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官居一品养黛玉 > 第76章 当好钱袋子

官居一品养黛玉 第76章 当好钱袋子

作者:笑苑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1:45 来源:小说旗

冬雨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棂,林淡倚在案前,烛火将信纸映得透亮。

当目光掠过兄长林泽书信末尾的寥寥数语,那首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护官符》,竟如蛰伏的暗流,在脑海中翻涌而出:“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来,林淡提笔,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姓氏郑重写下。若不有小黛玉视如珍宝般养在身边,这个与《红楼梦》如出一辙的世界,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场朦胧的幻梦。

而此刻,兄长信中提及的忠顺王爷小儿子觊觎薛家产业一事,却如惊雷炸响,彻底打破了这份虚幻的宁静。

记忆如潮水般漫涌,他的指尖摩挲着笔杆,脑中想着书中的描写。“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子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曾经深信不疑的文字,此刻却如同破碎的镜面,映照出截然不同的真相。

他猛地攥紧笔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原来一直以来,他都错判了因果!书中的视角并非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薛家产业的凋零,并非源于薛父的骤然离世,而是薛父在预见大厦将倾、无力回天之时,抱憾而亡。

思绪如抽丝剥茧般层层展开,秦可卿下葬时那副惊世骇俗的棺材,本是薛父为义忠亲王精心准备的。如今义忠亲王因叛乱刚刚被诛,忠顺亲王的小儿子便迫不及待地盯上薛家,这又怎会是巧合?薛家背后倚靠的,赫然是早已失势的义忠亲王!“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此看来,萧承煊口中那个觊觎薛家产业的人,极有可能是当今圣上!

这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林淡的瞳孔猛地收缩。没错!忠顺亲王作为当今圣上的拥立功臣,圣上示意其子接管江南财政,确实是一步精妙的棋局。

尽管不知这位小王爷为何选中了兄长,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或许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从《红楼梦》原着的结局便能预见,各方势力博弈之下,当今圣上必将大获全胜。若能借此机会抱上这棵大树,对林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然而,薛家今日的悲惨下场,又何尝不是林家未来命运的缩影?

拒绝此事,林家必将在当下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可若是应下,又该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薛家的覆辙?自穿书以来,一路顺风顺水的林淡,此刻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官场博弈的复杂与残酷。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只恨自己未曾修习过“平衡之道”,面对这错综复杂的局势,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这个看似太平的世道,三国时期为保家族延续,兄弟分投不同阵营的策略早已行不通,反而会加速家族的覆灭。而想要每次都精准押中下一任君王,那概率简直比中**彩还要渺茫。

林淡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全身而退的良策一时半会儿难以想出,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当务之急,是给兄长回信。他沉思良久,心中渐渐有了主意——林家虽有一些铺面,但经营并不精细,若以林家的名义行事,难免会引起他人怀疑。不如拉上钱家一同参与此事。

大嫂的外祖钱家,本就是苏州富甲一方的豪门。这两年,借着女婿唐司马的关系,钱家更是隐隐有成为苏州商贾之首的趋势。若以钱家的名义出面,既名正言顺,又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几日后,得知林泽收到回信的萧承煊,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前来询问结果。“好弟弟,令弟怎么说?”他的眼神中满是期待。

林泽连忙起身行礼,恭敬地说道:“承煊兄,家弟说能为王爷做事,乃是三生有幸。只是林家从商经验浅薄,家弟的意思是,想问问您,贱内的外祖乃是苏州数一数二的富商,可否由钱家出面行事?”

“如此甚好!”萧承煊想也不想,立刻爽快地答应下来,“小爷早就听说苏州钱家经商很有一套。”林泽心中暗自思忖,果然如二淡所料,萧承煊找他做事,一来是看中林家的身家背景,二来便是想借他之手,搭上钱家这条线。他不动声色地说道:“如此,我便去信给大舅舅,让他来一同商议此事。”

尽管没有提前与钱家沟通,但林泽对钱家的态度胸有成竹。

毕竟,唐蔓那八十八抬丰厚的嫁妆中,单是钱家的添妆就占了二十四抬,这足以说明钱家对他这个外孙女婿的重视。果不其然,收到信的大舅舅钱文种,立刻带着得力人手,快马加鞭地从苏州赶到了金陵。金陵众人究竟如何商议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与此同时,已经返回扬州的林淡,终于盼来了师父陈尚书的回信。此前,他因渴望参加明年的春闱,特意写信向师父询问意见。

少年得志固然令人艳羡,但过于年少也并非好事。明年参加春闱时,他不过十五岁,即便有幸考中,如此年轻,也很难被委以重任。无奈之下,他只能写信向师父求助。所幸,师父并未嫌弃他急功近利,反而对他参加春闱一事颇为赞成。

林淡手捧着师父的回信,心中感慨万千。若不是形势紧迫,他本打算再潜心准备四年,等十八岁时再参加会试。那时,即便不能一举夺魁,保住前三甲也并非难事。可时间不等人,他清楚地记得,原着中贾敏是在黛玉五六岁时亡故。明年,黛玉就满五岁了。若他再没有一官半职,日后又拿什么来守护黛玉?

