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官居一品养黛玉 > 第100章 拿稳白月光剧本

官居一品养黛玉 第100章 拿稳白月光剧本

作者:笑苑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1:45 来源:小说旗

寒风裹挟着残雪如利箭般掠过林府朱漆门扉,发出阵阵呜咽。残阳透过窄小的高窗,在南书房的青砖地上投射出狭长的光影。

正在苦读的林淡听见门房传话,御前公公前来传旨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是懵的。顾不得指尖沾染的墨渍,赶紧起身迎接。只见这位御前公公蟒袍玉带,面北而立,\"林老爷,圣上口谕,着您即刻入宫觐见。\"林淡的喉结不自觉地滚了滚。

前世今生加起来快四十岁的林淡,自认为也是经历过很多大场面的,对在金銮殿面圣的场景也早有设想,却没想圣谕来得这般突然,他会以举人身份被突然宣召入宫。

站在御前公公身后的陈二公子适时上前一步,温声道:\"贤弟莫慌,父亲特意嘱咐我陪你一同进宫。\"他今日穿着靛青色直裰,腰间玉带上系着陈家的家传玉佩,显然是陈尚书特意求了皇上,让儿子一同前来宣诏,生怕御前公公突然到访吓坏了自己的爱徒。

虽然与陈二公子只有过一面之缘,但此时看见他,林淡暗自松了口气。

\"还请夏公公稍候,容学生更衣。\"林淡拱手行礼,动作标准得挑不出一丝错处。

夏守忠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林老爷请便,杂家候着就是。\"

刚刚过于紧张,林淡没有主意这御前公公对自己的称呼,现在放松下来觉得自己被叫老爷有些滑稽,但是考中举人后,依例确实能被称一句举人老爷。十五岁的老爷,想想还是有点可乐的。

陈二公子跟出门嘱咐了林淡两句,就回花厅陪夏公公说话了。

但刚刚陈二公子所说的话,让林淡本有些放松的心情,变得微妙起来,他确实没想到眼前这位夏公公,就是原书中那位六宫都太监夏守忠!

《红楼梦》的原书中对这位六宫都太监着墨并不多,但却给林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究其根本应该是这位第一次出场的各种表现过于别扭了。

林淡记得书中夏守忠初次登场时,恰逢贾政生辰,书中写道:门吏报道:“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特来降旨。”吓的贾赦贾珍一干人不知何事,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又有许多跟从的内监。那夏太监也不曾负诏捧敕,直至正厅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吃茶,便乘马去了。

这段只有一百五十几字的描写,却透露出三大反常。

第一,夏太监也不曾负诏捧敕,直至正厅下马。对比着今日门房来报时的情景,已经透露出很多蹊跷了。当然林宅不似荣国府,确实没有能让夏守忠骑马骑到正厅的条件。但门房听见敲门声,去开门之时,夏守忠早已从马上下来,并且随从内监已经将马拴到了拴马石上。

第二,“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奉特旨,按常理说是应该有一方圣旨的,可通篇没有看到这份圣旨实际存在,就像今日皇上口谕一样,口谕当然不会有圣旨存在。可若是口谕夏守忠为何又说特旨,若真的有特旨,夏守忠也没有理由不给贾家,实属奇怪。

第三,说毕,也不吃茶,便乘马去了。若说前面的表现还能找找理由,最后这个就是完全不合乎常理了。刚刚林淡问了陈二公子,若非及特殊情况,御前公公前来宣旨觐见都是会等觐见者同行的。夏守忠直接走掉显然是有些不合情理的。

没等林淡多想,就听见书童林伍小声嘀咕:\"少爷这身青袍可真好看,就是料子太素了些...\"

平日里林淡的生活起居并不需要人伺候,今日事发突然才让林伍已经帮着穿,所以无论是林淡还是林伍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要的就是这份素净。\"林淡深吸一口气,抚平衣袖上并不存在的褶皱。

这件青袍是祖母照着祖父当年的样式特意让人裁制的,月白色的内衬,靛青色的外袍,腰间一条素银带,衬得他愈发清俊挺拔。铜镜中的少年眉目如画,与书房里挂着的那幅祖父年轻时的画像有七八分相似。

回到花厅时,夏守忠正与陈二公子谈笑风生。

林淡快步走进花厅,恭敬地递上一个荷包:\"劳烦公公久等,些许心意,还望笑纳。\"

这也是刚刚陈二公子嘱咐的,荷包中包了赏银二十两。

皇城的红墙在冬日里显得格外肃穆。琉璃瓦上未扫净的残雪在夕阳下闪耀着金光,寒意与贵气交织,令人心生敬畏。

林淡跟在夏守忠身后,穿过层层宫门,心跳随着脚步逐渐加快。当\"紫宸宫\"三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时,他不由怔住——这与原着中贾政面圣的临敬殿截然不同。

\"林老爷,请吧。\"夏守忠在殿门前停下,做了个请的手势。

殿内龙涎香的气息浓郁。

林淡垂首跪拜,额头触到冰冷的金砖时,听见上方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平身。\"

