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 第88章 合议安居大计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第88章 合议安居大计

作者: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1:24 来源:小说旗

王家庄的夜,比县城来得更沉、更静,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和风吹过枯枝的呜咽。姥姥家那盏昏黄的煤油灯,今夜却显得格外明亮,灯芯被挑得很高,火苗跳跃着,将围坐在炕桌旁的几张面孔映照得明暗不定。

炕桌中央,摊开的旧包袱皮上,堆放着令人窒息的东西——厚厚的、新旧不一的钞票,一沓沓用橡皮筋或细麻绳捆扎得整整齐齐。最大面额是崭新的“大团结”(拾元),更多的是颜色深浅不一的伍元、贰元、壹元,甚至还有不少角票和分币,像一座小山,散发着油墨、汗水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希望与危险的气息。旁边,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敞着口,露出几块黄澄澄、在油灯下闪烁着诱人光泽的小金块(其中一块明显有熔铸痕迹)和几枚老式的、花纹模糊的金戒指。

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钞票特有的味道和一种令人心悸的沉默。姥爷王老栓佝偻着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指,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抚过一沓“大团结”的边缘,指尖感受着那崭新的、硬挺的质感。他的眼神浑浊而复杂,有难以置信的震惊,有本能的恐惧,更有一丝看到希望的微光。他活了几十年,土里刨食一辈子,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钱和金子堆在一起,这景象超出了他贫瘠想象力的极限。

姥姥王周氏紧紧攥着衣角,嘴唇哆嗦着,看看钱,又看看坐在对面的林阳和外孙女小雨(已睡着,蜷在炕角),浑浊的泪水无声地滑过沟壑纵横的脸颊。她不懂太多大道理,只知道这堆东西能换来一个遮风挡雨的家,能让小雨不用再跟着哥哥挤厂里那吵闹的宿舍,但也本能地感到这“财”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像黑夜里的猛兽,随时可能扑出来噬人。

大舅王建国坐在炕沿上,腰板挺得笔直,他是粮站的临时工,算是见过些“市面”,此刻也忍不住喉结上下滚动,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目光锐利地在钞票堆和金块间扫视,带着审视和深深的忧虑。大舅妈张桂兰挨着他,脸色发白,大气不敢出,只是死死攥着丈夫的胳膊。

林阳坐在炕桌另一侧,神情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姥爷,姥姥,大舅,大舅妈,秦小飞那边……有准信了。”

他将秦小飞姨父透露的关于那两套带院旧平房的情况,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复述了一遍。位置偏僻,三间正房带厨房,小院可种菜,价格低于市价但需全款,要求低调保密……每一个细节,都像一块砖,在家人心中垒砌起那个遥远却触手可及的“家”的模样。

“机会……千载难逢。”林阳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被震撼和忧虑笼罩的脸,“错过了,以后怕是打着灯笼也难找。有了这房子,小雨能有个安稳地方长大、读书;姥爷姥姥身体不爽利了,也能来县城看看病,住得宽敞些;大舅妈以后在县城走动也方便;就是三舅、三舅妈他们,逢年过节也有个落脚团聚的地方。”

他顿了顿,指向炕桌上那堆令人目眩的财富:“钱,咱们有。”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跟姥爷商量他那个编织已久,心里推演过无数遍的“合理”解释:

“姥爷还记得‘赵大脚’吗?”他看向王老栓,“就是当年托您藏‘后手粮’的那位老叔。”

王老栓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明悟,用力点了点头:“记得!记得!跑南边那条线的!”

