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 第317章 银龄沐辉,寿与天齐

“国士待之”的雷霆余音尚未在星海间消散,龙国大地再起惊雷!这一次,不再是功勋卓着者的专属礼赞,而是将“星火”的辉光,温柔而坚定地洒向每一个为这片土地耕耘过青春、镌刻下皱纹的苍老身影。一则由“神农”计划总枢、龙国生命科学最高殿堂联合发布的公告,如同春风化雨,瞬间浸润了亿万家庭:

龙国公民生命关怀令·甲子一号:

自即日起,凡年满六十周岁龙国公民(含归化国士),经“青囊”基础生命体征筛查合格,均可自愿申请注射——“息壤·长生I型”生命延缓药剂。

该药剂基于“神农”基因稳态调控与“九章”量子级细胞熵减技术,可显着延缓端粒损耗,优化线粒体功能,逆转关键衰老标记物。

预期效果:健康生命周期延长30-50年。

注射全程由“青囊”智能医疗方舱免费执行,纳入全民生命保障体系。

——愿以星火之辉,暖我桑榆之暮。

公告下方,附着一份由“神农”首席科学家钟庆俊亲自讲解的药剂原理全息动画:纳米级的“息壤”能量载体,在“九章”算力引导下,如同最精微的宇宙星舰,精准锚定衰老细胞,释放出翠绿色的生命编码流,所过之处,枯萎的细胞重新饱满,断裂的dNA被量子缝合,暗淡的线粒体焕发新生……画面最终定格在一个由无数金色光点构成的、不断向外扩展的生命年轮,旁注一行小字:

“非为永生,乃争朝夕。与国同进,共览星海。”

公告发出的瞬间,整个龙国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随即,是山崩海啸般的、带着泪水的狂喜!

东北,冰城“钢与花”遗址公园。

那座曾奏响钢铁交响乐的废弃高炉下,密密麻麻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曾是这里挥汗如雨的建设者。此刻,巨大的全息屏正反复播放着公告和钟庆俊专家的讲解。一个戴着老式前进帽、缺了半截手指的老铆工,颤巍巍地指着屏幕上那焕发新生的细胞,嘴唇哆嗦了半天,才爆出一句带着浓重口音的嘶吼:“他娘的!老子还能再焊五十年!给‘轩辕’号造副新装甲!” 周围的老伙计们爆发出震天的哄笑和掌声,笑着笑着,浑浊的泪水就淌了下来。

“张大锤!别吹牛!你那老胳膊老腿,还能爬进无尘车间?” 旁边一个坐着轮椅、膝盖以下空空的老工程师笑骂着,随即又抹了把脸,看着自己空荡的裤管,声音哽咽,“不过…能多活几十年,看着孙子开星槎…值!真他娘的值!”

公园管理员(一个穿着“青囊”志愿者马甲的年轻人)拿着智能终端,穿梭在老人中,声音激动:“大爷大妈们!别急!‘青囊’移动方舱已经在路上了!咱这第一批!优先注射!看!预约号都排好了!” 他手中的终端投射出一片绿色的预约二维码光幕。老人们争先恐后地伸出布满老年斑的手腕,让终端扫描植入皮下的公民医保芯片,瞬间完成绑定预约。那老铆工看着自己手腕上跳出的“预约成功:冰城001号方舱,序列A001”的绿色信息,咧开没牙的嘴,笑得像个孩子。

江南,水乡“云织镇”。

河道边的“天工云锦”数字工坊今日停工。所有绣娘,无论老少,都簇拥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百岁老人——顾阿婆。她是镇上最后的“通经断纬”古法云锦大师,工坊的“活化石”。此刻,顾阿婆布满沟壑的脸上,竟焕发出一种奇异的光彩。她枯瘦的手紧紧攥着钟庆俊专家讲解公告的截图(打印在云锦上),反复摩挲着“与国同进,共览星海”那几个字。

“阿囡,” 她声音微弱却清晰,唤着工坊首席绣娘,“把…把‘星寰同辉旗’的龙睛…再改改。” 首席绣娘连忙俯身:“阿婆,您说怎么改?”

