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63章 暗地里挑事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63章 暗地里挑事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然而,这头,林初夏才和林浩宇对好“口供”,摩拳擦掌地准备应付来自于林爱国和邓秀珍的360°无死角式的询问,或者,应该说是盘问?那头,姐弟俩才踏入家门,迎面而来的却是一句直击灵魂深处的质问。

“初夏,你的通知书怎么还没到?”

“可能是路上耽搁了?”

林初夏抬头,看向坐在那儿,吃着花生,喝着小酒,在听到屋外传来的脚步声,见到是她后,立刻就将手里的小说书丢到一旁,一幅“来者不善”气势汹汹模样的林爱国,脸色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细看的话,还能发现她越发地冷静淡然了。

倒是落后一步的林浩宇,在这样诡异的气氛里,不由自主地抖了抖身体,难掩担忧地看了眼林初夏,然后,就深深地垂下头去。

——并不是单纯地畏惧和害怕,而是深切地明白如今才13岁,阅历和见识都淡白又浅薄的他,不论是对上林爱国,抑或是邓秀珍,都是分分钟就被秒杀的命。

这种情况下,他哪能上赶着给林初夏“添乱”呢?

是的,因为今天“南山中学”一行这件事,让林浩宇认定了这样一个事实:隔三差五就去市里的林初夏,早就“劫”了自己那份通知书!

得亏,林初夏并没有点亮“读心术”的技能,否则,知道了林浩宇心里竟然是这样想自己的,还真难说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浩宇会经历何等凄苦又悲凉,“让人见者落泪,闻者伤心的”的生活。

而,现在嘛?

在林浩宇下意识耷拉着脑袋,缩着肩膀,躲到自己身后的时候,林初夏也下意识地上前几步,将林浩宇遮了个严严实实,嘴里则补充道:“我听说,这次市里,总共有差不多五万人报名参加中考。”

“第一批次录取的是国家级中专,第二批次是省级中专,第三批次是副省级中专和重点高中。这其中,第一批录取统招生,第二批才录取委培生。”

说到这儿时,林初夏特意摊手,耸肩,脸上浮现一抹无奈。

“爸,虽然,我这次中考发挥超常,但,就算我考到全校前三名,在全县甚至全市考生中,也排不到前一百名。”

“你给我填的第一志愿是国家级中专,第二志愿是省级中专,但,国家级中专在全市录取率有多低,你知道吗?低到只有2%,而且,国家级中专只有统招生,没有委培生的说法。所以,我就只能等第二志愿的录取通知书。”

“你也知道,各大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都是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填写本校的考生。等按照成绩高低先后录取完,发现名额不够的时候,才会考虑第二志愿的考生。这一来一回,就又会拖延一段时间……”

洋洋洒洒地解释了一通后,眼见着林爱国脸上的晦涩和阴郁之气褪去,又恢复到平日里的严肃刻板模样后,林初夏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砰”的一声落回原地,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下来,脸上却并不显露分毫,就连问出来的话,也带上了几分漫不经心。

“爸,你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件事来了?”

上一世,直到八月中旬,林初夏才收到录取通知。因此,在眼下才八月初的情况下,她是一点也不着急的。尤其,这一世,她还准备读高中。

不过,这并不代表林初夏在明知林爱国莫名冲自己发泄心里憋屈愤怒等情绪的时候,能继续忍耐下去,而不准备揪出幕后黑手。

“你那么多同学,随便打个电话问问,不就清楚了?”

林爱国:“……”能说,他一时心急,忘记这回事了吗?当然不能。

因此,在林初夏那疑惑不解的目光里,林爱国继续板着一张脸,没有吭声。

而,在此之前,劝了林爱国,却没劝住,又被迫忍了很久,终于忍到林初夏回家,三言两语就将这件事解决掉的邓秀珍,不再按下满腹的气怒,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

“还不是云芳,今天突然跑过来问你们去市里,是不是去问录取通知书的?说她已经拿到通知书了,还是统招生,学费特别少,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又说看你这情况,估计只能走委培,砸那么多钱下去,还不如复读一年,再重新去考……”

“云芳”这两个字,邓秀珍特意加重了几分语气,带着满腹的不愤和恼怒。

尤其,一想到因为云芳的“横插一杠”举动,令自家店里的头花生意不像以前那样好,而,未来更可能会一落千丈,偏偏,云芳这个仗了徐家的势,夺了林初夏辛苦琢磨出来的头花图样的女孩子,还一脸纯然又无辜地跑到自家来搞事,就让邓秀珍气不打一处来。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林爱国他竟然还信了!

瞅瞅,眼下,听到“云芳”的名字,林爱国的脸色就越发地严肃,刚才那些消失的晦涩和阴郁之气,也再次出现在他的身上。

“听云芳说,前几天,她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就告诉你这个消息了。当时,你还跟她道喜过,这件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爸,你每天那么忙,我哪会拿这种小事打扰你。”

林初夏一脸的坦荡,全然不受林爱国身上气势的影响。

“再说了,她报的中师,我报的中专,我俩报的学校不一样,录取方式也不一样,她的情况对我来说,根本就没有参考的价值。”

林爱国越发地不悦:“这种关系到你能不能继续读书的事,你都觉得是小事,那我问你,什么事才能称得上是大事?”

“发家致富”这四个字,在林初夏喉旁打了个转,最终,还是被她咽下肚。

“爸,我参加过会考,又有中考成绩在手,就算真失手了,也能去卢水中学读书的。”

“那能比吗?”林爱国一脸的不赞同,“卫校毕业后,就能分到大医院,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你就只能回家种田!”

确实,九十年代初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参加高考,而是必需先参加省内预考,达到规定的分数后,才有参加高考的资格。直到99年大学扩招,又过了十来年后,大学的门槛才低到“人人都能上学”的程度。

简单地来说,这个时候的高考,那还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连重点中学都只有三成偏下的升学率,就更不用说普通中学了,一年能出一个大学生,就已经是让学校师生放鞭炮挂红布庆祝的一件大事。

相当于一百来个参加过预考的考生中,只有不到四十个人能考上。平均下来,相当于一个高三班五十人,只有十人能考上本科和大专,剩下的四十人,要么复读,要么就只能找其它的出路,没有第三个选择。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