这声音比想象中要温和许多。

林淡缓缓抬头,终于看清了当今天子的真容——那是一张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面孔。从前读《红楼梦》时,林淡觉得这皇上应该并不算是个明君,百姓饿的四处逃荒,他也不闻不问。黛玉怎么说都算功臣之女,他也从未过问,所以在心中给他的评价是妥妥的昏君。

穿书后随着见识的越来越多,林淡越觉得自己之前的看法有些片面了。这时候的帝王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好做,信息不像后世那样发达不说,这不是他曾经玩过的帝王游戏,有游戏面板可以查看臣子是否忠心。

从他爹当知县那几年的经历,林淡就能看的更透彻了。他爹的政令出了县衙,有没有被执行,被执行的怎么样,要不是自己亲自下去看,根本就无从得知。

但林淡还是本能的认为当今天子应该是个胖子。

可是眼前的帝王不仅没有想象中的富态,反而清瘦矍铄;能看得过保养的极好,年近半百看起来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眉宇间不见暴戾之气,倒透着几分书卷气。最令人心惊的是那双眼睛,清明锐利得仿佛能洞穿人心。

“你这孩子站这么远做什么?走上前来让朕看看陈尚书收的好徒弟。”天子招了招手,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林淡又向前走了三步,恰到好处停在了约莫两米之外的距离。阳光从雕花窗棂斜射进来,将他青色衣袍上的暗纹照得隐约可见。

天子的目光在林淡脸上停留了许久,还是执金卫指挥使刘大人咳嗽了一声才唤回皇上的出神。皇上强压心中的激动,说道:“听陈大人说,你算学极好,今日正好有些数要你帮着算算。”

本来还有些紧张的林淡,一听这话立马觉得有些牙疼,不对应该是头疼,也不对不知道哪里疼,反正是浑身不舒服。

面上恭敬称是。从师父陈大人那里接过一个账本,开始林淡还有些在意殿中众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算着算着渐入佳境的他,已经完全屏蔽了外界干扰。

主要是这时候的账本用的并不是阿拉伯数字,而且一项一项很是繁琐,林淡在核对账目之前,要先将账本从草纸上变成自己熟悉的模样,因此耗费不少功夫。

埋头苦算一个多时辰,林淡终于将这本厚厚的账簿算完了,然后看着草纸上的结果皱眉,抬头时被围在他身边的人吓了一跳,不知何时殿中除了他师父陈尚书,众人都走到了他身后围着他看他算账。

“你这是算完了?”皇上和蔼的问道,虽说对于林淡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没有看的很明白,还是问道:“这账本中错漏可多?”

林淡看着自己算出的结果,没有贸然开口,而是悄悄看向他的师父求助,见师父点头,才开口说道,“回皇上,这账本中的错漏倒还好说,学生倒发现了另一奇事。”

“什么奇事?”殿中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林淡身上,显然对他的话都十分好奇。

林淡深吸一口气说道:\"工部诸位大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贪墨上百万两纹银。”

“什么?!”皇上听完几乎震怒,“你能确定?”不自觉的音调都提高了几分。

“可以确定。”林淡点头:“就以运河全段清污为例,这是戊戌年下半年报上来预计历时三年的工程,己亥年二月户部拨款白银六百万两。庚子年五月查账之时,正好是运河清污开工一年整,这份报账单虽说有问题,但还算写的完整,可这工程因庚子年已经被查账,乙巳年再次查账之时,默认这项工程在上次查账完已封账,所以后续两年的工程再无人审查,也就是说后两年的银两用在运河上多少,用没用在运河上都不得而知了。”

林淡说完,殿中一片死寂。皇上脸色铁青,好半天才缓缓说道:\"好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皇上的声音冷得像冰,\"三年工程一年报结,余款尽入私囊!工部好大的胆子!\"

陈尚书在一旁煽风点火的立刻补充道:\"皇上明鉴,此法精妙之处在于利用了查账制度的漏洞。工程跨年时,若前一年已经查过,后几年往往无人复查。工部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皇上深吸几口气,尽量语气平和转过头问:“如此说来,陈大人应该早有察觉,为何没上奏呢?”

陈敬庭稳稳的坐在椅子上,有些挑衅的回道:“三年前臣上奏不是被您驳回了吗?”

皇上在记忆中翻找此事,想起三年前陈尚书确实上奏过,他当时说在各处抽人查账有很多弊端,不如户部查账更好。

他当时好像是以户部本就忙碌的理由驳回了。如今想起来更加心虚,主要是他当时不想把查账交给户部最重要的原因是,怕挨骂!

“朕不是怕户部事情太多,累着陈大人吗,现在看来确实是朕考虑不周。”皇上心虚地说道,“不过如此甚好,忠顺亲王查账还请陈大人多加助力,对了福爱卿,今年春闱多出几道紧跟查账的算学题目,选上来的人也能立即得用。”

“臣遵旨。”一旁充当半日陪客的大学士福培之突然被点名。

皇上见福培之有些心不在焉,问道:“福爱卿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回皇上,臣身体硬朗康健,只是这位林公子很像臣的一位故人,因此有些失态还请皇上见谅。”福培之说道。

“哦?是哪位故人?”皇上嘴上这样说,心中想的却是,你可终于看出来了,再看不出来朕都要怀疑你老眼昏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