“有一事,朕思虑已久,今日当断则断。”

百官皆是一愣,不知陛下口中的“大事”是什么。费无极站在文官班首,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并未与“秦珪”商议过今日有什么特殊安排。

“秦珪”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最终定格在龙天策身上。那眼神,不再是往日的温和或依赖,而是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疏离与审视。

“天策上将、左武侯大将军、渤海郡王龙天策,” “秦珪”一字一顿,清晰地念出龙天策的官职与爵位,“自辅佐朕以来,辛劳备至,朕心甚慰。然,近年以来,天策上将久掌京畿兵权,功高震主,朝野颇有微词。”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功高震主?” 有官员忍不住低呼,这四个字,几乎是诛杀功臣的前奏!

龙天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他看向御座上的“秦珪”,对方的眼神闪烁,却强作镇定。这绝非他认识的那个宽厚仁孝的秦珪!哪怕是受了惊吓、性情大变,也绝不会说出“功高震主”这种诛心之语!

费无极更是心头一紧,他下意识地想站出来阻止,却见“秦珪”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那眼神里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费无极的手僵在半空,心中疑窦丛生——这傀儡,今日怎敢擅自做主?

“为全君臣之谊,也为安朝野之心,” “秦珪”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一种模仿来的、却略显失真的威严,“朕决定,免去龙天策天策上将、左武侯大将军之职,收回兵权,仍保留其渤海郡王爵位,赐金五百两,良田千亩,归家‘颐养天年’。”

“什么?!”

朝堂之上,彻底炸开了锅!百官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龙天策是神都的守护神,是太宗文皇帝钦定的托孤重臣,是辅佐新帝稳定朝局的中流砥柱,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虚无缥缈的“功高震主”,就被骤然罢免所有实权?

“陛下!不可啊!”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天策上将忠勇可嘉,为我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岂能因流言蜚语而夺其兵权?”

“朕意已决。” “秦珪”冷冷地打断他,“再有谏言者,以‘离间君臣’论处!”

他的语气之强硬,态度之坚决,与往日那个处处依赖费无极的“皇帝”判若两人。

各方惊懵:傀儡脱线谁能料

龙天策站在原地,脸色平静得可怕。他没有愤怒地质问,也没有跪地求饶,只是深深地看了御座上的“秦珪”一眼,那眼神复杂,有震惊,有疑惑,更有一丝了然——这个“秦珪”,果然有问题!今日的举动,绝非费无极的授意,更像是一场失控的“自我表演”。

他缓缓出列,躬身行礼:“臣,领旨谢恩。”

没有争辩,没有反抗,甚至没有一丝不满。这份平静,反而让御座上的“秦珪”有些措手不及,他准备好的许多“应对之词”,都堵在了喉咙里。

费无极的脸色,此刻已是铁青。他死死盯着御座上的“秦珪”,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这个蠢货!谁让他擅自做主罢免龙天策的?龙天策手握天策军与左武侯军的兵权,是他费无极掌控朝局最大的障碍,没错!但他自有计划,要一步步蚕食龙天策的权力,让他身败名裂!如今这般骤然罢免,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激起兵变!

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不能发作。“秦珪”的旨意已下,他这个“辅佐重臣”,若公然反对,岂不是等于承认皇帝是他的傀儡?

“陛下……圣明。” 费无极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他躬身行礼,声音因强压怒火而微微颤抖,“龙天策久掌兵权,确需静养,陛下此举,既全了君臣之谊,又安了朝野之心,实乃明智之举。”

这声“圣明”,听在百官耳中,却无比刺耳。谁都知道费无极与龙天策不和,此刻他的“恭贺”,更像是一种**裸的嘲讽。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后宫。

圣母皇太后杨氏正在长乐宫抄写佛经,听闻消息,手中的狼毫笔“啪”地掉在宣纸上,晕开一大片墨渍。

“你说什么?陛下罢免了天策将军的所有官职?” 她猛地站起身,脸色苍白如纸,“为什么?天策将军是我大唐的柱石啊!没有他,谁来守护神都?谁来制衡费无极?”

前来报信的内侍瑟瑟发抖,不敢言语。杨氏踉跄着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空,眼中充满了绝望——她明白了,这个“皇儿”,是真的要将大唐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费太后在永宁宫听到消息,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她不在乎龙天策的去留,她只在意费无极的反应。父亲显然也被蒙在鼓里,这就好……让他们斗起来,或许,真正的秦珪,还有一线生机。

天策军大营里,夜凌、林冲、吴天狼等人得知消息,瞬间炸了锅。

“什么?罢免大哥的官职?凭什么!” 吴天狼怒吼着,就要提刀闯宫,“俺去找那个假皇帝理论去!”

“站住!” 夜凌一把拉住他,赤发下的左眼闪烁着寒光,“大哥还在宫里,你冲动行事,只会害死他!”