“对,”林阳接下去,语气带着一种笃定,“他路子一直没断。这些年,南边有些地方,日子比咱这儿松快那么一点点。他手里有些……嗯,计划外的富余东西,像白糖、好点的布料、稀罕的工业品零件什么的。我在厂里当采购,借着工作的便利,认识些需要这些‘调剂’的人。一来二去,就帮着他牵个线,搭个桥。他念着当年姥爷您藏粮的情分,也看我带着妹妹不容易,每次交易,都分我一份辛苦钱。这些,”他指了指钱堆,“还有这些,”又指了指小金块,“大部分是这些年一点点攒下的,也有几块金子,是姥姥压箱底的老物件,我……我偷偷找人熔了,想着以后应急。小飞他姨父说的价格,咱们……凑一凑,咬咬牙,够得上!”

这番解释,半真半假。系统签到的物资和变现是核心,但“赵大脚”这个虚构人物和王老栓的“藏粮情分”成了完美的掩护。采购员的身份提供了接触“灰色地带”的合理性,而“辛苦钱”和“老底子”则解释了资金来源的分散和长期性。

王老栓点了点头,屋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煤油灯芯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阳子……”大舅王建国终于开口,声音干涩,“这钱……这来路,稳妥吗?万一……万一查起来……” 他是在粮站扛活的,深知这年月物资管控有多严,对“投机倒把”打击有多狠。炕上这堆东西,是希望,更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药包。

“大舅,我懂你的担心。”林阳目光坦诚,迎向王建国锐利的审视,“这事儿,我比谁都怕。所以,才要合理,才更要低调!低调到尘埃里去!” 他加重了语气:

“第一,这房子,必须落在姥爷名下。我年纪小,又是工人身份,名下突然有房,太扎眼。姥爷是贫农,老庄户,根正苗红,偶尔有点老辈子的‘家底’或者‘故友馈赠’,说得过去。”

“第二,交易全程,由秦小飞的姨父暗中牵线,他是房管所内部人,懂规矩,能操作。我们只跟可靠的中人接触,一手交钱,一手拿地契房契,绝不多生枝节,办完立刻走人。”

“第三,这钱,”林阳拿起一块小金块,“主要用这个。金子不记名,比大堆钞票更隐蔽。剩下的钱,也尽量用旧票子,不连号。交易完,家里绝不再提这笔钱一个字!”

“第四,搬进去后,绝不张扬。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那小院偏,正好种点菜养两只鸡,自给自足,不惹眼。”

他一口气说完,目光恳切地看向姥爷:“姥爷,这事儿太大,我一个人扛不住。得您老拿主意,得全家一起,把这条门缝守死了!”

王老栓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睛,深深地望着林阳,又看看熟睡的小雨,最后目光落在那堆象征着巨大风险与无限可能的财富上。他布满老年斑的手,缓缓地、极其珍重地,再次抚摸过那沓崭新的“大团结”。然后,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那丝犹豫和恐惧渐渐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取代。为了这个家,为了小雨,为了能在外孙撑起的这片天底下安度晚年,这个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决定豁出去了。

“买!” 王老栓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砸在地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阳子说的在理!这房子,是咱家的根!为了小雨,为了往后,这险,值得冒!” 他看向王建国,“建国,你是老大,你说。”

王建国看着父亲眼中那从未有过的坚定,又看看林阳沉稳而充满力量的眼神,心中的天平终于倾斜。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爹说得对!机会难得!阳子安排得周全,我看……行!桂兰?”

大舅妈张桂兰连忙点头,声音带着颤音:“听爹的,听当家的,听阳子的!”

“好!”王老栓猛地一拍炕桌,震得灯苗一阵晃动,“那就这么定了!阳子,你放手去办!需要姥爷出面的时候,一句话!家里头,我和你大舅大舅妈,把嘴都缝上!这钱……这钱是好东西,也是祸根苗子,往后,就烂在咱几个人肚子里!”

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的手,或苍老枯瘦,或粗糙有力,或微微颤抖,无声地叠在了一起。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信任和一种近乎悲壮的守护决心。一场围绕着“家”的宏大而隐秘的计划,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夜晚,于王家庄这间低矮的农舍里,尘埃落定。压在林阳心头关于资金来源解释的最大一块石头,终于被亲情的信任稳稳托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