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 第5章 全真掌教马钰

“杨过!不得对师父无礼!”

鹿清笃一把将杨过拉到身后,捂住了他还欲叫骂的嘴。

平心而论,赵志敬此人虽心胸狭隘、品行有亏,但对除了杨过外的其他弟子的教导和日常用度,并未苛待。

鹿清笃这身武功底子,也是他教的。更重要的是,在鹿清笃看来,赵志敬对杨过的种种刁难,虽是出于恶意,却在冥冥中成了推动杨过走向古墓、成就神雕侠的“助缘”。这份因果,让鹿清笃面对赵志敬的怒火时,心中并无多少怨恨,反而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

他没有辩解,没有争辩,只是拉着兀自挣扎的杨过,垂首肃立,摆出一副“任凭责罚”的恭顺姿态。道家“不争”的智慧在此刻体现,争之无益,徒增口舌。

赵志敬的怒火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足足骂了半炷香的时间直到见鹿清笃始终低眉顺眼,毫无顶撞之意,那口气才稍稍顺了些。

他粗暴地一把拽过杨过,像拖一只不听话的牲口,转身便走,同时丢下冰冷刺骨的判决:

“哼!鹿清笃!你如今翅膀硬了?竟也能当人师父了?既然你这么喜欢习武教人……”

赵志敬的声音顿了顿,充满了恶意的嘲弄,“……为师就成全你!巡夜结束,立刻给我滚到‘经楼’去!为师罚你抄录道经、研读典籍,修身养性三个月!这三个月内,严禁习武练剑,更不得与人切磋!若敢阳奉阴违,或踏出经楼习练一招半式……哼!休怪为师将你废去武功,逐出师门!”

之前几个月,鹿清笃日日苦练,常常与人切磋,赵志敬把这些看在眼里,这惩罚,精准地打在了鹿清笃的“爱好”上。

“是,弟子谨遵师命。”

鹿清笃躬身应诺,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怨怼。

目送赵志敬粗暴地拽着频频回头的杨过消失在夜色中,鹿清笃直起身,脸上非但没有不满,反而露出一丝近乎玩味的笑意。

“不让练武?正好!求之不得!”

他早已“躺平”,对武功进境本就不抱执念,能在这纷扰的江湖门派中,获得三个月清净无扰的时光,安坐于浩渺书海之间,读书诵经,体悟大道?这哪里是惩罚,简直是天赐的福缘!

翌日清晨,鹿清笃便抱着简单的铺盖笔墨,来到了位于重阳宫深处、环境清幽的经楼。

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墨香和淡淡檀木气息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

阳光透过高大的雕花木窗,在布满灰尘的光柱中投下斑驳的光影。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无数或新或旧、或线装或卷轴的典籍。这里便是全真教作为玄门正宗的底蕴所在!

虽然历史底蕴或许不如龙虎山天师府那般悠久绵长,但作为当今天下武林执牛耳的第一大派,其经楼收藏之丰,依旧令人叹为观止。

单是一部《道德经》,便有河上公的古朴注解、王弼的玄妙阐释、吕纯阳的丹道心得等不下十数种版本。

更因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力主“三教合一”,楼中不仅囊括了《南华真经》、《黄庭经》、《周易参同契》等道家经典,儒家《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亦赫然在列,就连佛门宝典《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也占据了整整几排书架。

面对这浩如烟海、包罗万象的思想宝库,鹿清笃感觉自己像一个在沙漠中跋涉已久的旅人,骤然发现了一片绿洲清泉!

什么处罚,什么禁令,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抽出一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寻了个临窗光线好的位置,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鹿清笃前世养成的习惯,他身边备好了纸笔,读到精彩处、疑惑处、感悟处,便随手记下心得。

历代先贤大德的思想精华,透过泛黄的书页,跨越时空,在他脑海中激荡、碰撞,迸发出绚烂夺目的智慧火花。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忘记了每日雷打不动的打坐练气。

毕竟什么武学什么内功,那点微末内力,在这浩瀚道海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转眼间,半月时光悄然而逝。

这一日,鹿清笃的目光落在了《金刚经》上。

他并非刻意寻佛经来看,只是随手抽取,他饶有兴致地尝试用这数月来浸润的道家思维,去解读这部佛门至高经典。

当读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时,他心中猛地一动。

在道家语境中,“道”是无形无象、不可名状的本体。那么,这里的“如来”,是否也可理解为那超越一切形相、不可言说的终极“大道”本身?并非特指释迦牟尼其人,而是那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宇宙真谛?

如此一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与《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遥相呼应!都是在阐述那至高真理无法被具象化描述,一切可被感官认知、语言定义的表象,都非其永恒不变的本体!而“见诸相非相”,即看破表象直指本质,方能“见如来”见大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道前所未有的灵光如同闪电般劈开他思想的混沌!佛经道典,看似路径迥异,言语不同,其指向的终极真理,竟如此殊途同归!王重阳祖师提倡“三教合一”的深意,此刻如同画卷般在他眼前清晰展开!

“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万法归宗,不离此‘心’!修行的根本,原不在外求神功秘籍,而在内求此心之明澈,以见本性,以合大道!我懂了!我终于懂了!!”

不止是今生对武学的困惑,连同前世种种生活、工作中的迷惘困顿,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豁然贯通!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明与喜悦充盈心间,他忍不住抚掌大笑:

“哈哈哈!妙哉!妙哉!大道至简,原来就在此处!”

“呵呵呵……善哉!善哉!”就在鹿清笃开怀大笑的同时,一个温和而充满欣慰的笑声,也自他身后响起。

鹿清笃悚然一惊,猛地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朴素道袍、面容清癯、长须飘然的老道,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他身后数步之外,正含笑看着他。其人气质冲淡平和,目光温润深邃,正是当今全真教掌教,丹阳子马钰!

“掌教师祖!”鹿清笃慌忙起身,手里的书都差点掉在地上,深深一揖,心中惊疑不定。自己方才沉浸于悟道的狂喜,竟丝毫未察觉身后有人,这位掌教师祖的修为,当真深不可测!

马钰微笑着虚扶一把:“不必多礼。你是志敬门下的弟子吧?贫道记得,你叫……鹿清笃?”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确认。

“嘿嘿,正是弟子。”鹿清笃直起身,脸上带着几分惊讶和受宠若惊的憨笑,“没想到师祖您老人家日理万机,竟还记得弟子这微末之名。”

全真教上下弟子数百,自己既非天资卓绝,又非名门之后,掌教真人竟能记住自己这个“小透明”的名字,这份细微处的用心,让鹿清笃对马钰的敬佩油然而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