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57章 活动结束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57章 活动结束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好在老钱的腰没什么大事儿,去相熟的大夫那儿贴了两贴膏药,第二天又正常来店里开门了。

不过李水仙拿手的老鸭汤只喝了一次,而这种进了出出了进的活儿,杨福平哥俩一直持续了整整五次。

杨福平暗自合计,差不多运出去了四万多斤粮食。

对个小粮店当然不算少,可送到军队里,那就是沧海一粟。

最后两次,杨福平都闻到了一股霉味儿,不知道是从哪儿淘换的陈粮。

反正吃的不是自己,杨福平交代心眼子多的二平,一句话也不能多说。

二平表示,自己就是个锯嘴的葫芦。

再说了,就两个粮店的小伙计,说了也得有人信呐,就是大街上喊,那也是造谣!

卫东家这一趟没少挣,但也一点儿不耽误他继续涨价。

新历8月22日,一大早的,老钱又改价目表。

小孙连头都没抬,老老实实的擦柜台。

等改完了之后,二平小声的念了出来:“······次等大米七百三十元,面六百一十元,小米三百四十元,玉米面二百三十元······”

杨福平一边庆幸自己屯粮的举动,一边发愁这飞涨的物价。

卫东家涨工钱总是迟于涨粮价,要不是守着粮店能买点儿稍微便宜的粮食,这工上的,跟自费差不多了。

小孙还有心思开玩笑:“钱叔,咱这粮价儿直接都抹零了,是不是你嫌找零麻烦?”

老钱推推眼镜,从财务室窗户里探头:“我就是不抹零,你看谁还能拿出来那一毛五分的,印刷厂都不印这么小面值的票子啦!”

杨福平想了下,路上要真碰到一块的纸币,说不得自己还真会捡起来。

上面好赖用的油墨印的,好引火!

说起引火呢,老娘在家抱怨,劈柴也涨价了,一百六一斤,煤球也涨到一百斤两千六。

有传言说,为了赶上物价,印钞一厂的机器都冒烟了两台。

粮价涨的大家伙好像都麻木了,就连小孙都没抱怨两句。

老钱上赶着问,小孙苦笑:“我发愁不发愁都挡不住粮价涨,还费那个功夫干啥!”

估计这种摆烂躺平的人挺多,所以进店的人又少了几个。

小孙跟二平闲的有点儿心里发慌。

毕竟东家不养闲人,要是天天闲着,说不定得清走一个两个。

想下前段时间搬货的时候,福安的出色表现,小孙两个人觉着,说不定走的人就得从自己俩人里面选。

老钱知道这个想法后,笑出一脸菊花:“想啥呢,你以为上个月是一锤子买卖?且不能能够!”

说完这句话,好像失言了一样,任小孙怎么磨,老钱也不愿意解释了。

杨福平跟二平对视一眼,喜忧参半。

喜的是,要是这种事儿成常态的话,东家吃肉大家也能喝口汤。

忧的是,东家掺和进这种事儿里面,不知道能不能得着好。

万一查的话,那就是第一个被抛出来的替罪羊,自己这么些人,应该能够得上炮灰的戏份。

老钱看着店里的四个人,脑子还分成了三种进化程度,顿时有些头疼。

杨福平跟二平属于一点就透的,小孙是那种不掰碎了听不明白的,而杨福安人家早都偷懒去睡觉了,颇为悠闲。

二平拉了下小孙,示意一会儿跟他说,这才解放了老钱。

俩人一边儿嘀咕了几句,小孙脸上先是放松又是发愁。

凑到杨福平跟前求教:“福平哥,你说,这仗还能打多久?”

杨福平看看店里没人,也就多说了两句:“打多久我是算不出来,总之得有一方获胜吧,反正和谈是不用想了。

至少上面儿长官是没和谈的意思,天天炸胡!

要说多长,端看小本子都打了八年,怎么地,也用不了这么久吧。”

小孙满脸抗拒:“八年啊,就是打个折,我都怕我熬不过去!”

老钱安慰道:“没事儿,有东家在,总不至于吃不上饭!”

小孙略略放下心来,老钱向来不说假话,只不过也不说实话。

东家是不会让伙计饿死,估计是奔着累死去的。

涨价刚过一个礼拜,又开始新一轮的搬货。

这回一个骡车也不见了。

每回都是两辆军卡,满负荷超载,粮食的质量隔着袋子都能闻出来。

为了不让店里的粮食给污染了,杨福平把自家日常要卖的千把斤粮食堆在一个角角里,用苇席隔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二平跟小孙也舍得吃饱了,背上一袋袋的粮食袋子把腰都压弯了。

沉默成了这段时间粮店的主旋律。

不过好事儿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新历十一月农历十月初,老钱就高兴的宣布:“今年就这样,咱们正常做生意就行啦。”

小孙恨不得欢呼,真不容易啊。

再这么整下去,他都想去扛大包了,腱子肉都练出来了!

二平也松了一口气,不管是为啥停下来,说明东家能量不够,顶天算是喝了口汤,那自家这段时间进账的钱跟粮食就大概率保住了。

只有杨福安没什么反应,这段时间好吃好喝的供着,隔三差五又活动下筋骨。

这会儿伸着腿给他哥看:“我裤子是不是短啦哥?”

杨福平仔细看看,可不是咋地,不但裤子短了,脚上的鞋也糟蹋的不成样儿了!

肯定的点点头:“福安裤子就是短了,应该是又长个了,让咱妈给看看能不能放放裤腿儿,不行就续上点儿,眼瞅着就要入冬,这裤子也就穿这么两天,续个裤腿不碍事儿。”

杨福安积极提出要求:“别找一个色儿的,不鲜亮!”

杨福平看着这条黑裤子,想想弟弟莫名的爱好——大红色,诡异的放下心来。

家里没有红色的布,最多给补上个蓝的,算了,这些针头线脑的小事儿,还是让他妈操心吧!

拿上最后一次补贴的小米回家,李水仙也松了口气。

这几个月要说俩儿子没挣到钱吧,那二十斤小米都算不错的收入了。

可干的多吃的多,俩人饭量大增,一个月能多出一个人的粮食来。

晚上看着杨福安习惯的摸向第四个窝头,李水仙才明白,自己松气太早。

活是不用干了,可饭量留下来了。

这算是工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