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147章 兑换新币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147章 兑换新币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整个入城仪式,延续到下午四点多钟才算将将结束。

杨福平沙哑着嗓子,跟三五成群各自返家的群众一样,兴奋的讨论着,感慨着。

福安眼睛亮晶晶的,跟哥哥重重强调:“心里暖暖的!”

杨远逊大力邀请:“今儿去我家喝点儿?”

杨福平高兴归高兴,还是拒绝了:“咱们一个个的破锣嗓子,再喝两盅,明儿就不用说话了!回去好好歇歇吧。”

天儿没亮就踏出家门,走到家天都黑了。

红妞趴在福安背上,已经睡着了。

石头拉着福平的手,也蔫吧了不少。

离家越来越近,心情逐渐平复,那些热血激昂,渐渐埋在了心底。

胡同里留着的几户人家,隔着门都能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

应该今天都出去看游行了。

杨福平敲着门跟石头说:“你娘跟奶奶他们,估计也是刚到家。”

开门的是杨远信,接过福安身上的红妞,就跟招呼着儿子进门:“赶紧洗手吃饭,还有个菜在锅里,一会儿就得!”

福安一马当先去打水。

真的,一天就两个烧饼顶着,福安没闹脾气,也算难得。

家里的老人小孩儿还有女眷没敢跑那么远。

杨远信跟刘老爷子一人扛了个肉墩,跟胡同里其他带着孩子的人家,在广安门看的入城仪式。

比着杨福平爷几个早回来了大半天。

可能是知道今天都饿,李水仙晚饭做的相当丰盛。

福安也绝对捧场,这些天肚里油水足,窝头也就吃上两三个意思意思,今儿晚上一口气吃了四个。

今儿市场上几乎没人有心思做买卖。

李水仙就着家里的存货,做了一盆干豆角木耳炒腊肉,一盆萝卜粉条,一盘冒尖的辣椒鸡蛋,还有家里饭桌上的常客咸菜条儿。

不过年过节的,这饭菜谁看了都得举大拇指。

肚子空空,饭菜可口。

谁都想多吃两口。

做的不少,最后也没剩下。

福安看着大家伙儿都放下筷子,确认没人吃之后,又拿了个窝头,把盆底儿菜汤给沾的干干净净,算是结束了战斗。

然后打了个开心的嗝儿。

这下好了,盘子更好刷了。

收拾完厨房,李水仙问大儿子:“福平,你明儿上工的时候,帮我打听下,那个兑新币是怎么个说法?

今儿等部队进城的时候,听旁边的人在那儿说,军官会发的布告,废止金圆券了,要求换成新币。

还说以后不让花大洋了!”

杨远信眉头一皱:“还换?怎么来来回回都这么整?不过就是支持政府,咱家也没多少金圆券啊!”

福安接话:“有好多!我哥让捡了好多!”

杨福平一拍脑袋,把前些天粮店门口那个不着调老头的事儿给说了一遍。

旧币换新币,稳定市场,这个操作倒是不足为奇。

可消息,杨福平还真没听说。

于是应下来,表示明儿去问问什么情况。

李水仙奇道:“胡保长正是好好表现的时候,怎么这事儿就不积极了?

之前上交金银的时候,家里鸡窝都让他摸一遍,这回倒好。

直接哑巴了!”

胡保长要是听到了,保证奇冤无比。

军管会是2月2号发的布告,可中行是先拿出5000万,在北平城的外围,比如丰台、颐和园这一带先换。

而且实际上的优惠兑换是从2月4日才会开始。

(1949 年 2 月 2 日,军管会发布命令,对工人、职工、劳动者、平民按 1:3 兑换金圆券,限每人兑 500 元,其他人按 1:10兑换,期限从 1949 年 2 月 2 日到 22 日止。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的南汉宸还亲自组织宣传队编写了快板书,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进行宣传。宣传为什么要发行人民币,我们发行人民币跟国民党1948年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有什么不同!)

李水仙今天得到的消息,可比胡保长提前不少。

胡保长认真来说,不算个特别坏的人。

就像时下的保长们一样,上头安排什么,他干什么。

中间夹点儿私货,吃拿卡要什么的,那都不是事儿。

至于说在这片儿欺行霸市,为非作歹。

那倒也够不上。

这是哪儿啊,四九城花儿市大街,路上掉块儿砖砸死俩人,说不定就有一个是哪家长官的穷亲戚。

胡保长犯不着冒那么大风险。

自古死枪打出头鸟,论坏的程度来说,胡保长深谙平庸之道。

可这只是跟同行比。

至于保里的老百姓,就跟李水仙想的一样,这老小子不是个好人!

杨福平听着他娘阴阳怪气就想乐。

今儿也不是干等,东城的西城的凑到一起,聊起来新政府新气象。

也提到了这些个国府留下来的旧官吏怎么处理。

听大家话里的意思,军官会那边传出来的风声,得先甄别,留用一批,教育一批,处理一批。

胡保长,估计能拿个保底。

远的不说,装聋作哑的想让家里的小儿子娶隔壁林老师家的小闺女,那就不会是个好人能想到的法子。

不过提到军官会,杨福平想到个刚留意的消息:“爹,郭叔不是说那个估衣铺子不准备开了嘛,正好你在家没事儿,跟我丈人出去转转,看看市面儿上各个工厂的招工情况。

我听说,这几天都要陆续复工。

但是之前的工人估计不好召回。

之前好多人因着时局不稳都返乡了。

城外的那一部分,好多都参军去了。

估计空缺不少!”

杨远信话是听懂了,可意思没明白:“你干的好好的,怎么想起来这事儿了。

再说了,工厂那活计,你吃的消吗?”

杨福平当着老丈的面儿,不好提及新东家的事儿。

只拍着胸脯说道:“我您还不知道吗,我能算账,会看秤。真就是去了工厂,也不可能去下苦力!”

杨远信知道儿子不会无的放矢,于是点头答应:“行吧,正好街面上也安稳了,你娘要是不用我们俩在家帮忙,那我就出去溜达溜达。

看看新政府新气象!”

李水仙瞪他一眼:“想转就转去,别拿我打擦,顶好你也出去找个活儿去,省的天天在家光动嘴,不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