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19章 春风送暖离汴州,旌旗遥指赴神都

英烈传奇 第219章 春风送暖离汴州,旌旗遥指赴神都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开武二十八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岁更早一些。汴州城外的柳丝刚抽出嫩黄的新芽,护城河的冰面已彻底消融,泛起粼粼波光,倒映着两岸渐渐苏醒的绿意。这座在龙天策治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中原重镇,正沉浸在春耕的忙碌与安宁中,却不知一场牵动人心的离别,已悄然临近。

调令突至,新命赴京

这日清晨,都督府的早议刚散,邓铿正与龙天策核对河南道春耕的物资调度清单,夜凌捧着一封盖着紫宸殿朱印的圣旨,快步走入书房,神色凝重却难掩一丝振奋。

“大人,神都急报,陛下亲发的调令。”

龙天策放下手中的账册,接过那明黄的卷轴,指尖触及微凉的绫缎时,心中已有预感。展开一看,果然——秦正阳的旨意言简意赅,却分量千钧:“河南道观察使龙天策,政绩卓着,民心所向,着调任京兆府尹,即刻赴任,总理京畿政务。”

紧随其后的,还有另一道旨意,是关于高士仓的:“周口县县令高士仓,清正爱民,才干出众,着调任京兆府主簿,随龙天策一同赴任。”

书房内一时寂静,邓铿率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道:“京兆府尹!那可是掌管神都政务的要职,陛下这是……要委以重任啊!”

龙天策看着圣旨,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京兆府尹,位高权重,却也身处漩涡中心,神都权贵云集,关系盘根错节,比治理河南道,难度何止倍增?但这道调令,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更是……开拓新局面的契机。

“看来,汴州的篇章,要告一段落了。” 龙天策轻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却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坚定,“邓铿,你即刻着手交接,河南道的新政,不能因我离开而停滞。”

“属下明白!”

消息很快传遍都督府,玉倾城正带着侍女晾晒刚做好的婴儿衣物(龙无忌已半岁,活泼可爱),听闻消息,手中的衣物轻轻一颤,随即恢复平静,对身边的花蓉笑道:“终究还是要去神都的。”

花蓉如今已是高士仓的妻子,听闻丈夫也将调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温柔的笑意:“也好,神都离周口远,离汴州也远,却是新的开始。” 她看向玉倾城,“只是这汴州,终究是住出感情了。”

龙悠悠则显得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神都!那可是天子脚下!听说比汴州繁华十倍!只是……那里的权贵,会不会很难打交道?”

龙天策走进来,看着众人各异的神色,笑道:“神都虽复杂,但也未必是龙潭虎穴。我们能在睢阳站稳脚跟,能让汴州焕然一新,到了神都,自然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他走到玉倾城身边,握住她的手,“只是委屈你了,又要换地方。”

玉倾城摇摇头,眼中满是信任:“你在哪,家就在哪。”

百姓相送,十里长亭

龙天策与高士仓即将赴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汴州城的大街小巷。

起初是震惊,随即便是浓浓的不舍。

“龙大人要走了?” 一个在民用铺买盐的老汉,听到消息后,手中的盐袋差点滑落,“他走了,咱们汴州怎么办?”

“听说去神都当大官了,京兆府尹呢!” 旁边的商贩接口道,语气中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这是好事!龙大人有大本事,就该去更大的地方,为更多百姓做事!”

“可我舍不得他走啊……” 老汉抹了抹眼角,“我家孙子能上学堂,我家能有存粮,都是托龙大人的福。”

不舍归不舍,百姓们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父母官的敬意与祝福。

离别的前一日,汴州的百姓自发地行动起来。有人提着新蒸的馒头,送到都督府门口;有人捧着刚采的鲜花,插在府门前的石缝里;更有手艺好的工匠,连夜赶制了一块“万民伞”,伞面上绣满了汴州的山川河流,以及密密麻麻的百姓签名。

启程这日,天色微明,汴州南门外的官道上,早已挤满了前来送别的百姓。从城门到十里长亭,黑压压的一片,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却异常安静,只有偶尔的啜泣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

龙天策一行的车马刚出城门,百姓们便自发地跪了下来,齐声喊道:“恭送龙大人!”

