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32章 羊皮坎肩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32章 羊皮坎肩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光头的元旦贺词,并没有让杨福平哥俩回家的脚步慢上一丝。

自打皇爷被推翻后,各路诸侯烽烟四起,城头变幻大王旗,甚至连个弹丸之地的藩属国都敢大喇喇的发号施令。

这么多年的锤炼下,四九城小老百姓也不傻,对这种明显画饼的说辞,一概抛之脑后。

让咱们信可以,得见实效,吹是没用的!

虽说白天天儿不错,可这太阳一落山之后,温度是一会儿一个样儿。

捂着头上的羊剪绒帽子,杨福平看了眼鼻子发红的弟弟:“明儿把你嫂子给你做好的围巾戴上,还有手捂子,别忘了!”

杨福安没有立马答应下来,低着头有些不很乐意。

没听到回复,杨福平又问了句。

这才听见这小子噘嘴来了句:“我不喜欢围巾的色儿,灰灰的,不好看!”

杨福平无语,有就不错了,这还挑剔上了:“那你喜欢啥色儿?”

杨福安斩钉截铁:“红的,我要跟红妞一样的色儿,喜庆,我以前都是红的!”

看着弟弟冻的跟猴腚似的红脸蛋子,杨福平无奈道:“行,红的,我让你嫂子给你换换!你说你个大老爷们,算了,你高兴就好!”

到家还没来得及提围巾,就见堂屋放了一堆礼品,可没见客人。

杨福平摘下帽子,凑到铸铁炉子跟前烤下手。

农历十二月份,天黑之后,说句夸张点儿的话,滴水成冰也是有的。

杨远信算算月份,开口道:“我记得给你做过一件儿貂皮袄子,这会儿正是穿的时候,让你媳妇给找出来,别冻坏了身子骨。”

杨福平搓搓手:“我年轻,火力壮,真冷到时候了,再加件儿羊皮坎肩就行了。”

杨远信不理解:“那羊皮坎肩你去年不是不乐意穿吗?说是老羊皮的,又沉又窝囊。”

杨福平嘿嘿笑了两声:“没事儿,人家想穿还没有呢。就我跟福安这活儿,羊皮耐造!”

就杨福平那粮店,估计今天卫东家能混上个缎面儿的“九道湾”羊皮袄就算不错了,至于貂皮,那就别想了。

(羊皮分三六九等,最次的是老羊皮,很厚也很重,但防寒、防潮、防风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其次是二皮毛,是宁夏滩羊羔羊出生三十天左右,宰杀之后获取的皮子,经过精细加工称之为“二皮毛”,不仅质地坚韧、柔软丰匀而且非常轻便,毛穗呈现特有的弯曲柔折状,又有“九道弯”之美誉。)

当然,也不是说貂皮就一定比羊皮贵,真碰上宁夏“掏羔子皮”的羊皮袄,别说是貂皮了,直接就能换一院房子。

(掏羔子皮是以前在宁夏地区,有些高手一眼就能分辨出母羊胎里的小羊羔身上毛的长度,是七分、五分、一寸、二寸。等达到一定标准,把母羊的腹部活活剖开,然后把未出世的羊羔皮剥下来,这种皮子是最贵的。一个小羊羔子的皮最大也就一平方尺,做成个成人的大皮袄的尺寸,有多金贵可想而知。)

杨远信转念一想,自己儿子,这是有意识的在装穷啊。

于是哭笑不得:“就咱家这气色,再装也装不像啊。不至于啊,就是真到了新政府,总不能有点儿家底的都不活了吧!”

被点破了之后,杨福平也没多解释,转头看向一桌礼品:“今儿是谁来了吗?”

杨远信见儿子不想多说,也识趣的没有继续说教。

叹口气看着桌上的东西开口:“这不是老东家过来了吗,说是这几年折腾怕了,加上儿子不争气,别的没学会,就学会包戏子抽大烟了。

准备给铺子卖了,带着一大家子人回老家。

今儿过来跟我赔个不是,前段时间儿子跟什么团长的副官抢女人,被抓进去了,全家急的乱投医,所以没顾上我这头。

来的第二个意思,还想着让我跟新东家继续干,省的那些个老主顾都断了往来。

我能答应这个嘛,都不知道接手的是哪路神仙。

我就说不准备再干这一行了。

哎,有这么个败家子儿,我看东家头发都白了一半!”

说完还欣慰的看了看杨福平。

杨福平并不是很乐意跟个五毒俱全的主儿做比较,听这么说,这孙子连福安省心都没有。

于是故意问道:“就这么两个肩膀扛张嘴过来了,红口白牙的光是诉苦?”

杨远信被逗乐了:“都是场面上的人物,就是混的再败梢也不至于脸面都不要了。

东家挺给面儿了,封了二百现大洋。

不算少了,这事儿算是了了,听那意思,过年前赶回老家,以后猴年马月还能再见一次呢。”

说到这里,杨远信自己也有些伤感。

杨福平走过去把拐杖递到手里:“别想了,赶紧吃饭吧,饭菜都快凉了。”

杨远信站起来自己走:“不想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回去也好,至少同乡同族的还能看着那小子,顶好给大烟戒了!”

杨福平觉着他爹想的挺美,开过荤的老虎还能吃素?不可能,道行再深的高僧也做不到。

俩人最后落座,只见杨福安已经围上的红围巾,正跟同样围着红围巾的红妞嘀嘀咕咕呢。

刘翠芬看着是哭笑不得:“好了,红妞,你爹来了,把围巾给娘收起来,吃饭不能戴!”

俩人乖乖的把围巾脱了下来放到嫂子\/娘手里,老老实实的扒起了饭。

过完年就三周岁的红妞,拿着个小木勺子已经不用人喂饭了。

这会儿扶着小碗儿一勺一勺的吃的挺认真。

只有石头时不时的看上眼妹妹。

杨远信问道:“石头过完年都六岁了,等秋天是不是能送学校了?”

石头夹的一筷子鸡蛋都不香了,上学是件儿多恐怖的事儿啊。

隔壁林老师家的小老三,国文不会写,被他妈拿着扫帚疙瘩往屁股上招呼。

于是头低的更狠了点儿,竖着耳朵听他爹怎么回话。

杨福平倒是不着急:“正好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儿,干脆也别让石头疯跑了,爹,你教教他写字儿算了。

六岁了,手腕也硬实了,总不至于握不住笔。”

石头,石头有些想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