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58章 周年祭祀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58章 周年祭祀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比46年冬天来的更早的是老爷子的周年。

杨福平连着弟弟的假一起请,得回顺义老家给老爷子过周年。

这回回去,比着上次回去从容了挺多。

杨远信倒是想坐火车,被李水仙给制止了。

别说火车不一定这两天有,即便有,到了县城还得再雇车往村里去,何必呢。

于是杨福平熟门熟路的去租了一辆骡车。

紧紧凑凑的也能坐下。

上回回来,杨远信跟儿子就反省,肯定是一家子整了两辆马车,让本家亲戚看到眼里,觉着在城里挣到大钱了,才沾上那个小寡妇。

这回把钱妈留下,一家人挤挤还暖和。

选骡车的时候,杨福平没选最新的那辆,反倒选了辆里面宽敞点儿,但是车厢带补丁的那种。

出了城之后,杨福平觉着,自己这个选择不错。

从四九城到顺义这几十里路,看到了好几个倒在路边儿的人影。

一路提心吊胆,终于平安进了村。

杨远信跟他四叔碰面后,才庆幸香烛纸钱酒水跟贡品都带着。

杨清河估摸着侄子一家这两天就得回来,于是早早打发家里女眷给三哥家的老宅大概收拾了下。

晚上又带着俩儿子拿着点儿萝卜白菜送过来,顺势留下来吃了顿便饭。

李水仙只好跟村里人换了几个鸡蛋,一块儿腊肉,也算凑合出来了桌席面。

一年不见,杨清河看着老相了不少,三杯酒一下肚子,老泪纵横:“还得是你爹有远见进了城,村里这日子,现如今是真不好过!”

这话说的杨远信不好接,他爹进城,那是多久远的事儿了,当年也想过拉拔下自己兄弟。

可人家不干啊,自个儿在村里是大姓,三哥起势后,家里买的地也多,别看是乡下人,可地都没怎么下过。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去城里看人眼色的事儿,杨清河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拒绝了。

几十年过去了,又拿这说事儿,有些没意思。

眼看杨远信不接茬,杨清河家的老大杨远宏有眼色,放下筷子跟堂哥解释道:“远信哥,你这年把没回来还不知道呢,今年夏粮刚收,县里就下来人说啦,“秋征”要加税。

然后秋粮一下来,加的不是一般的多。”

杨远信筷子一停看向自己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堂弟。

自打报纸上登了果党跟红党打仗的事儿之后,杨远信当时就想到了会加税,可是得加到什么样子,才能让四叔心疼的哭出来呢!

杨远宏叹口气,捡了颗花生米塞进嘴里,嘴里含糊的继续说道:“打从民国三十一年起,咱们县就开始田赋征实(直接收粮食),各种税费算上,差不多也就四六开的样子。

可今年不一样,除了田赋外,各种附加都涨了,还有县里打着“军需”“戡乱”的名义收的粮食,粗粗一算,倒个个儿都不止。

村里好几户之前佃地种的人家,觉着挣不够嚼用,都去城里拉洋车啦。”

杨远信心想,倒个个儿的话,那就是辛苦一年还剩下三成到四成的样子,不对,如果是佃出去的话,佃户也得吃饭。

一亩地约莫四斗粮食,租金最少一斗,税交上两斗半,剩下还不一定到半斗。

这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这么一算的话,那就要么佃户饿死,要么主家吃亏

杨远信觉着,自个儿这个四叔,应该没有要吃亏的意思。

可这些事儿跟自己说,好像也帮不了什么忙吧。

杨远信开口问道:“四叔,您说这话的意思是?”

杨清河借酒遮脸:“我想着,你在城里人头熟,能不能找个当官的人家,咱们把田挂在他名下也行。

给咱家种地的都是一个村里的,看着也不落忍,

可不减租吧,人家要饿死,减租吧,我得饿死。

左右为难啊。”

杨远信就呵呵了。

自己在四九城就算有门路,那也是县官不如现管。

远的不说,四叔家的老二的大舅子,现如今就在县里财政科当干事,这事儿托给他不比托给自己省事儿。

于是杨远信只推脱:“我要是有那本事,我不早早的把地挂出去了,再说了,我那十来亩地,在人家当官儿的眼里,还不够眼皮子夹一下呢。”

这话说的倒也是,可杨清河家不是啊。

当年杨清文老爷子扑腾了好几年的收益,全换成了老杨家的大几十亩地。

父母在不分家,眼看着这个老三要高飞,家里老俩硬是压着把大半的地留给了身边的三个儿子,说是以后养老不用杨清文操心,族里做的见证。

这事儿,杨清文一点儿没瞒着大儿子,他当时想着,扔出去点儿甜头,三个兄弟占着便宜,也能尽心的奉养老人。

都是有小家的人了,谁还能把家底亮给兄弟吗。

杨远信记得,当时他爹说这话的时候,笑眯眯的看着他娘,老太太当时都笑出了几分羞涩。

现在想想都肉麻的打了个哆嗦。

杨清河车轱辘话来回说了几趟,失望的发现自己这个好大侄没啥指望,刚刚还吓的缩脖子,于是开口换个话题:“你爹明儿周年是不准备大办啦?”

杨远信也愁眉不展:“不办啦,我这回回来,就准备带着一家老小,去我爹坟头烧点纸上个供。

四叔你不知道,城里也不比乡下好过到哪儿,我年前摔断腿了,茶庄的差事让人给辞啦。

现如今找了个故旧人家开的估衣铺子帮忙,家里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这话一说,杨清河眉眼都展开了三分。

把眼前的酒盅喝干净后往前一推:“哎呀,上回你回来那会儿我就想说了,就那么几个人还整两辆马车,带着老妈子,你手也太松了。

这经着事儿了,就踏实多了,咱庄户人家出身,该俭省还得俭省。

你爹不在了,我就多这么两句嘴,远信啊,你也别多心。

那啥,既然你明天得早起上坟,咱爷们就不多喝了,你们早点儿歇着,我就先回了。”

杨远信虚心接受,把四叔爷仨送出了门外。

至于那些个酒话,哪说哪了,晚上连给媳妇学的想法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