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181章 擂台价战破垄断,民心向背定乾坤

英烈传奇 第181章 擂台价战破垄断,民心向背定乾坤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睢阳的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在王三、文彦奎的操纵下,疯涨得没了边。

同济药铺的“续命丸”涨到了五两银子一盒,依旧有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抢购;大通粮行的米价突破了三百文一斗,队伍排到了街尾,文彦奎还雇了打手维持秩序,谁要是敢抱怨,就拖到巷子里“教训”一顿。

百姓的怨气,像闷在锅里的蒸汽,眼看就要炸开。

“这日子没法过了!龙太守怎么不管管啊?”

“听说刁爷在背后撑腰,太守也没办法……”

“我看这新政,怕是要黄了……”

太守府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

龙天策看着窗外聚集的百姓,拳头攥得发白。夜凌查了几日,王三的假药作坊藏在城外的破庙里,护卫森严;文彦奎的粮源来自山东的私商,账目做得天衣无缝——显然是刁光斗在背后指点,让他们把尾巴藏得更紧了。

“再这样下去,百姓要寒心了。” 刘晔(龙天策的幕僚,擅长经济)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的义民商号,库存快见底了,就算想平价供应,也撑不了几日。”

龙天策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是刁光斗的毒计——用垄断逼他让步,用民心压他妥协。

就在这时,玉倾城走进来,手中拿着一张纸,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和刘先生商议了一个法子,或许能破局。”

她将纸递给龙天策,上面写着“民用铺”三个字,下面是具体的章程:

“一、在睢阳最繁华的街口,开设‘民用铺’,专卖粮食、药材、布匹,价格比市价低三成,比义民商号再低一成。

二、采用‘擂台价’模式:王三、文彦奎的铺子涨一分,民用铺就降一分,始终保持价格优势。

三、即刻上奏皇帝,陈明睢阳物价乱象,请求紧急调拨一批官粮、官药,充实民用铺库存,确保供应不断。”

龙天策看着章程,眼中渐渐亮起光芒:“这个法子好!用价格战打破他们的垄断,让百姓看到,没有他们,我们照样能活得更好!”

“但风险也很大。” 刘晔补充道,“他们背后有刁光斗支持,资金雄厚,可能会跟我们硬耗。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库存支撑,否则一旦断货,反而会被他们反噬。”

“库存的事,我来解决。” 玉倾城语气笃定,“我连夜写奏折,以我的名义(她的凤凰公主身份在神都仍有分量)加急送往神都,请求陛下调拨楚州的官粮、海州的官药,就说‘睢阳奸商作祟,百姓嗷嗷待哺,需朝廷援手以安民心’。”

龙天策点头:“我再修书一封,给淮南节度使刘青——他是我在淮南时的老上司,清正廉洁,最恨奸商。让他在运河上多‘留意’王三、文彦奎的运货船,或许能帮上忙。”

计策既定,行动雷厉风行。

三日后,“民用铺”在睢阳最热闹的南街开张,铺面不大,却挂着醒目的匾额,门口立着一块黑板,用白石灰写着当日的价格:

“大米:一百文一斗(大通粮行三百文)

当归:五十文一两(同济药铺一两银子)

棉布:一百五十文一匹(锦绣阁五百文)”

价格一出,百姓们轰动了,像潮水一样涌进民用铺,生怕抢不到。

“真这么便宜?”

“给我来两斗米!”

“我要一斤当归!我娘等着熬药!”

玉倾城亲自坐镇,刘晔负责记账,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却个个笑容满面。

王三、文彦奎得知消息,气得暴跳如雷。

“反了!反了!” 王三在药铺里摔了药罐,“她玉倾城以为开个破铺子,就能跟我斗?涨价!给我涨到二两银子一两当归!我看她能撑多久!”

文彦奎也咬牙切齿:“大米涨到五百文!我就不信,她能一直亏本卖!”

