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 第58章 人情练达即文章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第58章 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者: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1:24 来源:小说旗

舅舅舅妈和弟弟妹妹他们在宿舍待到下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送走他们,林阳看着瞬间又变得空荡冷清的小屋,心里也空落了一下,但很快被一种更强烈的、对新工作的期待所取代。他换上工装,仔细别好工作证,锁好门,快步走向采购科。

下午的采购科比上午更显忙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密集如雨,几个老采购员夹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匆匆进出,带进一阵冷风。空气里除了纸张墨水的味道,还隐约飘散着一股劣质烟草的气息。

老秦师傅正伏在靠窗的一张旧办公桌上,戴着老花镜,对着一份厚厚的物资清单,用一支红蓝铅笔在上面勾画着。他眉头紧锁,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动着,嘴里念念有词。林阳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站在一旁,不敢打扰。

过了好一会儿,老秦才停下动作,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发酸的眼角,抬眼看到林阳:“来了?坐。”他指了指旁边一张空着的、布满划痕的破木凳。

林阳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老秦没急着说工作,反而慢悠悠地从他那个磨得发亮的黑色人造革公文包里,掏出两样东西,放在桌面上。

一盒香烟。红白相间的烟盒,上面印着三个醒目的字:大前门。

一袋糖果。蓝白相间的蜡纸包装袋,上面印着一只活泼的白色兔子:大白兔奶糖。

这两样东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堪称奢侈品,尤其是对于普通工人家庭。

老秦用粗糙的手指点了点那盒“大前门”,又点了点那袋“大白兔”,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沧桑感:

“小林,在咱们采购科混饭吃,光会看账本、打算盘,不行。”

“这烟,这糖,有时候,比红头文件还管用。”

“大前门开道,大白兔润滑。记牢了。”

林阳的目光落在那一红一蓝的包装上,心头一震。他瞬间明白了老秦的意思。这不是教他行贿,而是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庞大迷宫里,一种约定俗成的、润滑人际关系的“硬通货”。尤其是在与那些掌握着计划外物资或者需要打交道的基层单位、公社社员打交道时。

“谢谢秦师傅指点。”林阳郑重地点头。他想起疤哥,想起粮站,想起供销社门口长长的队伍。人情世故,是比冰冷的计划数字更复杂的学问。

老秦对他的反应似乎还算满意,收起烟和糖(显然只是展示,并非赠送),拿起桌上那份清单:“好,现在说正事。你刚来,先从最基础的学起。看懂这个。”他把清单推给林阳。

林阳接过。这是一份县机械厂月度原材料采购计划表。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各种名称、规格、数量、计划单价、供应单位:

生铁:铸造用Z18, 50吨,计划价¥xx\/吨,来源:县物资局调拨。

焦炭:冶金焦二级, 30吨,计划价¥xx\/吨,来源:地区煤炭公司计划内指标。

铜棒:t2紫铜 ?30mm, 2吨,计划价¥xx\/吨,来源:需向省金属材料公司申请,指标待批。

润滑油:20#机械油, 500公斤,计划价¥xx\/公斤,来源:县石油公司配额。

劳保手套:棉纱线手套, 500副,计划价¥x\/副,来源:需自行联系地方劳保厂或供销社。

另:厂领导特批,需额外采购鲜鸡蛋200斤,猪肉100斤(用于本月劳模表彰会加餐),来源:自行解决(市场调节)。

林阳看得眼花缭乱,心头却渐渐明晰。这份清单,就是计划经济下工厂运行的命脉图!上面清晰地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计划内物资”,如生铁、焦炭、铜棒、润滑油。这些是关系到生产命脉的重要物资,价格是国家严格规定的“计划价”,来源则是指定的大单位调拨或分配指标。采购科的主要精力,就是盯紧这些指标,确保按时、按量、按计划价拿到手!这里面充满了与上级管理部门、调拨单位的博弈和协调。比如那2吨铜棒,后面就标注着“指标待批”,显然是需要去“跑”去“催”的硬骨头。

