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奇门宝历三部曲之上古传承 > 第11章 陈教授看报告(二)

奇门宝历三部曲之上古传承 第11章 陈教授看报告(二)

作者:朴道玄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8:59 来源:小说旗

“六事得失,积功累德者,气运加身,根据每个人自身的天赋本根器气质类型,得六事中相应不同的事功成就,根据每个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才之道的具体因缘条件、情况差异,有的人,或得道,或得法,或得势,或得寿,或得权,或得财,体现在五福报就是“寿、禄、康宁、好德、考命终”,功德六事成就转化五种福报,

‘得者德、德者得;德位相配,人事相应’,这十二个字,概括了人才应具备的品德与才能。而‘天赋、厚德、智慧、勇气;方向、善良、勤奋、机缘’这八项,则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秦古阳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陈教授的反应。只见陈教授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赞许与期待,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

于是接着对“华夏道统人才观标准”进行解读,

先解释“得德法则”

秦古阳说道:

\"得德法则\"是华夏道统人才观的核心原则之一,其内涵深刻地体现了道德与才能的统一。

\"得者德、德者得;德位相配,人事相应\"这一表述,揭示了德行与才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华夏文化中,德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就强调\"德治\"。历代帝王和士大夫都将\"德\"作为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标准。

例如,汉朝的察举制度,就是以德行为主要标准来选拔官员。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确立,虽然开始注重各方面分科具体的才学艺能,但德行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

在现代社会,这一原则同样适用。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政府选拔公务员,\"德才兼备\"始终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秦古阳顿了顿,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举例说明:

“根据近年来的人力资源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企业在招聘时会将候选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陈教授点了点头,回应他的观点解释,略有深思地问道:是的,历史上推崇“德才兼备”的人才观,从各历史时期看,整体上是全社会举世公认的普世价值标准,那么报告里,讲到一个人的气运有八德,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才理论呢?”

秦古阳放下手中的茶杯,看向导师,说道:“这是一种天赋教育理论,我也是这次田野调查时第一次听说,也就是从这本《古玉图谱》中看到的内容之一”,

“哦?!”陈教授惊奇惊喜地睁大眼睛,看着秦古阳,“这本《古玉图谱》,我们历史学界早有耳闻,都只是听说,多数专家学者、玉器收藏爱好者,也都认为,这本《古玉图谱》,里面只是记录收藏南宋高宗赵构的皇宫所藏重要玉器,并没有其他内容,那么你就讲讲这个气运八德是怎么回事?”

此时,秦古阳还不知道他导师的家族来历背景,不知道导师为何对报告里的这个“气运八德”理论这么有兴趣,

一直以来,只是以为他的导师陈泉松教授,福省三才县松桂村人,年轻时的当学生时代,品学兼优,考到华国国都大学历史系,是高材生、后来又成为历史学博士,师承他的导师、历史学泰斗宋夏清教授。

欲知陈教授怎样看秦古阳的历史文化观点,这一切未知,且待下回再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