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145章 大年初一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145章 大年初一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见到林老师在一旁发笑。

杨远信暂停父慈子孝的晨间运动。

摸出来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塞给了林老师家的三个孩子。

林老师也笑眯眯的给福平的几个孩子发红包。

钱不多,是个过年的意思。

几个小的毫不客气,拿到手就商量着要上街买点儿什么。

可林老师家大闺女玉娟反倒推让了好几次。

没俩月都玉娟都要十六啦。

杨远信不容拒绝:“拿着,没成家都是小孩儿!你看福安,年年都有红包呢。”

福安超配合,举起手里的两个红包晃了晃。

咧嘴冲着杨福平乐,人家枕头底下还有刘老爷子给的一个,哥哥给的一个,郭平叔给的一个。

加上手里的,有四个!

想想都开心。

于是大姑娘玉娟,依次接过杨远信,郭平跟刘老爷子的三个红包,都羞红了脸。

杨远信拍拍小三的脑袋:“去跟红妞还有石头玩儿去吧!”

玉娟也跟在身后,省的一群孩子们玩儿上头了再打急眼!

都是看着长大的孩子,不知不觉的跟个小树似的也亭亭玉立了。

大孩子都跑远了,最后还跟着两个没跟上的小不点儿。

刘老爷子不住的招呼:“慢点儿慢点儿!等等姥爷!”

福安不用人安排,自觉的也跟了上去。

杨远信看着几个孩子出去撒欢,问林老师:“玉娟这孩子,你们两口子是怎么打算的?”

林老师应该是跟媳妇商量过:“这个岁数,继续上学呗。

咱们总比那些个吃了今天没明天的人家好点儿,且用不上把闺女早早送出去收份儿彩礼!”

杨远信听着这话说的难听,看了他两眼:“今天可是大年初一,怎么来我这跟吃枪药一样?”

林老师笑容僵硬了一下,叹口气:“嗨,就是碰到个糊涂人,说了两句到三不着两胡话。

前些年家里情况不好,孩子懂事儿,退学了也没怪爹娘。

这几年缓过来了,刚上完高小,去年又顺当考上了女中,我怎么可能让她早早的嫁人生子呢。

我自己就是念过书的,岂不知念书明智明理,是件大好事儿。”

杨远信颔首:“你自个儿心里有数就行!”

大孩子

玉娟这岁数不大不小,生的白白净净,身材高挑。

没做过粗活儿,家里爹娘也正干。

念过几年书,又没有念的太深。

对上敬爱父母,对下友善兄弟。

有些人家,就喜欢这种带点儿老派的闺女。

比如胡保长!

林老师想不通他是怎么舔着脸给自家那个死了媳妇带两个闺女,三十多的小儿子上门来提亲的。

口口声声街坊邻居,知根知底。

那就意味着你知道我闺女什么样的人,我也知道你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呐!

于是只好客客气气的给推拒了,说是闺女年纪小,还在上学。

这几年都不考虑婚姻大事。

再怎么客气,看样子也是已然把人得罪了。

林老师忍不住纳闷的问道:“新政府是怎么想的,这还没正式进城呢,胡保长可是代表咱们这一片儿开了几次会了!

有什么消息都是他传达。

俗话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刺史。

上头变了,下面不变,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

杨远信安慰道:“你也说了,这是新旧交接的时候,暂时用用他们可以,真要混进新政府,这话就有些牵强了。

我听说,留用不留用,留用谁,都得甄别呢。

说的还会抽几个人问问意见!”

林老师半信半疑:“真的?”

郭平借着俩人说话的工夫,已经收拾妥当了。

正要告辞,听见了俩人后半截对话。

于是接过话茬,斩钉截铁道:“你放心,比真金还真。

那啥,大哥,我得回家准备点儿东西串亲戚去!”

杨远信更奇怪了:“你还有能串门的亲戚?”

郭平爹娘没了之后,分家的时候跟哥嫂闹的不怎么愉快。

差不多约等于老死不相往来吧。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话,让郭平还有些小小的羞涩:“嗨,这不是有人给介绍个对象吗,处着还行,过年去家转转,要是那边没啥意见,紧接着就说结婚的事儿啦!”

这下林老师也放弃追问,赶紧恭喜!

真不容易啊,郭平就比杨福平大了八岁。

今年眼瞅着奔着三十六,这个岁数,有性急的人家,儿子都抱上儿子了!

杨远信一张嘴就被打断了,郭平张嘴道:“哥,你先别问,等我事儿定了肯定跟你说,你还得帮我上门提亲呢!”

行吧行吧,就是亲哥俩,也不乐意听人点评自家媳妇呢。

杨远信想着,郭平这回二婚,应该不会看走眼了。

郭平提着李水仙给他收拾好的东西。

准备去讨未来老丈人的欢心。

杨远信安排福平:“走吧,去你四爷家转一圈去!”

爷俩安步当车,溜达着就去了。

比着之前来回一天的路程,这开始近多了。

到了不用敲门,福平四爷家的大门,还是敞开着呢!

院子里比着杨远信家热闹多了。

大年初一,老二杨远逊也带着妻儿上门拜年。

一屋子的孝子贤孙,杨清河老爷子笑的合不拢嘴。

堂屋里当中几个蒲团,老爷子正坐着看儿孙叩头。

杨远信跟杨福平也不含糊,上来就是三个磕到地的头。

起身后福平解释道:“四爷,家里孩子出去玩儿了,一会儿让福安带着过来给您拜年。”

杨清文不挑理:“嗨,大过年的,孩子哪有不贪玩儿的。

等回来的时候看看四爷就行,四爷等着掏红包呐!”

杨清文老爷子拉着杨远信的手追忆起了往昔。

杨福平被二堂叔杨远逊拉到一边儿问消息:“刚刚我进门之前,碰到了胡保长。

他说新政府已经开始接管城防了,正式的入城仪式得等到初六。

你知道这事儿吗?”

福平点头,心想我怎么不知道呢,我还用俯瞰的视角见过行进路线呢。

(入城部队由前门向东进入东交民巷,经崇文门内大街、东单、东四、北新桥至太平仓,与另一路从西直门入城的部队汇合,再折向南行,经西四、西单、西长安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最后由广安门出城。)

杨远逊激动道:“东交民巷啊!咱们要不要去看看!那可是洋人的地盘!”

杨福平不爱听:“都解放了,洋人也不能老呆咱们家里,该回哪儿回哪儿去!”

杨远逊感慨:“我听胡保长说的时候都不敢信,东交民巷,那可是中国人止步的地方,不管谁占了四九城,都一样!

没想到这回不行,还必须从那儿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