另一类则是“计划外”或“自行解决”的物资,如劳保手套、鲜鸡蛋、猪肉。这些相对次要或不易纳入计划的物资,国家不管或者管不过来,就需要采购科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市场上想办法。这里面水就深了,价格浮动大(虽然名义上也有指导价,但实际…),来源复杂(地方小厂、农村合作社、甚至黑市),也是最能体现采购员“本事”和“油水”(风险也最大)的地方。

老秦开始详细讲解:

“看这个生铁,县物资局调拨。听着简单,拿着批条去提货就行?屁!”老秦啐了一口,“物资局那帮大爷,脸难看,事难办!批条压他手里十天半月是常事!为啥?等你的‘大前门’开道呢!没点‘意思’,他能给你拖到黄花菜都凉了!耽误了车间生产,板子还是打在你采购科屁股上!”

“还有这焦炭,指标是地区煤炭公司的。可拉煤的车皮呢?得找铁路货运!又是一帮祖宗!不‘润滑’好了,车皮给你排到下个月去!你看着炉子熄火?”

“最头疼的是这种‘指标待批’的!”老秦指着铜棒那栏,“省金属材料公司!庙大菩萨多!空着手去,门都进不去!就算进去了,管事的人今天开会明天学习,找不着人!找到了,跟你打官腔,说指标紧张,要研究研究…研究个屁!就是等你上供呢!大白兔?那只能哄哄小办事员!到了省里,光糖不够看!得是‘大前门’整条整条地送!还得找对门路,找对人!这里头的道道,水深着呢!”

老秦又指向“自行解决”的部分:

“再说这劳保手套。计划价是死的,可地方劳保厂生产跟不上,或者嫌计划价低不愿意供,你咋办?供销社?他们自己都缺货!就得去下面公社找那些社队企业,或者胆子大的个体户。跟他们打交道,更得小心!”

老秦压低声音,眼神变得异常严肃:“记住!跟公社、跟农户私下交易,最忌讳两件事!”

“第一,现金!绝不能留现金交易的把柄!被抓到,就是投机倒把,铁证如山!轻则开除,重则进去吃牢饭!要用‘以物易物’!比如,用厂里计划内搞到的、他们急需的化肥指标(哪怕一点点)、柴油票、或者积压的处理品布头、胶鞋,去换他们的鸡蛋、猪肉、甚至粮食!账面上,要做得干净,写成‘支援农业生产物资调剂’!明白吗?”

“第二,女人!特别是乡下那些有点姿色的婆娘!离她们远点!多少采购员栽在这上头!被人设了套,裤腰带一松,前程尽毁,还得赔上一大笔!管住你裤裆里那二两肉!听见没?!”

老秦的话,**裸,血淋淋,没有任何粉饰,将这个年代采购工作的灰色地带、潜在风险和生存法则,毫无保留地摊开在林阳面前。没有课本,没有讲义,只有这些用教训甚至鲜血换来的“潜规则”。

林阳听得后背发凉,手心冒汗,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将老秦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他明白,这是真正的“入职培训”,是比任何技术手册都宝贵的生存指南。他用力点头:“秦师傅,我记住了!现金不留把柄!女人绝对不沾!”

老秦看着他认真的样子,脸上的严肃缓和了些,重新拿起那份清单:“嗯,脑子还算清醒。今天先给你讲这些大的框架。具体怎么跑指标,怎么跟那些‘爷’打交道,怎么跟公社社员谈‘以物易物’,以后跟着我出去,慢慢学,多看,多琢磨。记住,采购这碗饭,七分在人情,三分在业务。人情练达即文章!”

他将清单推给林阳:“先把这上面所有物资的名称、规格、大概用途、计划价给我背熟了!这是基础!连东西是啥、该多少钱都不知道,出门就被人当冤大头坑!”

“是!秦师傅!”林阳接过清单,如获至宝。他明白,这薄薄的几页纸,就是他在这个新天地里,安身立命、守护妹妹的第一本“真经”。而桌面上那盒“大前门”和那袋“大白兔”的幻影,则像两把无形的钥匙,悬在他未来道路的前方。如何使用它们,将是他必须学会的第一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