声音整齐而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情感,让龙天策心头一震。他连忙翻身下马,扶起身边的一位老汉:“乡亲们,快起来,折煞我了!”

“龙大人,您不能走啊!” 老汉抓住他的手,老泪纵横,“您走了,谁来管我们这些百姓?”

“老伯放心。” 龙天策眼眶微红,声音温和却坚定,“我推荐的继任者,是邓铿大人,他会像我一样,为汴州百姓做事。而且,我去了神都,也会记着汴州,记着大家。”

他走到人群中,一一与百姓道别。那个曾被他从醉仙楼拼酒的卖菜老汉,塞给他一篮刚摘的青菜:“大人,神都的菜贵,带着路上吃。” 那个在平民学堂读书的孩童,捧着自己写的字,递给龙天策:“大人,这是我写的‘勤政爱民’,送给您。”

高士仓与花蓉的车马,跟在后面。看着这万人空巷的送别场面,高士仓感慨道:“龙大人在汴州的声望,真是深入骨髓。”

花蓉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民心是最公正的秤,他担得起这份敬重。”

十里长亭,早已摆好了百姓们自发准备的饯行酒。龙天策端起酒杯,对着百姓们高高举起:“龙天策在汴州一年有余,蒙各位乡亲支持,才有今日。这杯酒,敬大家,敬汴州!”

“敬龙大人!” 百姓们齐声回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饮完饯行酒,龙天策翻身上马,再次对着百姓们拱手:“乡亲们,留步吧!汴州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大人保重!”

“到了神都,要好好的!”

“我们会想您的!”

车马缓缓启动,百姓们跟在后面,一路相送,直到再也看不见车马的影子,才恋恋不舍地散去。

前路漫漫,新篇待启

离开汴州的官道上,车马平稳前行。

龙天策坐在马车里,掀开窗帘,回望汴州城的方向,那里已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一年多的时光,像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初到汴州时的暗流涌动,清欠令时的雷霆手段,疏浚汴水时的军民同心,还有百姓们从怀疑到信任,从困苦到安乐的转变……

“在想什么?” 玉倾城靠在他身边,轻声问。

“在想汴州的百姓,也在想神都的未来。” 龙天策放下窗帘,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京兆府尹不好当,神都的水,比汴州深得多。世家盘根错节,权贵勾心斗角,我们的新政,怕是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但你从未怕过阻力,不是吗?” 玉倾城握住他的手,“从睢阳到汴州,哪一步不是在阻力中前行?”

龙天策笑了:“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旁边的马车上,龙悠悠正扒着车窗,兴奋地看着沿途的风景,时不时对驾车的夜凌喊一句:“夜统领,神都是不是快到了?那里的点心好吃吗?”

夜凌面无表情,却还是回道:“快了。好吃。”

后面的马车里,花蓉正与高士仓对坐着,翻看他新写的诗句。

“‘春风送我离汴州,前路漫漫亦莫愁。’” 花蓉轻声念着,眼中带着笑意,“夫君这诗,写得真好,既有不舍,也有豁达。”

高士仓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有你在身边,再远的路,也不觉得漫长。到了神都,我会好好辅佐龙大人,你也可以安心做你喜欢的事,看看神都的书坊,会会那里的文人。”

“嗯。” 花蓉点头,心中一片安宁。

车队一路向北,朝着神都的方向缓缓前行。官道两旁,春意盎然,杨柳依依,麦苗青青,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龙天策知道,离开汴州,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神都的舞台更大,挑战也更艰巨,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开太平。

他看了一眼身边安睡的龙无忌,又想起留在汴州、由邓铿照拂的龙不悔,眼中充满了力量。他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当下的百姓,更是为了这些孩子能生活在一个更公平、更富足、更安宁的世界里。

“神都,我们来了。” 龙天策轻声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坚定。

马车驶过一片开阔的原野,阳光洒在车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属于汴州的篇章,已圆满落幕;而属于京兆府,属于神都,属于龙天策和他身边所有人的“新篇章”,正伴随着这和煦的春风,在通往帝都的道路上,缓缓拉开序幕。前路或许风雨兼程,但只要初心不改,同心协力,定能书写出比睢阳、比汴州,更加波澜壮阔、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