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50章 斩亲立威震渤海,法不容情启新章

英烈传奇 第250章 斩亲立威震渤海,法不容情启新章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渤海的初春,残雪尚未完全消融,空气中却已弥漫着一丝躁动的气息。自龙天策在月光宴上拿下高伯通、**等一众乡绅后,整个渤海的官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百姓们拍手称快,期待着新的清明;而那些仍在观望、甚至暗藏侥幸的官吏,则在暗中揣测——这位铁腕郡王,会不会对自己人“手下留情”?

就在这时,一桩牵涉到龙天策远房堂弟的案件,悄然浮出水面,将这场震动推向了**。

堂弟涉案:私情与国法的交锋

李远,是龙天策祖母娘家的远房侄孙,按辈分,需称龙天策一声“堂兄”。龙天策就任渤海郡王时,李远托关系求到门上,希望能谋个差事。念在几分香火情分上,又看他读过几年书,龙天策便将他安排在负责边贸管理的市舶司,做了个从七品的主事,负责查验出入关的货物。

起初,李远还算安分,对龙天策也毕恭毕敬。可时间一长,看着那些往来的商队赚得盆满钵满,又听闻高氏家族靠着走私大发横财(彼时高氏尚未倒台),他心中的贪念便渐渐滋生。

他利用职务之便,开始暗中操作——将大唐严禁出口的优质茶叶,伪装成普通药材,偷偷贩卖给高句丽的商人;又将从高句丽低价收购的人参,虚报价格,倒卖回渤海,赚取巨额差价。短短半年时间,他便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忽汗城购置了豪宅,娶了美妾,生活奢靡,早已将龙天策“清廉为官”的告诫抛到了脑后。

高氏倒台后,李远也曾惶恐过,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是郡王的堂弟,龙天策再铁腕,总不至于对自家人下手吧?于是,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觉得“竞争对手”少了,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将走私的规模扩大了一倍。

他却不知,龙天策在清理高氏余党时,早已注意到市舶司的一些异常账目。当亲卫夜影将李远走私茶叶、倒卖人参的确凿证据——包括与高句丽商人的交易书信、账簿、甚至截获的一批尚未出手的私货——摆在龙天策面前时,这位一向沉稳的郡王,脸色瞬间沉到了谷底。

“李远……他真的敢?” 龙天策的手指紧紧攥着那些证据,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不是没有预料到会有官吏顶风作案,却万万没想到,第一个撞到枪口上的,竟是自己的堂弟。

夜影低着头,沉声道:“证据确凿,他与高句丽的几大商号都有勾结,涉案金额巨大,走私的茶叶数量,已足够装备一支高句丽贵族的‘茶军’(高句丽贵族盛行饮茶,视优质唐茶为珍品)。”

龙天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李远求官时的恳切眼神,闪过祖母临终前“照拂族人”的嘱托,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失望,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刺痛。

但他睁开眼时,眼中已只剩下冰冷的清明。

“国法面前,没有亲疏。” 龙天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将李远拿下,押入大牢,彻查其党羽,追缴所有赃款赃物。”

朝野震动:郡王要斩自家人?

李远被抓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忽汗城炸开了锅。

“什么?李主事被抓了?他不是郡王的堂弟吗?”

“听说他走私茶叶和人参到高句丽,胆子也太大了!”

“嘘……小声点,毕竟是亲戚,说不定郡王只是做做样子,最后还是会放了他的。”

市井间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觉得,龙天策定会看在亲戚的份上,对李远从轻发落。就连郡王府的一些老仆,也私下向玉倾城求情,希望她能在龙天策面前说句好话。

“王爷,李远虽有错,终究是自家亲戚,是不是……可以从轻处置?” 玉倾城看着丈夫紧锁的眉头,犹豫着开口。她并非不懂国法,只是念及一丝亲情。

龙天策看向妻子,语气沉重:“倾城,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做吗?可他走私的是茶叶——那是朝廷严禁出口的战略物资,高句丽将其视为珍宝,用来笼络贵族,增强国力;他倒卖的人参,更是与敌国交易,赚取危害大唐的钱财!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贪腐,而是通敌!”

他拿起李远与高句丽商人的书信,递给玉倾城:“你看,他不仅交易货物,还向对方透露了我渤海的布防情况!这种行为,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立国法?”

