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196章 府丁临门强请驾,酸儒无奈下田埂

英烈传奇 第196章 府丁临门强请驾,酸儒无奈下田埂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龙天策让书生义务劳作的告示贴出三日,城郊的官田边热闹起来,却唯独少了几个关键人物——以宋举人为首的一群“老资格”读书人。

宋举人府上,此刻正聚集着吴秀才、马秀才等几个核心人物,桌上摆着茶水点心,气氛却压抑得很。

“那龙天策,简直是无法无天!” 宋举人把茶杯重重一放,茶水溅出,“竟想让我堂堂举人去种地?他也配!” 他嘴上说着“恶疾缠身”,实则红光满面,正和众人商议着如何“对抗暴政”。

吴秀才愁眉苦脸:“可他是太守,手握实权,我们硬顶,怕是……”

“怕什么?” 马秀才梗着脖子,“我们是读书人,是孔孟门生!他敢动我们一根手指头,天下读书人都会骂他‘迫害斯文’!我就不信,他能一手遮天!”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力道之大,不像是访客,倒像是催债。

“谁啊?” 管家战战兢兢地去开门。

门一打开,十几个身着皂衣、腰佩短棍的府丁鱼贯而入,为首的是夜凌手下的一个小旗官,面色冷峻,声音洪亮:“奉太守令,请宋举人、吴秀才、马秀才等诸位先生,即刻前往城郊官田,履行义务劳作。”

宋举人脸色一变:“放肆!谁让你们擅闯民宅的?我不是说了,我身染恶疾,无法劳作吗?”

小旗官面无表情:“太守说了,宋举人龙精虎猛,怕是‘懒病’犯了,特命我等‘请’您去田里‘活动活动’,或许病就好了。”

“你……你敢羞辱我?” 宋举人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小旗官,“我乃朝廷举人,有功名在身,你们这些卑贱的府丁,也敢对我呼来喝去?”

“小人只是奉命行事。” 小旗官不为所动,“太守有令,今日午时前,所有适龄书生必须到岗,逾期不到者,以抗命论处,轻则罚俸,重则革去功名。”

“革去功名?” 吴秀才吓得脸都白了——他寒窗苦读十年,才考中秀才,若是被革去,这辈子就完了。

马秀才也慌了,却还嘴硬:“他敢!功名是朝廷给的,他一个太守,无权革去!”

“有没有权,您可以试试。” 小旗官做了个手势,身后的府丁立刻上前一步,眼神锐利如刀,“诸位,是自己走,还是让我们‘请’您走?”

宋举人看着气势汹汹的府丁,又看看身边脸色发白的吴秀才、马秀才,知道这次龙天策是来真的。他咬着牙,强撑着架子:“我乃举人,岂能与尔等粗人为伍?我要去州府告他!”

“告?” 小旗官冷笑,“等您从田里回来,有的是时间写状子。现在,请吧。”

两个府丁上前,一左一右“扶”住宋举人的胳膊,力道之大,让他疼得龇牙咧嘴:“你们……你们敢动手?放开我!我要见龙天策!”

“太守在田埂上等您呢。” 府丁不为所动,半架半扶地将他往外带。

吴秀才见状,腿一软,差点跪下:“我去!我去还不行吗?别动手……”

马秀才还想挣扎,被一个府丁瞪了一眼:“马秀才,您是想自己走,还是让我们像‘请’宋举人那样‘请’您?” 他看着宋举人被“扶”得踉踉跄跄的样子,终于怂了,低着头,跟着府丁往外走。

其他被点名的书生,有的躲在亲戚家,有的装病躺在床上,都被府丁一一找到。府丁们执行力极强,不管对方如何哭闹、咒骂、哀求,只一句话:“太守有令,不去不行。” 然后不由分说,直接“请”走。

一时间,睢阳城里,到处可见府丁“护送”着衣冠不整、面带悲愤的书生往城郊赶的景象。

“这是作孽啊!读书人哪能去种地?”