他们以为,民用铺的低价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咬着牙涨价,耗光对方的库存,百姓最终还是得回来求他们。

可他们没想到,民用铺的价格,真的跟着他们“打擂台”——他们涨一分,民用铺就降一分。

王三的当归涨到二两,民用铺就降到四十文;文彦奎的大米涨到五百文,民用铺就降到八十文。

更让他们恐慌的是,民用铺的库存,似乎永远也卖不完。

原来,玉倾城的奏折和龙天策的书信,起了作用。

秦正阳接到奏折,得知睢阳奸商哄抬物价,龙颜大怒,当即下令:“调拨楚州官粮十万石、海州官药五千斤,由淮南节度使刘青亲自押送,驰援睢阳民用铺!”

刘青本就对王三、文彦奎的行径早有耳闻,接到命令,立刻行动。他不仅亲自押船,还在运河沿线严查——果然,截获了三艘王三从外地运来的假药船(里面装的全是草木灰和劣质药材),和五艘文彦奎从山东运来的陈米船(米里掺着沙子,还有霉味)。

“大胆奸商!竟敢用假药、陈米糊弄百姓!” 刘青怒不可遏,下令将所有船只扣押,“这些东西,正好送到民用铺,让百姓看看他们的真面目!”

消息传到睢阳,王三、文彦奎彻底慌了。

他们的资金,大多压在了囤积的货物上,本想靠涨价回本,可民用铺的低价像一把刀,切断了他们的销路;现在运货船又被刘青扣押,库存眼看着就要见底,却没钱再进货。

“刁爷!救命啊!” 王三跑到刁府,哭得涕泪横流,“刘青扣了我的船,民用铺还在降价,我快撑不住了!”

文彦奎也跟着哀求:“刁爷,再不想办法,我们真的要破产了!”

刁光斗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没想到龙天策会请动刘青,更没想到皇帝会直接插手。他想帮忙,却发现自己的人脉在“朝廷旨意”面前,根本不管用——谁敢明目张胆地对抗官粮、官药?

“没用的东西!” 刁光斗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撑不住就滚!别来烦我!”

被刁光斗拒之门外,王三、文彦奎彻底绝望了。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民用铺的生意越来越好,自己的铺子门可罗雀。仓库里积压的粮食和药材,因为卖不出去,开始出问题——大米受潮发霉,药材生了虫子,散发出刺鼻的霉味。

有一次,文彦奎的伙计偷偷把发霉的米掺进新米里卖,被百姓发现,当场闹到了太守府。龙天策下令彻查,从大通粮行的仓库里搜出了十几囤发霉的粮食,证据确凿。

“文彦奎,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罪证确凿!” 龙天策判道,“没收所有库存,查封粮行,杖责四十,流放三千里!”

王三的下场更惨——他的假药被送到神都,御医用过后,证实“非但无效,反而有毒”。皇帝震怒,下令“严查严办”,最终王三被抄家,流放岭南,永世不得回京。

抄家那日,百姓们围在他们的仓库外,看着那些发霉的粮食、生虫的药材,无不唾骂:“活该!这就是坑害百姓的下场!”

而民用铺的生意,越来越好,价格也渐渐稳定在合理水平。百姓们提着空篮子来,装满东西走,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真切。

“还是民用铺好!”

“龙太守和公主殿下,才是真心为我们百姓着想啊!”

张老汉的老伴喝上了民用铺的当归,病渐渐好了;那个开杂货铺的年轻夫妇,买到了平价粮,孩子不再挨饿;连之前对新政有疑虑的百姓,也彻底信服了。

玉倾城站在民用铺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场价格战,赢的不仅是价格,更是民心。

龙天策走到她身边,望着远处刁府的方向,金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王三、文彦奎倒了,下一个,就是刁光斗。”

玉倾城点头:“民心在我们这边,就算他盘踞四十年,也该松动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民用铺的匾额上,金光闪闪。睢阳的物价稳了,民心安了,新政的根基,在这场与奸商的较量中,愈发牢固。

属于睢阳的“新篇章”,不再是纸上的政令,而是百姓手中沉甸甸的米袋,是药罐里飘出的药香,是街头巷尾发自内心的称赞。这篇章,由民心书写,被时光见证,正一步步走向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