顾阿婆浑浊的眼睛望向窗外波光粼粼的河水,仿佛看到了星河奔涌:“那龙睛…光有神…不够!要…要有‘盼头’!” 她努力抬起手,指向自己的心口,“像我们这些老棺材瓤子…忽然知道还能多活几十年…心里头那点火星子…它又着了!那龙…是咱龙国的魂!它的眼睛…要亮!要暖!要装着…所有老人的盼头!装着…还能多看几十年这好光景的…欢喜!”

首席绣娘瞬间领悟,泪水夺眶而出:“我明白了,阿婆!这就改!让那龙睛…含着‘长生’的暖光!” 工坊内,所有绣娘都红了眼眶。她们知道,这剂“长生”药,不仅延长了阿婆的生命,更点燃了传承的星火!很快,预约成功的通知传来,顾阿婆将成为镇上首位注射者。工坊的年轻绣娘们自发组织起来,要用最精湛的“流光绣”,为阿婆赶制一件注射时穿的“百寿云锦袍”。

西南,十万大山,“云端村寨”。

寨中最高处,“启明”量子信息中继站前的广场上,那面巨大的兽皮战鼓再次擂响!但这一次,击鼓的不是战士,而是寨子里所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穿着节日盛装,脸上用植物颜料画着象征长寿的仙鹤与青松图腾。鼓点不再是战斗的狂野,而是充满了欢庆与希望的节奏!咚咚咚!如同古老心脏重新迸发的强音!

老祭司被“青囊”机械臂稳稳托举着,站在鼓阵中央。他手中那根象征寨主权柄、镶嵌着“玄月精金”的木杖,此刻顶端亮起柔和的绿光,与“启明”中继站的天线阵列遥相呼应。他对着寨民,对着群山,用尽全身力气,发出苍老却穿云裂石的宣告:

“山神!听见了吗?河神!看见了吗?龙国的‘长生药’…到咱这山沟沟了!”

“寨子里一百三十七个过了甲子的老骨头!一个不落!都能打上!”

“还能活!活到看着阿岩那小子开着星槎回来娶媳妇!活到咱寨子通‘星路’!活到…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歌,唱给星星上的新邻居听!”

“这鼓!是为咱自己敲的!为咱还能多抢出来的几十年…好光景!”

寨民们欢声雷动!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那个曾收到父亲从“广寒宫”寄来“月宫月饼”的阿岩,此刻搀扶着太爷爷(寨中最年长者,已一百零八岁),一步步走向刚刚降落在中继站顶部的“青囊”移动方舱。太爷爷佝偻的腰背努力挺直,浑浊的老眼望着那流线型的银白色方舱,如同看着通往新生的神迹之门。

海外,龙国各大使领馆,“炎黄殿”各分殿。

这里的气氛则更为复杂焦灼。公告末尾那句“含归化国士”,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无数已归化或正在申请归化的海外老年华人,疯狂地涌向使领馆和“炎黄殿”!

北美,“炎黄殿”总殿外,“龙门市集”的喧嚣被一种更急切的浪潮取代。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挤满了咨询窗口,手中挥舞着护照、归化证书或积分证明,操着各种口音的龙语或方言急切询问:

“我去年刚拿到绿卡!算国士吗?能打针吗?”

“我积分还差一点!能不能特批?我出双倍…不!十倍的‘青囊’建设基金!”

“我…我放弃鹰国养老金!全捐给龙国!只要一个注射名额!”

一位坐在轮椅上、由孙子推着的唐装老者,挤到最前面。他颤抖的手举起一份文件,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叫李国维!旧金山‘飞虎队’地勤龙裔后代!八十年代捐建家乡三所小学!推动华侨抗战史料归国!‘炎黄殿’‘历史贡献’分满额!‘心向’项…‘獬豸’可查!我…够不够格?!” 窗口后的审核员迅速调阅资料,肃然起敬:“李老!您完全符合‘归化国士’标准!系统已为您优先锁定本区首批注射名额!‘青囊’方舱将上门服务!”