“龙太守也太狠了,就不怕遭报应吗?”

“我看是那些书生活该,整天空谈误国,也该让他们尝尝种地的苦!”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同情,有人叫好,更多的是看热闹。

城郊的官田边,早已到岗的书生们,正顶着烈日笨拙地锄草,看到宋举人等人被“押”过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眼神复杂。

宋举人被府丁推搡着,踉跄几步,差点摔倒在泥地里。他看着眼前的黄土地,看着远处挥汗如雨的其他书生,看着站在田埂上、抱着胳膊冷眼旁观的龙天策,一股屈辱感涌上心头,气得浑身发抖。

“龙天策!你欺人太甚!” 宋举人指着龙天策,声音嘶哑,“我乃朝廷命官(举人虽未入仕,却有做官资格,视为预备官员),你竟敢如此对我?我要上京告御状!”

龙天策慢悠悠地走过来,看着狼狈不堪的宋举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告御状?可以。但在那之前,先把你脚下这块地的草锄干净。”

他指着地里的杂草:“宋举人不是常说‘粒粒皆辛苦’吗?今天就让你亲身体验一下,这‘辛苦’二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不锄!” 宋举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叫道,“士可杀不可辱!你有种就杀了我!”

“杀你?” 龙天策嗤笑,“脏了我的刀。你要是不锄,也行。” 他对小旗官道,“给宋举人记上,抗命一日,罚俸半年;抗命两日,革去功名;抗命三日,直接押去修河堤,劳改一年。”

“你……” 宋举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革去功名?修河堤?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吴秀才见状,赶紧拉了拉宋举人的袖子,低声道:“宋兄,好汉不吃眼前亏,先……先做吧。” 他已经拿起锄头,笨拙地开始锄草。

马秀才也低着头,默默地走进田里。

其他被“请”来的书生,见领头的宋举人都没了办法,也只能咬着牙,拿起农具,走进那片让他们鄙夷的黄土地。

宋举人看着身边一个个低头劳作的同伴,又看看龙天策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再想想“革去功名”的后果,终于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地。他看着脚下的泥土,仿佛那是什么洪水猛兽,可最终,还是在府丁的注视下,颤抖着伸出手,拿起了那把让他羞耻的锄头。

当他的锄头第一次接触到泥土时,宋举人闭上眼睛,一行清泪滑过脸颊——他觉得,自己几十年的“斯文”,在这一刻,碎得连渣都不剩。

龙天策看着他终于拿起锄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转身对小旗官道:“盯紧点,别让他们偷懒。告诉老农,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别客气。”

“是,太守。”

阳光越来越烈,晒得田地里的人汗流浃背。宋举人挥舞着锄头,动作笨拙得像个三岁孩童,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手心磨出了血泡。他看着身边那些曾经被他鄙视的农夫,动作娴熟,挥洒自如,心中第一次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或许,这些“粗人”,并不比他差。

远处,围观的百姓看着这一幕,有的指指点点,有的低声议论,却没人再为书生们辩解。

龙天策站在田埂上,看着那些在烈日下劳作的书生,金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他知道,强行让这些读书人下地,会引来非议,甚至会被人骂“暴政”。但他不在乎。他要的,不是他们的感激,而是他们的转变——让他们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脱离百姓,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百姓;斯文不是空谈,而是要落到实处。

这场看似“羞辱”的强制劳动,或许会成为这些读书人生命中的一道坎,但跨过这道坎,他们或许才能真正明白“民生”二字的分量。

睢阳的“新篇章”,需要女子夜校的烛火,需要六艺传习所的钟声,也需要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读书人,真正低下头,走进泥土里,去触摸这片土地的温度。

只有这样,新旧观念的碰撞,才能真正催生出更坚实、更贴近民心的新秩序。而此刻田埂上的汗水与挣扎,不过是这新篇章开启前,必须经历的阵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