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692章 哪房负担最重(2)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692章 哪房负担最重(2)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知道,十年前,三房夫妻俩就去广城打工了,在工厂包吃包住的情况下,刨除必备的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花费,再扣掉工厂生意不景气,订单不是很多的淡季那几个月,相当于,每年他们最少都能攒下六万元钱!十年,可不就是六十万?!

在他们去广城的第三年,过年的时候,就曾回家过,并且,在年后,就带着娘家和村里十来个人又去广城打工了。这些年,那些人家,谁家里没修起楼房?屋里屋外一应装修摆设,在精致中又透露出点点奢华?

可见,倘若,那一年,邓秀珍也跟着他们去了广城,旁的家里生活环境等改变都先不说,单是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俩,能在展现各自天赋后,及时得到市里甚至省里名师的培养这一点,就已经足矣!

毕竟,自古以来,就有“寒门难出贵子”“江郎才尽”的说法。

若非,中考后,林初夏突然醒悟,懂得用自己在写作和书画方面的天赋赚钱的同时,带动起“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熊孩子林浩宇,蜕去那些不着调的叛逆固执举动,而慢慢地沉甸下来,并也跟着展现了自己在作文和体育上面的天赋,老林家的下一代,可不就毁了?

偏偏,这还不是天意,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人为”。

中考前,林初夏所在的镇初中,就有美院退休返聘的老教授开班授课,学费不到两百,却能让一个从小学到初中只上过美术课,从没去少年班参加过和绘画有关的培训,纯粹仗着自己兴趣和天赋自学的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参加艺考时,让他们顺利地通过美术学校和相应专业的面试。

那是镇初中第一批,尝试性质的美术考前培训班,最终,通过率达到百分百,成果喜人。也正因此,接下来,镇初中的毕业班学生们,除了正规的高中和普通中专中师和职高这几个选择外,还多了一个艺校的选择。

当时,邓秀珍是怎么说的?

——读卫校,毕业后,能当医生和护士;读财会,毕业后,能当会计和出纳;读师范,毕业后,能当教师,但是,学画画,毕业后,能做什么?别花了四年时间,又掏空家里辛苦十来年才攒下来的家底,到头来,连份最普通的工作都找不着,那才是哭都找不着地儿!

只可恨,不论是邓秀珍这个当妈的,再或者林爱国这个当爸的,又或者林初夏这个当事人,有一个算一个地没想到就此事,来寻求“人老成精”的两老帮助!

只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林初夏就被耽搁了啊!

想想看,倘若,中考后,林初夏没有突发其想地跑去市里,参加南山中学的入学测试,那么,她肯定会在收到卫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就被满腹兴奋和激动的长房夫妻俩给联手送到学校去了。

一旦,林初夏踏入卫校的大门,那么,接下来四年时间里,论起学习实验这两样的忙碌和辛苦劲儿,和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没两样,哪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写作和画画?

而,自古以来,就有“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说法。即使,在学习的间隙,林初夏并没有随意浪费甚至虚度光阴,但是,涉及到艺术的知识,哪一样不是几天没练习就生疏了的呢?否则,又怎会有“江郎才尽”的说法?

此刻的林爷爷并不知道,上一世,他的这些担忧全部成真了。否则,眼下的他,就不会一边气愤林爱国和邓秀珍这对夫妻的愚蠢做法,一边又在暗自庆幸林初夏在关键时刻的英明抉择,而是会在忍无可忍之下,拍案而起,接着,拽着林二爷的胳膊,两老就一起杀向长房。

“大哥,你……”

林二爷长叹了口气,如果说,年轻的时候,他曾因为家里老婆子的絮叨和婆媳之间的争吵,而不止一次地羡慕过生下幺儿就去了,虽然掏家了家底子,却也一室清净的林爷爷家,那么,等到年纪大了后,他就对林爷爷生出浓浓的同情和怜悯来了。

那感觉,怎么说呢?如果说,林二爷是先苦后甜,那么,林爷爷就是典型的先甜后苦。

瞅瞅,就如眼下,并没经历过婆媳争执的林爷爷,完全不知道女人是这世间最不讲理的动物。

所谓的理智,完全没法控制住情感。

就如邓秀珍和王容两妯娌,为什么会因为一些在他们这些男人看来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闹到翻脸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不就是因为女人家特有的小心眼,和偶尔莫名的固执,或者,也可以说是偏执嘛!

“老大和老三家,孩子都长大、懂事了,也有孝心,以后只会越过越好。”

“也就老四。”说到这儿时,林二爷又是一叹,“三十好几的人,还没个正形。好不容易结婚了,结果,又得给别后爸。真以为,后妈不好做,后爸就好做了?你看着吧,就那两个闺女,往后,不按照初夏的待遇来培养都不行。”

“那不可能!”

林爷爷想也不想地回答道,在外人看来,林初夏的待遇,实在算不上太好,但是,别说在村里,就是整个乡镇,林初夏的待遇都是令人羡慕的。

简单地来说,在大部分人重男轻女的情况下,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更没嘴甜哄人技能的林初夏,凭着自己实打实的学习成绩和书画方面的才能,而轻轻松松就碾压林浩宇这个原本应该受到长房甚至整个林家人重视的长子。

而,这一切,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即使,外人不太瞧得起在乡政府做了十来年临时工,一直没挪窝不说,连工资都没加多少的林爱国,但是,不得不说,别说在村里,就是乡镇上,林爱国的名字说出去,也是很有几分“人的名,树的影”效果。

就连邓秀珍,虽然是家庭主妇,但是,前些年,也在乡上开了一家杂货铺,每个月虽说赚不了多少钱,赚够一家的生活花用的钱,却也是没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