“那怎么办?就看着大哥被这么冤枉?” 风影急道。

“等。” 夜凌沉声道,“大哥让我们等,我们就等。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他相信,龙天策绝不会就此束手就擒。

傀儡野心:提线木偶欲断绳

御书房内,百官退去,只剩下“秦珪”与费无极。

“你可知你今日做了什么?!” 费无极再也忍不住,指着“秦珪”的鼻子,厉声呵斥,“谁让你擅自罢免龙天策的?你知道他手里有多少死士?知道天策军有多拥护他?你这是在玩火!”

替身被费无极的气势吓得后退一步,但随即,他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梗着脖子道:“朕是皇帝!朕想罢免谁,就罢免谁!龙天策功高震主,留着始终是祸害!早除早安心!”

“你懂什么!” 费无极气得浑身发抖,“龙天策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骤然罢他的官,只会让他警醒!甚至可能逼他反!”

“他敢?” 替身色厉内荏地喊道,“他已经被剥夺了兵权,就是个空头郡王!还能翻起什么浪?”

看着眼前这个被“皇帝”身份冲昏头脑的替身,费无极心中第一次升起一丝悔意。他太低估权力对人的腐蚀了——这个市井无赖出身的家伙,不过当了几个月的“皇帝”,竟真以为自己是九五之尊,可以肆意妄为了!

“陛下,” 费无极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语气放缓了些,“龙天策虽被罢免,但根基仍在,天策军的将领都是他的心腹,不可小觑。当务之急,是尽快掌控天策军与左武侯军,换上我们的人,否则……”

“朕知道!” 替身不耐烦地打断他,“朕已经想好了,让大舅哥费衍暂代左武侯大将军之职,小舅哥费英杰接管天策军的粮草,慢慢替换那些不听话的将领!”

费无极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股寒意。这个替身,不仅敢擅自罢免龙天策,甚至已经想好了安插自己人的步骤——他的野心,比自己想象的更大!他不仅想摆脱自己的控制,甚至想将费家也变成他的棋子!

“陛下考虑周全,臣……佩服。” 费无极躬身行礼,心中却已杀机暗起。这个傀儡,已经失控了,留着,迟早是个祸害。

替身看着费无极“臣服”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的万里江山,仿佛整个天下都已在他掌控之中。他想起魏明教给他的那些帝王心术,想起百官敬畏的眼神,想起费无极刚刚那瞬间的失态——原来,做真正的皇帝,是这种感觉!

他不知道,自己这看似“英明”的决断,不过是加速了自己灭亡的进程。

新篇诡谲:权柄交替暗流急

龙天策被罢免的消息,像一颗巨石投入结冰的湖面,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激起了千层浪。

百姓们不敢置信,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天策将军怎么会被罢免?是不是搞错了?”

“没有天策将军,谁来保护我们?当年匪患横行,可是天策将军救了我们啊!”

“听说……是费无极搞的鬼?”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天策军的营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士兵们列着整齐的队列,却无人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帅帐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担忧。他们都是跟着龙天策出生入死的弟兄,早已将他视为精神支柱,如今支柱被抽走,每个人心中都空落落的。

龙天策平静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只有一个简单的行囊,里面几件换洗衣物,一本翻旧了的兵法,还有太宗文皇帝赐给他的那枚虎符(如今已被收回,他留着的只是一枚仿制的纪念符)。

他走出将军府时,夜凌、林冲、吴天狼等将领早已等候在门外,身后是数千名自发前来送行的天策军士兵。

“大哥!” 吴天狼红着眼眶,声音哽咽。

龙天策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看了看众人,朗声道:“诸位弟兄,我虽卸职,但你们仍是大唐的将士,要坚守岗位,守护神都,不可因我而乱了阵脚。记住,我们是天策军,是守护大唐的军,不是我龙天策的私兵!”

“将军!”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中带着不甘与忠诚。

龙天策微微一笑,转身,只带着两名老仆,登上了一辆普通的马车,向城外的渤海郡王别业驶去。马车渐行渐远,留下身后一片沉默的身影。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御座上的“秦珪”突然发难,费无极的措手不及,都预示着长安的水,将变得更加浑浊。他需要退一步,看清这盘棋的走向,等待反击的时机。

神凰三年的冬天,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罢免,变得更加寒冷,更加诡异。替身皇帝的野心初露,费无极的掌控出现裂痕,龙天策的暂时蛰伏,圣母皇太后的忧心忡忡,费太后的冷眼旁观……所有的势力,都因这一变故,开始重新洗牌。

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在这一刻,被强行扭转了方向,驶向了一片更加凶险、更加未知的海域。没有人知道,这场由傀儡皇帝掀起的风波,最终会将大唐带向何方。但所有人都明白,平静已经彻底打破,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暂时隐退的龙天策,就像一柄藏于鞘中的利剑,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再次出鞘,劈开这重重迷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