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29章 估衣铺子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29章 估衣铺子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杨福平自个儿溜溜达达去上工挣那么两口嚼用。

郭平留在家里为了老哥哥打抱不平。

杨远信力劝兄弟:“左右新历年这事儿也得有个说法,我这伤了腿,东家买卖天天开着张,一天是一天的生意。

不愿意等也是有的,各有各的难处,怎么着面儿上也会糊弄的过去,你又何必上这个火儿呢。”

郭平嗤笑:“大哥是当掌柜的当的日子久了,当成了个裱糊匠脾气。

要真是有其他想法,干脆的给个说法一拍两散也行。

这么不爽利的拖着,可见是有什么小心思。

你放心,我也不做什么过分的事儿。

左右我也算你们半个行内人,敲打敲打,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杨远信面上一团和气,可内里也不是个和气人。

闻言微微一笑不再阻拦,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就是郭平近日不来,自己几十年的人脉累积下来,成不了事儿,还坏不了事儿吗。

石头跑到了隔壁跟林老师家的老三玩儿,钱妈也跟了过去。

嫂子李水仙端着针线筐子坐在廊下做鞋垫儿。

冬日的暖阳从石榴枝子里散落下来,福平媳妇拢着小闺女在树底下踩光影玩儿,

郭平心里久违的平静了下来。

可能是阳光耀眼,也可能是一家和乐。

懒懒的看了会儿,打定主意开了口:“大哥,我有个事儿,想让你帮忙决断下!”

杨远信不解:“你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天天风浪里出没,有什么事儿自己决断不了的?”

郭平开口道:“我寻思着,这新政府也不像个长治久安的样子,万一市面儿上不太平······”

杨远信顿时拦住了郭平的话:“多大个人了,不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这话哪儿说哪了,别因着说顺嘴了,回头出去喝多了带出来一句半句的让人拿住了把柄。

小本子那会儿可不管下面的二狗子怎么斗,可咱们自家人上台,是最看重这个不过了!”

郭平坦然一笑:“也就是在大哥这提了一句,我要是嘴不严,这些年早就没机会开口说话了。”

杨远信示意他继续。

郭平端起盖碗茶杯润了润嗓子:“简短点儿说吧,我也不想天天东奔西走,想着开个铺子,慢慢的转成坐商。”

杨远信问道:“想来要干什么你也想好了吧?”

郭平点头:“说出来大哥别看不上,就在崇文门外大街,近西花市大街附近开个估衣铺子,你觉着怎么样?”

杨远信觉着,不怎么样。

郭平口中的估衣铺子,其实就是卖二手衣服的。

民国六年,闹那场“复辟”的时候,辫帅张某人,把最后一位皇爷又给送回了皇位上,一群遗老遗少赶紧抢前朝的长袍大褂,没几天,这些老古董衣服又都送到了估衣铺子,因为皇爷又退位啦。

皇爷上去下来,净溜达腿儿了,一场闹剧,令人啼笑皆非!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道:“前门外有些铺子的生意大为兴隆。一种是成衣铺,赶制龙旗发卖;一种是卖估衣的,清朝袍褂成了刚封了官的遗老们争购的畅销货……”)

四九城里还有条估衣街,有一首童谣是这么唱的:“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外城的估衣摊多在前门外及天桥一带。有诗云“天桥桥畔夕阳微,尽立摊边唱估衣”,说的就是每天下午三四点钟,逛天桥的百姓多了,卖估衣的就铺一张席子,摊开估衣,大声吆喝的场景。

可一般的估衣铺子,收的这些二手衣服,来源也相当复杂,有当铺里的死当,又家道中落的捧着狐裘雀、雀金裘之流的续上几日的奢靡旧景,也有小职员小官员之流的,淘点儿成色好的二手衣服充个面子,更多的是穷苦百姓,夏天把旧棉衣卖了换两串钱续命。

杨远信明白,如果是这种生意,郭平根本都不会开口。

于是没有出声,等他继续说。

郭平懒洋洋的歪在圈儿椅上,坐不是坐躺不是躺,翘着二郎腿,冲着红妞招手,可惜,手上也没什么零嘴,小闺女不搭理他,闹了个没趣,这才挨着杨远信细细分说。

“大哥,咱们新政府的驻军都在南苑,通州跟德胜门一带。我这铺子做的就是他们的生意。

上面儿的长官咱们不敢去想,可下面这些中下层军官,甚至政府的小官员们,有时候收点儿衣服料子之类的孝敬用不上,肯定想变现啊。

可送当铺太压价,放时间长了又不时兴,咱们就只做这些人的生意。”

杨远信盘算下,要是有门路,倒也是条路子,可驻地离那么远,谁没事儿跑这边来。

郭平解释道:“肯定要开的偏僻点儿,不然大喇喇的开到政府对面儿,那不是打脸吗,就是上面的长官,也都是偷偷摸摸处理那些个烟土美钞之类的。”

杨远信想起儿子回来提到,卫东家靠着妻兄开的当铺,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于是点了点头:“听起来还算不错,只不过你这一口一个咱们,憋着什么坏呢?”

郭平咧嘴乐:“哎呦,我的好大哥,我这几年该奔波还得奔波,轻易闲不下来。

正好你也闲了下来,就想着请您屈尊帮我照看下铺子。”

杨远信连连拒绝:“我不行,我一卖茶叶的,这隔行如搁山,这不瞎胡闹吗,不行不行!”

郭平直接掀了杨远信的老底:“大哥,你这话骗骗别人也就算了,可骗不了兄弟我。

你可是跟着老爷子屁股后面跑到二十出头才改的行,那会你爹跟我爹,干的可不只是生丝买卖,总不能因为绸缎布匹是顺手而为,就能一笔勾销吧。

再说了,福平找媳妇的时候,怎么你不找其他行当的亲家,偏偏就选了个开布坊的?”

郭平可是半点儿面子没给好大哥留,杨远信摇晃着手指头哭笑不得:“你啊,你啊,这张嘴啊!”

可言语间倒是没有否认。

杨远信沉吟下:“这事儿你得让我好好想想,好多年没摸过的行当,也不知道变化有多大。”

郭平不以为然:“这事儿,一通百通,万变不离其宗,我这两天让人给您送来几本儿布样子,您一上手就知道了。除了洋布还算有些花样儿,咱们金贵的还是那些缎子!

至于皮货,这些个小官小吏,还没有那么大面子,真有这种好事儿,我额外请人给掌掌眼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