好在有师父愿意相助,林淡心中满是感激。他连夜将行囊收拾妥当,第二日清晨,便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旅途。

林淡没有选择水路。一来,他想借此机会沿途观察民生百态,了解民间疾苦;二来,他实在怕自己晕船。坐在马车中,虽说颠簸了些,但至少还能利用时间学习。若是晕船,这一路上一个月的时间可就白白浪费了。

然而,刚刚启程的林淡并不知道,苏州发生着一场大事。

――

夜凉如水,苏州府城内,林府。

自林栋升迁,阖家已从元和县迁至苏州府城。这日寒夜,朔风凛冽,张老夫人暖阁内却暖意融融。鎏金掐丝珐琅炭盆中,银丝炭烧得正旺,偶有\"噼啪\"轻响;铜兽香炉吐纳着沉水香,与案头红梅的冷香交织萦绕,氤氲满室。

小黛玉蜷在崔夫人怀中,藕荷色绫袄袖口金线缠枝莲纹熠熠生辉,衬得那张小脸愈发莹润如羊脂美玉。她凝眸于红木嵌螺钿托盘上的花样子,纤纤玉指在牡丹、海棠间流连,终是落在那幅工笔桃花图上:\"曦儿要这个。\"

\"咱们姐儿好眼力!\"崔夫人爱怜地轻刮小黛玉鼻尖,鬓边珍珠步摇随之轻颤。

转首吩咐贴身丫鬟冬梅:\"去将昨日新到的杭城碧海绡、蜀地墨玉绒各裁两匹。记着墨玉绒要做大些,裁件连帽斗篷,务必缀上白狐毛滚边——可冻不得我的心肝儿。\"

\"夫人放心,\"冬梅福身笑道,\"那匹孔雀妆花缎奴婢早收着了,专等着给小小姐儿做年节斗篷呢。\"

崔夫人微微颔首,又向张老夫人道:\"娘当真不随我们进京?淡哥儿虽聪慧,终究才十四岁,这头遭离家...\"语至此处,眉间已染轻愁。次子林淡此番赴京春闱,实系家族前程。

下首坐着的新妇唐蔓闻言屏息,耳尖微红。过门月余,她尚在习学当家之道,每每如履薄冰。

张老夫人捻着佛珠笑道:\"你且宽心去。栋儿新迁,人情往来更甚从前。大孙媳妇年轻,我若不在,她如何支应?\"轻拍儿媳手背道,\"你只管在京中打点,待来日我这老婆子去了,再享几日清福不迟。\"

崔夫人眼眶微热,低眉掩去泪光:\"劳母亲费心了。\"

唐蔓暗舒一口气,忽想起自家母亲前日戏言——别家新妇惧婆婆揽权,偏她盼着婆母早日归府。

正说话间,帘栊轻响,竟是林栋携林清、林涵父子三人联袂而至。

\"今儿倒是稀奇,你们爷仨竟凑在一处。\"张老夫人笑眼盈盈。

\"儿子给母亲请安,今日衙署无事,散值早些。\"林栋拱手道。

待兄弟二人行礼毕,林栋俯身问小黛玉:\"听闻朱先生夸赞,曦儿已能诵诗了?\"

小黛玉闻言挺直腰板,粉腮微鼓:\"堂爷爷,曦儿会背好些呢!\"

林涵忽伸手轻捏黛玉粉颊,笑道:\"既如此,咱们玩个飞花令可好?\"

\"何为飞花令?\"黛玉眨着秋水明眸。

林清温言解释:\"便是轮流吟诵带'花'字的诗句,接不上者算输。\"

\"曦儿要玩!\"小丫头拍手雀跃,眸中星光点点。

林涵负手踱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林清从容接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众目睽睽下,只见小黛玉歪着头思索片刻,忽展颜一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童声清越,字字珠玑。

满室长辈相视而笑,尽是惊喜。

林涵又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林清接吟:\"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小黛玉这次蹙起黛眉,贝齿轻咬樱唇。倏尔拍手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竟还学着先生模样摇头晃脑,逗得众人莞尔。

暖阁内笑语盈盈之际,忽见林栋贴身丫鬟秋桐神色惶急地掀帘而入,匆匆向众人行礼后,颤声道:\"老爷,前院急报——扬州林如海老爷府上的管家正在外头,说是...要求您救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