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 第135章 科技兴农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第135章 科技兴农

作者: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1:24 来源:小说旗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初级机械设计\"技能,高产小麦种子100斤,化肥200斤】

林阳睁开眼,一股关于机械设计的知识洪流涌入脑海。齿轮传动比、材料力学、动力计算...这些专业术语突然变得清晰明了。他试着在脑海中构思一台小型收割机,各个部件竟然自动组合成型,连细节都一清二楚!

\"哥,你今天看起来不一样了。\"小雨歪着头打量林阳。

\"是吗?\"林阳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可能是睡得好。今天想吃什么?\"

\"鸡蛋饼!\"小雨眼睛一亮。

厨房里,林阳将系统奖励的高产小麦磨成粉,加入鸡蛋和葱花,合成出一张金黄酥脆的鸡蛋饼。香气引得小雨直咽口水。

\"尝尝看,新品种面粉做的。\"

小雨咬了一口,眼睛瞪得溜圆:\"好吃!比以前的更香!\"

送走小雨后,林阳骑车来到县农业局。昨天周处长透露,省里决定在红旗县设立\"农业科技试验站\",由他兼任站长。这个职位看似不起眼,实则权力不小——可以名正言顺地推广新种子、新技术,还能调配相关物资。

农业局小院里,十几个干部正在等候新站长到来。见到林阳,众人明显一愣——他们没想到新领导这么年轻。

\"同志们好,我是林阳。\"林阳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将共同负责全县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会议室里,林阳直接切入主题:\"我认为试验站的首要任务,是推广高产作物和改良农具。这是我设计的小型收割机图纸,大家看看。\"

他将脑海中构思的图纸绘在黑板上,详细讲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和制作工艺。专业的分析和创新的设计,很快折服了在场的技术员们。

\"林站长,这设计太巧妙了!\"农技站长老刘激动地说,\"要是能造出来,收割效率至少提高三倍!\"

\"那就造出来。\"林阳拍板,\"农机站那边我来协调,材料和技术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会议结束后,林阳留下老刘单独谈话:\"刘站长,听说你儿子在省农科院?\"

老刘一惊:\"林站长怎么知道?\"

通过人脉网络,林阳早就感知到老刘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调回县城工作。他掏出一封介绍信:\"这是我写给省科院吴教授的,你儿子要是愿意,可以参与我们的试验项目,这样就有理由申请调回了。\"

老刘激动得热泪盈眶:\"林站长...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把试验田搞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离开农业局,林阳骑车去了王家村。这里被选为第一个\"高产小麦\"试验点,村长王茂山关系可靠。

\"阳子来啦!\"王茂山热情地迎上来,\"你给的种子都准备好了,就等明天开播。\"

林阳检查了试验田和种子,又悄悄从系统空间取出100斤化肥:\"茂山叔,这个掺着用,别让外人知道。\"

王茂山摸了一把化肥,放在鼻前闻了闻,眼睛一亮:\"好东西啊!比县里配发的强多了!\"

回城路上,林阳的自行车突然爆胎。他正发愁,一辆吉普车停在身旁:\"林站长,需要帮忙吗?\"

车上下来的是县广播站的记者小杨,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眼睛亮晶晶的。

\"杨记者?这么巧。\"林阳记得她是周处长的远房亲戚,人脉网络显示这姑娘对他很有好感。

\"不巧,我是专门来找您的。\"小杨笑道,\"想采访农业试验站的新举措,给广播站供稿。\"

林阳心念一动,这可是宣传的好机会!他详细介绍了高产小麦和小型收割机的计划,还邀请小杨明天来拍摄播种仪式。

\"太好了!这绝对是个好新闻!\"小杨兴奋地记录着,突然压低声音,\"林站长,听说您昨天在地区会议上大放异彩?苟局长都被撤职了?\"

消息传得真快!林阳谦虚地笑笑:\"都是组织上明察秋毫。\"

小杨眼中闪着崇拜的光:\"您真了不起!我...我一直很佩服您这样的实干家...\"

通过人脉网络,林阳清晰地感知到姑娘萌动的情愫。他有些尴尬地转移话题:\"杨记者,明天记得带相机来。\"

