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龙啸克什米尔 > 第80章 林雪艺术化作战

龙啸克什米尔 第80章 林雪艺术化作战

作者:喜欢杨梅花的悟道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3:18 来源:小说旗

林雪的指尖划过量子计算机的散热孔,金属表面突然传出《十面埋伏》的古琴泛音。十二架印军无人机编队应声解体,坠落轨迹在雪地上刻出完整的五线谱。\"声波武器?\"周剑锋的军刺突然共振,刀身1943年锻造时形成的碳化钨结晶层,此刻正将林雪的无形音波放大成致命杀阵。马哈茂德的铜壶在零下30度环境中自行嗡鸣,壶嘴喷出的白雾在空中凝结成巴赫《赋格的艺术》乐谱。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冰晶音符落在地磁图上,每个降E调音符都精准覆盖一个维克多集团的信号干扰站。量子计算机突然死机,屏幕上最后闪现的乱码经频谱分析,竟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数字化琴弓轨迹。\"他们在用艺术算法...\"林雪撕开战术背包,取出母亲遗留的敦煌琵琶。当第一根弦被拨动,指挥中心所有电子设备突然播放起1944年列宁格勒围城战中,苏军用广播交响乐干扰德军无线电的原始录音。周剑锋发现军事专家日记里记载的\"音乐战\"频率,此刻正在克什米尔上空形成声学龙卷风。当量子计算机第七次重启时,林雪将琵琶弦浸入液氮。超导体效应让简单的《阳关三叠》变成能穿透任何电磁屏蔽的武器。马哈茂德用茶匙敲击冻土,冰层反馈的声波频率恰好构成对抗印军干扰的反谐振波。周剑锋的军刺插入地面,刀刃上手工锻造的云纹将声波折射成三维作战沙盘。\"看这个谐波!\"林雪突然咳血,血滴在琵琶面板上形成奇特的声波节点。量子计算机捕捉到的数据显示:这些节点与南极冰盖下的某种金属结构振动完全同步。更致命的是,马哈茂德的铜壶在特定频率下会产生17hz次声波——这个频率能让三公里内的所有无人机引擎失速。指挥中心突然断电,黑暗中只有林雪的琵琶泛着幽蓝冷光。十二名巴军通讯兵不约而同开始哼唱各自家乡民谣,这些声波在量子计算机的调制下,竟组成能破解\"极光\"系统的**密码本。周剑锋的战术终端自动播放起《黄河大合唱》,每个音符都对应着印军量子雷达的一个盲区坐标。暴风雪达到顶峰时,林雪启动了琵琶的终极模式。古老的丝弦在量子场中振动,发出的声波让半径五公里内的所有电子设备显示屏都浮现出敦煌飞天壁画。马哈茂德突然摔碎铜镜,飞溅的碎片在声波操控下组成动态声学透镜,将最关键的指挥频段聚焦成致命武器。\"不是普通音乐...\"周剑锋用军刺挑起冰晶,刀刃与冰的摩擦声经琵琶放大后,竟让十公里外的印军干扰车集体爆炸。量子计算机分析显示:这种声波含有与莫高窟壁画颜料完全相同的矿物共振特征,任何现代技术都无法复现这种千年形成的声学指纹。最危急时刻,林雪将琵琶弦绷到极限。弦断瞬间释放的声脉冲,在电子沙盘上投射出完整的南极通道网络。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通道的走向与《霓裳羽衣曲》的古老乐谱形成完美映射——证明维克多集团复活的\"极光\"系统,核心算法竟源自盛唐宫廷乐师的声律秘术。终极对抗在林雪弹奏《广陵散》最后一个音符时爆发。失传千年的杀伐之音穿透量子加密,指挥中心所有屏幕同时显示西里尔文字\"Ж\"——这是系统自毁的最终确认代码。周剑锋趁机将军刺插入主控终端,手工锻造的刀刃微结构像音叉般将声波能转化为电磁脉冲。\"南极冰盖...\"林雪突然昏厥,她的脑电波频谱自动转换成五线谱。解密数据显示:当声波频率与冰层下金属结构的固有频率形成7.8hz共振时,整个\"极光\"系统将如瓷器般碎裂。马哈茂德用铜壶煮茶产生的水蒸气,在低温中凝结成声波导管,将这个致命频率精确送达目标。当最后一个冰晶音符坠地,战区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静默。量子计算机的最终读数锁定南纬78°23',东经106°54'——冰层下的金属心跳正在逐渐衰竭。而指挥中心墙上,琵琶弦嵌入的冰面正缓缓浮现出《秦王破阵乐》的全本乐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