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龙啸克什米尔 > 第111章 用风筝测试雷达

龙啸克什米尔 第111章 用风筝测试雷达

作者:喜欢杨梅花的悟道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3:18 来源:小说旗

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查谟山谷,十二只特制风筝在晨雾中缓缓升空。巴基斯坦陆军上尉阿里·汗紧握尼龙绳,绳端连接的风筝骨架由碳纤维与雷达吸波材料复合制成。周剑锋中校蹲在伪装网下,战术平板显示着印度边境雷达站的实时电磁频谱——那些风筝正以17.3米的固定间隔排成楔形队列,恰好模拟\"阵风\"战机的编队雷达反射特征。\"RSS-17雷达开机了。\"阿里低声报告。周剑锋的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滑动,调出去年\"雪豹\"演习时记录的该型雷达参数。突然,频谱仪捕捉到一组异常脉冲——这些本应用于目标识别的电磁波,此刻正以83毫秒为周期重复扫描第三只风筝,这个精确到毫秒级的扫描节奏,与中国专家三年前在某次国际研讨会上演示的\"雷达指纹识别\"算法完全一致。当第七只风筝升至2000米高度时,周剑锋的电子战终端突然收到加密数据包。解密后的内容让他眉头紧锁:这是段经过篡改的飞行器识别代码,末尾的校验序列竟与他私人笔记本上记载的某型无人机电子签名仅差两位。更令人不安的是,数据包的传输频率412mhz,正是他上个月为巴方设计的边境监控系统备用频段。伊斯兰堡联合指挥中心内,电子战专家娜塔莎少校将风筝传回的数据投射到球形屏幕上。当她把电磁环境模拟图旋转至特定角度时,一个隐藏的波束成形图案赫然显现——这组呈现斐波那契螺旋的雷达波束,精确覆盖了中印边境三处争议地带。周剑锋立即调出军用地图,发现这些区域正是他去年给巴军讲授的\"电子静默区\"理论中的关键节点。\"他们在测试我们的反应模式。\"周剑锋用激光笔圈出频谱图中的异常频段。这些本该用于民用航空管制的频率,此刻正以特定编码传输着加密指令。娜塔莎突然发现,编码中的时间戳与中国专家三年前参与编写的某型雷达对抗教材中的示例数据存在惊人的相似性。深夜的技术分析室,周剑锋将风筝收集的数据导入全息沙盘。当电磁环境模拟图与三个月前的演习记录重叠时,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规律浮现:印度雷达站对每只风筝的扫描间隔,与中国专家撰写的《电子战战术手册》中记载的\"雷达欺骗间隔\"完全吻合,误差不超过0.3秒。阿里上尉突然报告,回收的第三只风筝骨架内侧发现微型电路板。电子显微镜下,这些纳米级线路组成的图案,竟是简化版的边境雷达部署图。而更令周剑锋震惊的是,图纸右下角用原子力显微镜才能观测到的标记,是他独创的战术符号系统变体。当技术团队尝试对电路板通电测试时,备用电源突然启动。投影仪在墙上投出一段模糊视频——画面里周剑锋正在\"雪豹\"演习中讲解雷达对抗要点,而背景里本应模糊的电子沙盘,此刻清晰地显示着当前克什米尔地区的实时电磁态势。周剑锋带队重返测试地点。在朝阳照射下,他们用光谱仪发现风筝线上附着着规则的金属微粒。成分分析显示,这些微粒的合金比例与中巴联合研发的某型隐身涂料完全一致,但同位素检测却表明原料来自印度某稀有金属矿。当用液氮冷却回收的第五只风筝时,蒙皮下突然显现出荧光标记。紫外线照射下,这些标记组成了完整的电子战态势图——是中国专家设计的\"红蓝对抗\"演习中使用的战术模板。返程途中,周剑锋的卫星终端突然收到加密信息。解密后的音频里,印度某电子战部队指挥官正在讨论\"风筝计划\",背景音中能清晰听到与测试中相同的电磁脉冲信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