玉倾城看着信上的内容,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不再言语。她知道,丈夫说的是对的,只是这代价,太过沉重。

消息传到狱中,李远起初也满不在乎。他坚信,龙天策绝不会真的杀他。“他是我堂兄!他要是杀了我,怎么向李家交代?怎么向九泉之下的祖母交代?” 他在狱中叫嚣着,要求见龙天策。

当他终于见到龙天策时,依旧带着一丝傲慢:“堂兄,我知道错了,你放我出去,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那些赃款,我全都交出来!”

龙天策看着他,眼中没有一丝温度:“李远,你错的不是走私,是错在明知故犯,错在仗着与我的关系,视国法如无物!你以为,亲情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吗?你以为,渤海的百姓会信服一个徇私枉法的郡王吗?”

“我……” 李远被问得哑口无言,终于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恐惧。

刑场立威: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三日后,忽汗城的校场,被闻讯而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校场中央,竖起了一根高高的行刑柱,李远被五花大绑,跪在下面,脸色惨白,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

“听说了吗?郡王真的要斩李远!”

“不会吧?真的要杀自己的堂弟?”

“看这架势,是真的!刑场都准备好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期待。他们想知道,这位铁腕郡王,是否真的能做到“法不容情”。

辰时三刻,龙天策身着郡王朝服,在亲卫的护送下,登上了监斩台。他的脸色平静,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最终落在李远身上。

“李远,你可知罪?” 龙天策的声音,透过寒风,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

李远抬起头,看着监斩台上的堂兄,眼中充满了绝望,泣不成声:“堂兄,我错了!求你饶我一命!我再也不敢了!”

“晚了。” 龙天策闭上眼,缓缓落下了手中的令牌。

“斩!” 监斩官高声唱喏。

刽子手举起了寒光闪闪的大刀。

“堂兄——!” 李远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咔嚓”一声,人头落地。

校场上,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龙天策真的敢斩了自己的堂弟!

片刻之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紧接着,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热烈,最终汇成一片雷鸣般的欢呼!

“王爷英明!”

“国法无私!”

“渤海有救了!”

百姓们的欢呼声,震彻云霄。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渤海的天,真的要变了。这位郡王,用自己亲人的血,向所有人证明了他整顿吏治、推行新法的决心——在国法面前,无论是高高在上的乡绅,还是沾亲带故的官吏,只要触犯法律,一律严惩不贷!

新章奠定:法威之下清风来

斩李远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渤海,甚至传到了邻近的州县和神都长安。

神都的秦正阳收到奏报后,沉默了良久,最终对李德全感叹道:“龙天策……有魄力,也有担当。为了国法,不惜大义灭亲,这份决心,朕不如也。” 他当即下旨,嘉奖龙天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并令将此案通告全国,以示警戒。

而在渤海,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试图钻空子的官吏,彻底打消了念头。他们亲眼看到,郡王连自己的堂弟都能斩,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一时间,渤海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官吏们人人自危,办事效率却大大提高,贪腐舞弊之风几乎绝迹。

市舶司的官员们,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严查出入关的货物,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边境的走私活动,锐减了九成以上。

百姓们则对龙天策更加信服。他们不再称呼他“龙郡王”,而是亲切地称他“龙青天”。在街头巷尾,人们谈论最多的,便是郡王如何铁面无私,如何为百姓做主。

郡王府内,玉倾城看着丈夫疲惫的脸庞,轻轻为他按摩着太阳穴:“都过去了。”

龙天策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是过去了,但李远的人头,像一块石头,压在我心里。” 他并非铁石心肠,只是身为郡王,他别无选择。

“但这块石头,也为渤海带来了清风。” 玉倾城柔声说,“你看,现在的渤海,官吏清廉,商路畅通,百姓安乐,这就是你想要的‘新篇章’,不是吗?”

龙天策睁开眼,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的沉重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是的,这就是他想要的新篇章。这篇章,是用铁腕和决心写就的,是用“法不容情”的原则铺就的。它或许带着血的代价,却换来了渤海的清明与安宁。

斩李远,以儆效尤,不仅震慑了宵小,更重要的是,它向所有渤海人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时代,国法高于一切,公道自在人心,任何人,无论身份高低、关系亲疏,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属于渤海的“新篇章”,在斩首示众的震慑与百姓的欢呼中,终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篇章的第一笔,便是那柄斩向私情、维护国法的——正义之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