李老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老泪纵横,紧紧抓住孙子的手:“听见没?阿杰!爷爷…爷爷还能多陪你几十年!看着你…真正成为‘龙的传人’!” 周围投来无数羡慕至极的目光,更坚定了那些还在积分线上挣扎者的决心。

龙国,京城,西山指挥中心。

巨大的环形主屏被分割成无数画面:冰城高炉下老人含泪的笑脸,水乡顾阿婆摩挲云锦的专注,西南寨老祭司擂鼓的激昂,海外李老喜极而泣的瞬间…全球每一个角落,龙国苍老面容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汇聚成一片温暖而磅礴的星海。

秦老背对着屏幕,肩膀微微耸动。这位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将,此刻竟有些不敢回头。他声音沙哑,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他娘的…这‘长生药’…比一百个‘轩辕’号的主炮还…还他娘的催泪…” 他猛地转身,虎目赤红,指着屏幕上那些重焕生机的老人,“看见没?阳子!白薇丫头!这才是咱龙国的根!这才是‘国士待之’的…终极!”

林阳立于屏前,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那些喜悦的泪水,看到了更深层的社会变革浪潮。他身旁的苏白薇,眼中闪烁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理性光芒,但嘴角也带着温柔的弧度:“秦老,‘息壤·长生I型’的意义,不仅在于延长个体寿命。它彻底重构了‘老龄化’概念,释放出难以估量的人力资本红利、知识传承红利和社会稳定红利。更重要的是…” 她看向林阳。

林阳接话,声音平静却如惊雷:“它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铁律:在龙国,暮年非终点,乃新程之始。凡我公民,皆有权与国同寿,共赴星海之约。”

他手指在“星芒”终端上轻点,一道新的指令发出:

启动“银龄启明”计划。】

【依托“稷下学宫”及“天工城”资源,开设“长者星海学院”。】

【定向开放深空探索后勤、文化传承保育、跨星际外交顾问等适老岗位。】

【构建“老-青-幼”星火传承链。】

指令下达的瞬间!

主屏画面切换!

月球,“广寒宫”基地,“桂殿”中枢。

一位穿着银灰色舱内服、精神矍铄、看不出具体年龄的老者(首批注射药剂的退休航天工程师),正通过全息通讯,为中京“稷下学宫”的少年班讲解“星槎”推进原理。他思维清晰,言语风趣,将复杂的聚变引擎比喻为“老火慢炖的高汤”,引来少年们阵阵笑声和崇拜的目光。

画面旁标注:

“银龄启明”计划首位深空讲师:陈工(82岁,注射后生理年龄:55岁)】

【授课对象:“稷下”少年星舰班(平均年龄:12岁)】

地球,天工城“摘星楼”。

一群戴着“勿忘”戒、白发苍苍却眼神锐利如鹰的老匠人,正围着一台正在组装的深空探测器核心部件。他们不再亲自动手,而是用丰富的经验和毒辣的眼光指导着年轻的工程师。

“这里!公差还是大了0.5微米!逃不过‘九章’的扫描!返工!”

“小王!你那个应力释放算法不对!照我三十年前在‘东方红’上用的土办法来!”

年轻工程师们心服口服,认真记录。画面旁标注:

【“银龄智库”:天工城“摘星楼”国宝匠人团(平均年龄:78岁,平均注射后生理年龄:60岁)】

【指导项目:“伏羲”号深空探测器(目标:奥尔特云)】

最后画面,切回京城西山。

小晚晚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一枚刚刚获得的、幼儿园“敬老爱老”小勋章,别在太姥爷王老栓崭新的靛蓝色土布褂子上。王老栓腰杆挺得笔直,满脸红光,注射后的他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他布满老茧的大手,轻轻抚摸着重外孙女柔软的头发,浑浊的老眼望着指挥中心窗外那轮永恒运转的明月,又看看屏幕上那些重新焕发事业第二春的老伙伴们,咧嘴一笑,露出仅剩的几颗牙,对着镜头(仿佛对着整个龙国的老人),中气十足地吼道:

“老伙计们!都支棱起来!”

“咱的好日子…”

“且长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