吉普车把林阳送回县城。刚到家门口,他就感知到屋里有人——是周鹏,情绪焦急。

\"阳子!出事了!\"周鹏一把拉他进门,\"地区派了调查组,要查农机试点的账目!\"

林阳皱眉:\"不是刚查过吗?\"

\"这次不一样!\"周鹏压低声音,\"是冲着改装经费来的,说你虚报成本,中饱私囊!\"

通过危机预知,林阳立刻明白这是苟局长余党的反扑。他们不敢正面攻击,就从经费问题下手,想慢慢搞臭他。

\"谁带的队?\"

\"地区纪委新调来的郑副组长,听说铁面无私,连周处长的面子都不给。\"

林阳沉思片刻,突然笑了:\"来得正好。我正愁没机会展示试验站的成果呢。\"

第二天一早,王家村试验田边人头攒动。不仅村民们都来了,县里各单位的代表、小杨带着广播站的人,还有...地区纪委调查组的三位同志,都站在田埂上观望。

林阳穿着朴素的劳动服,亲自扶犁开耕。老刘带着技术员们播撒高产小麦种子,王茂山则指挥村民施用化肥。小杨忙前忙后地拍照录音,连郑副组长都忍不住拿出小本子记录。

中午休息时,林阳特意走到调查组面前:\"郑组长,欢迎指导工作。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最需要上级监督。\"

郑副组长是个四十多岁的黑脸汉子,闻言微微点头:\"林站长,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核实农机改装经费的问题...\"

\"应该的!\"林阳爽朗地说,\"所有账目和原始单据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检查。不过...\"他指了指正在组装的收割机样机,\"能不能等下午试机结束?这是关系到秋收的大事。\"

郑副组长看了看热火朝天的试验田,勉强同意了。

下午的试机仪式吸引了更多人围观。当那台小型收割机轰隆启动,在试验田里灵活地收割着麦穗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连郑副组长都忍不住鼓掌:\"好机器!要是推广开来,能解放多少劳动力啊!\"

\"这就是用那笔改装经费研制的。\"林阳适时解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仪式结束后,林阳将调查组请到村委会,搬出三大箱账本:\"郑组长,这是全部原始记录,请过目。\"

郑副组长仔细核查了两个小时,最终抬起头,眼中带着几分敬佩:\"账目清晰,用途合理,连一个螺丝钉的去向都有据可查。林站长,你这样的干部,不多见啊!\"

危机再次化解!送走调查组时,郑副组长甚至主动握手:\"林站长,有机会来地区,一定要来纪委坐坐,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做到这么规范的。\"

小杨全程记录了这一幕,当晚县广播站就播出了专题报道:《年轻站长一心为农,科技试验初见成效》。林阳的事迹一夜之间传遍全县。

晚上,林阳正在家整理资料,突然感知到有人接近——是小杨,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

\"林站长,给您送广播稿的样本来啦!\"姑娘脸颊微红,站在门口有些局促。

\"这么晚还工作?进来坐吧。\"林阳倒了杯茶。

小杨递过一份精心装订的稿件,里面不仅有广播稿,还有她拍摄的照片和一篇准备投给省报的长篇通讯。

\"写得很好,谢谢杨记者。\"林阳真诚地说。

\"叫我小杨就行...\"姑娘低头摆弄着衣角,突然从包里拿出一个包裹,\"这...这是我妈做的腊肉,听说您一个人带妹妹...不容易...\"

通过人脉网络,林阳清晰地感知到小杨萌动的情愫。他有些尴尬地接过包裹:\"太客气了...代我谢谢阿姨。\"

送走小杨后,林阳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今天这场漂亮的翻身仗,不仅巩固了他的地位,还意外获得了媒体的关注和小杨的...好感?

\"系统,\"林阳在心中默念,\"查看当前任务进度。\"

【主线任务:改变时代】

【完成度:63%】

【当前影响力:地区级(知名)】

【下一阶段目标:省级】

林阳深吸一口气。从穿越之初的孤身一人,到现在成为地区知名的技术干部;从为温饱发愁,到现在能影响一个县的农业发展...这一路走来,危机与机遇并存。

有了系统和这张日益庞大的人脉网络,他有信心继续前行,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闯出一片新天地。而明天,将是更广阔的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