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69章 回乡烧纸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69章 回乡烧纸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刘翠芬扛着高耸的肚子,照旧出来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儿。

主要是怕不活动开了不好生,自家院儿里走路也特别小心,看见鸡窝旁边四块儿不名物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踢了一脚。

虽说一晚上冻结实了没有味儿,可样子还在。

稀烂稀烂的,让她一阵恶心。

还没吐两口,就觉着一股暖流顺腿淌了下来。

刘翠芬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福平,出来!”

一嗓子喊的整院子人人仰马翻。

留下福安在家照应着石头跟红妞。

杨福平从倒座房里拉出来辆板车,铺上厚厚的褥子,准备拉媳妇去医院。

刘翠芬上了车还犹豫的跟婆婆说:“我都生了俩了,用不着去医院吧。

我听人说,那儿老贵了!”

李水仙推着板车坚定的说:“去,女人生孩子跟过鬼门关差不多。你肚里可是两个呢,想想隔壁林老师家的小三儿,多吓人!”

活生生的案例堵住了刘翠芬的嘴。

好在一行人还算顺利,双胎生的也急,挨到天黑,俩孩子就顺顺当当的落了草。

两个男孩让杨远信乐开了花。

跟杨福平交代:“你媳妇是咱们家的功臣,以后别让我看见你跟人大小声啊!”

杨福平顾不上反驳,正高兴的看着两只红皮小子。

他爹心里存着事儿呢,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就知道。

因为福安的事儿,当时就想着,要是福平生了俩儿子就过继给福安一个,省的以后闭眼了没个香火。

这下好了,生了两个儿子,杨远信觉着,以后真跟大儿子开口,也不是太为难。

添丁进口是个喜事儿,照顾起来确是痛并快乐着。

大年三十晚上,根本不用强调守夜。

除了福安搂着两个侄子侄女睡的雷打不动。

其他人全围着俩孩子转呢。

李水仙恨不得把钱妈给拽回来。

顶着两个黑眼袋,想起来早生这几天的原因就恨的牙痒痒。

对着福平后背就是一巴掌:“谁让你扔鸡窝那的!给翠芬吓的早了小半个月!”

杨福平也冤枉死了,那种埋汰玩意儿,跟鸡窝的味儿更搭啊。

李水仙跟儿子连轴转到大年初一。

突然想起来还有件事儿,还得回老家上坟······

看着一屋子兵荒马乱,杨远信有心今年不回了,可早早的火车票也订好了,当时都想着万一孩子出生的事儿,所以只有他自个儿的车票。

只不过面对着两个能吃能拉的小孙子,心里有些犹豫。

要是不回去吧,又放心不下下面儿的老爷子。

一年到头自个儿又不能承欢膝下,能尽心的也就烧那么两三回的香烛纸钱儿。

大过年的不给塞点儿体己钱下去,说不过去啊。

还有点儿不可明言的小心思,万一老爷子钱不凑手了,再找大孙子要可怎么办。

所以这趟还是得回。

杨远信提着一个小行李箱,一步三回头的去赶车去了。

这下好了,杨福平也被抓起了壮丁,至于石头跟红妞,被救人于危难的吕婶子一手牵一个带家去了。

伺候月子,还有两个小毛头的屎尿布。

一下子盖过了城外偶尔响起的枪炮声。

初一晚上,李水仙终于伸直了躺床上歇会儿的时候,杨远信正深一脚浅一脚的摸黑进村。

火车跑的那叫一个慢,也就比骡车快一点点。

到了县城之后,费劲巴拉的才找到了个驴车,沾了一身草被人捎到村口。

杨远信都做好准备,今儿晚上睡凉炕了。

没成想,老宅还算干净。

还有人贴心的准备了引火的玉米芯子跟足够烧上两三天的柴火。

杨远信从柜子里拿出来被子,自力更生的铺好床,琢磨着估计四叔要憋个大的!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种待遇,他爹都没享受过。

更诡异的在第二天一早。

杨远信还发愁去哪儿对付一顿呢。

结果一开门就看见杨远宏正要敲门,俩人都吓了一跳。

杨远信看了看堂弟手中的饭篮子,里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给自己送的早饭了。

把人让到屋里,杨远信一边吃一边儿盘算,四叔这是准备借多少钱,整这个阵仗,太吓人了!

等到了坟地的时候,好家伙,四叔把俩儿子三个孙子都叫过来了。

这规格,跟老爷子下葬那天一模一样。

杨远信放下心来,虱子多了不愁,真要是个天大的事儿,自个儿也办不了。

中午的酒桌上,杨清河劝了两杯酒之后才开口,估计这套词儿在心里都盘算了小半个月了。

这会儿在自家地盘上,杨清河也没想着遮掩,而是一五一十的把自家的困境给说了出来。

有位贵人,看上了自己的水浇地,想要买下来,自己得识趣。

杨远信点点头,民不与官斗,这事儿前头两个大爷加上老爷子一块儿活过来也没招,换谁都得卖。

然后就继续听四叔跟许愿似的说了一堆事儿,仔细盘算下,好像大概也许,应该能办的成!

杨清河情绪到位了,眼圈发红:“远信啊,你爹走了,四叔这心里跟你爹对你,那是一样一样的。

远宏远逊兄弟俩,跟你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你就当亲兄弟使唤!

我寻思着,咱这离四九城也不远,家里等卖完地也有俩闲钱儿。

既然乡下不好呆,那干脆就搬城里吧。

在你们家左近瞅个房子,能住下我们这一家子就行。

你远宏兄弟倒是愿意接书铺那个营生,可就是老二这,你帮忙寻思寻思,能有个什么去处,妥帖点儿的!

哦对了,咱今儿这菜,就是他炒的,你尝尝,不错吧。”

杨远宏夹了筷子鱼细品,这手艺怎么说的,还凑和吧。

有手艺什么时候都好说。

看着俩堂弟的三个儿子,杨远信问道:“四叔,你光操心儿子,不操心操心孙子,大孙子都成家了,在家里还能干干活,去了城里总不能坐吃山空啊?”

杨清河摆手:“一辈儿人不管一辈儿人,那是他们爹操心的事儿,我能顾上自己儿子就不错了。”

这话说出来,只见三个大孙子还脸上笑眯眯的,半点儿不满都没有。

杨远信总觉着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