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47章 女中学生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47章 女中学生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这会儿的四九城,最不缺的就是人手。

除了家里添个茅房没有被批准,其他的东西,从正月忙活到阳春三月,基本也都收拾好了。

院里废弃的那口水井,在连着两天泛着油花的白菜熬粉条,跟管饱的玉米面儿窝头的份上,淘井的师傅,生生又给往下挖了三四米。

连砌井壁的砖头,都是两个师傅自己从皇城根下面淘换出来的。

活干的漂漂亮亮的。

当然最后工钱,李水仙也给的高高的!

水澄清之后,比着杨远信早年的记忆里,好像好了不少。

虽说还是涩口,可加白矾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水烧开,倒也勉强也能入口,偶尔真应下急,想来是没什么大碍。

西厢房的地窖,被整整齐齐的码上了二三百斤的腊肉、风鸡、风鸭、腊鱼、甚至于还有两条云腿儿。

实在是南货铺子这回的火腿儿品相太漂亮了,杨福平没忍住,给带回了家。

棺材里的大洋没动,小金鱼花出去了五六根儿。

杨福平倒是没那么大的购物**,从来没有要把地窖装满的想法。

粗略估摸着差不多,就不准备再买了。

折腾完这些个死物,又开始折腾活物。

杨福平给钱妈找了个新活,他从菜市场里买了几只小鸡仔儿,还跟卖菜的约好,每月给几个大子儿,让人帮忙收集点儿菜叶子菜梗子什么的。

桃花灼灼的时候,还活着的七只小鸡仔儿,已经扎出了硬翅,褪去了黄毛。

一只只的是公是母已经不需要掰着腿看了。

于是乎,等到棉袄换夹袄,夹袄换单衣的之后,连着隔壁林老师家也睡不成懒觉了。

每天天蒙蒙亮,就听见三只小公鸡打鸣,带着种有今天没明天的气势。

一视同仁,谁也睡不成懒觉。

只钱妈跟俩孩子除外。

自打公鸡开始上班之后,钱妈每天睡的踏踏实实,再也不用惦记睡过了头的事儿。

至于石头跟红妞俩人,天上打雷都不醒的孩子,三只公鸡这种小场面,丝毫不影响睡眠质量。

鸡窝就搭在西厢房跟倒座房之间的夹道里面。

主要是养鸡太味儿!

李水仙看见小鸡进家的第一天,叹了口气。

随后就积极的开始给小鸡喂食,等到小鸡下第一颗蛋的时候。

半点儿不情愿也看不到了。

在知道农历八月,这三只小公鸡其中一只可以下锅洗热水澡之后,石头也不想着玩儿了,每天跟邻居林老师家的小三儿一起给鸡找蚯蚓,或者小虫子之类的。

是的,林老师家也有样儿学样儿养了三只母鸡一只公鸡。

没养那么多,主要是因为,鸡也要吃粮食,不然长不好。

这年头,人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多余的粮食喂鸡。

李水仙跟儿媳妇说小话:“估计是那什么洋莓果没少挣钱!”

刘翠芬抿嘴一笑,不发表意见。

不管自己还是婆婆,都是打小没下过地的人,摆弄蔬果这活计,有点儿笨手笨脚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家挣钱那真是人家该的,至少吕婶子邀请她去学怎么种的时候,费老大劲才记住,怎么授粉,怎么疏果。

至于什么温度湿度,刘翠芬像听天书一样。

当时正听着的时候,一扭头就看不见婆婆了。

一问才知道,李水仙开启了饭遁模式,借口钱妈不在,她得回家做饭,早早就溜了。

刘翠芬撑到最后,第二天一提问,十句忘了九句半。

这让吕婶子颇为可惜。

这玩意儿就是两家一起种,也根本不愁卖,更何况,数量多了的话,更好跟人谈价!

当时刘翠芬就夸赞:“还得是读过书的人懂的多。”

吕婶子也跟自己现在一样,低头笑了下,然后换了话题。

就是不知道,吕婶子明明也是上过女中的女学生,怎么甘心一直在家待着。

四九城什么事儿都不算新鲜,学校里的老师,报社里写字儿的,商场里卖货的,女人多了去了。

刘翠芬心想,自个儿要有这底子,早出去找个活儿干了。

是的,作为家庭妇女一员的刘翠芬,虽然对现在的生活现状挺满意,可偶尔午夜梦回,也会想象着自己能像个爷们一样,干点儿什么事儿出来。

倒也不是非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想像那些眉眼生动的女人一样,干点儿跟家长里短不相干的事儿。

虽然天一亮,这点儿模糊的念头就被太阳给晒化了。

可这并不能阻拦她看到吕婶子之后念头再次浮现出来。

这会儿刘翠芬手里拿着石头的裤子,跟婆婆一起坐在正房廊下正干着活儿。

淘小子跟小丫头就是不一样,至少红妞就干不出来给膝盖儿磨烂的事儿。

刘翠芬手上找了块儿碎布正在衬着缝裤子,装作无意的问道:“吕婶子,那么大学问,之前没有工作吗?”

李水仙也一愣:“没有吧,林老师一家刚结婚就跟咱们做邻居,我记得秀玲一直都在家操持家务。”

刘翠芬找到颜色相近大小也合适的布块儿之后,开始吸一口气韧针,等线穿过针鼻儿了又问道:“那结婚前呢?我的意思是,吕婶子跟我不一样,人家可是个女学生,就没追求下进步啥的?”

进步这个词儿,还是杨福平念报纸的时候跟媳妇解释的。

在刘翠芬模糊的理解中,凡是打破固有观念发生的,那都叫进步。

李水仙好像今天才意识到这一点一样:“就是啊,我还真不知道,哪天问问秀玲,一肚子学问,就这么窝家里,多可惜啊!”

刘翠芬嫌弃针尖儿有点儿钝了,又在头发上蹭了蹭,随口说道:“说来也奇怪,我进门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过吕婶子回娘家的事儿。”

李水仙又愣了下:“你这么一说,我也纳闷了,头两年我还问过,人家说离的远,不方便回去。

我寻摸这这是家里出了啥事儿,就没再问。

可这十几年过去了,别说是不回娘家了,那也没见过娘家来人啊。

今儿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儿稀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