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567章 曾娟的劝说(2)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567章 曾娟的劝说(2)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的人家,对着自家闺女,喊打喊骂不说。条件好一些的,就送去读几年书,识得几个字,出门不会睁眼瞎,一不小心就被人拐卖了,就行。

然后呢?

再养上几年,要么,就让她们出去打工,赚钱回家养男娃,要么,就本着“奇货可居“的心态,挑挑捡捡一番,找一家彩礼给的最多的人家嫁出去,再用这彩礼给自家儿子娶媳妇。

曾家,也是这样的人家。

唯一的不同,就是曾娟不像周围那些被洗脑,早早就认命的女孩儿,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抗争,得到了读书认字的机会,并且,一路从小学顺利地读到初中。

只是,在拿到初中毕业证后,任凭她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员”的计策,父母都不同意她再继续读下去。并且,毫不犹豫地找了媒人,帮她安排相亲事宜来。

当时,父母长辈们是怎样说的?说她已经20岁了,是个大姑娘了,谁家这个年纪的姑娘还在读书,没嫁人的?甚至,说句不好听的,都不像十六七岁的姑娘一样好找人家,得放宽条件,考虑大龄和二婚男了。

接着,又用亲戚和左邻右舍家十六七岁就摆酒,如今,大娃已经两三岁,肚里又揣了个娃,生活特别幸福的女孩儿做对比。

当时,她那颗心,拔凉拔凉的。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她都想痛诉父母,明明学校里有比她年纪还要大,成绩比她还要差的男娃,凭什么,对方都能读高中,考大学,她就不行?就因为她是女娃吗?可是,性别的差异,是她能选择的吗?

再说了,谁说女娃就不孝顺了?周围人家里,那些举全家之力供养男娃的人家,到头来,男娃就没一个孝顺的,唯有被压榨的女娃,才是从头到尾都孝顺体贴的。就算嫁了人,也会想方设法地补贴娘家。

退一步来说,是她想20岁才读初三的吗?

明明,早在五六岁的时候,她就哭闹着要上学,甚至,为此,还绞尽脑汁,又许下许多承诺。

比如说,回到家后,就会做洗碗、扫地和割猪草之类,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又比如说,周六周日做完活后,会去捡玻璃瓶和报纸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后,送到废品厂,赚来的钱用来交学费……

偏偏,父母一直不答应,让她留在家里带弟妹,直到11岁的时候,才在她找来村长等长辈签下一系列“卖身”条款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了。

为此,不论是父母,再或者是爷奶,以及叔婶们,都看她不顺眼,觉得她将老曾家的面子送到别人脚下,去任由对方肆意践踏。

那之后,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她经历了多少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艰辛磨难,她已经不想去回忆了,那样的日子,真真是当得起“泡在苦水里”这个评价。

毕竟,这世上,伤人最深的,莫过于亲友,尤其,和自己有着最直系亲缘关系的亲人。

很多时候,她都会忍不住地想,如果,她也和林初夏等女孩儿一样,早在五六岁就开始读书了,那么,凭着她在学习上面的天赋,20岁的她,早就高中毕业,不论是出去打工,再或者就近找份工作,都好过初中毕业,这不上不下,不尴不尬的学历。

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最令她不能接受的,就是她的初中文凭,在十里八乡的相亲市场里,不仅没能提升她的身价,反还令她莫名地跌份了。

那些人是怎么说的?

女孩子家家,就是不能读太多书。读多了,心就野了,就不想嫁人了。退一步来说,就算嫁人了,也不会愿意安稳过日子,很容易就将婆家搅得天翻地覆,之后,就会扯出类似“没共同语言,三观不同”这样的借口而提出离婚。

偏偏,这样的女娃,因为读书识字,家里家外一把抓,娘家要彩礼的时候,又会“狮子大开口”。

那么,一旦离婚了,对他们这些“脸朝黄土背朝天”,攒了大半辈子,才攒下一些家底,结果,却因为娶媳妇而掏空家底不说,甚至,还因为那高昂的彩礼,而被迫借了许多外债的农家人来说,可不就是“鸡飞蛋打”?

所以,何必呢?

于是,就这般,曾娟的相亲之路变得无比的坎坷曲折。尤其,在初中毕业后,曾娟曾采用绝食之类的手段逼迫父母同意她继续读书,更曾在被父母的安排下,被哥姐们押着相了好几次亲,都想法子破坏掉之后。

这世上,向来是“纸包不住火”的,在没什么娱乐的农村,往往是村尾那家的热闹事情,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就传遍整个村子不说,还以村子为中心点往四周辐射状地蔓延开去,曾娟家的这些闹剧,也不例外。

吵吵嚷嚷,打打闹闹间,就这样,又过去了三年。

转眼,曾娟已经23岁了。这个年纪,在农村,那是真不好说亲事。

或者,可以这样说,当初,20岁的曾娟,相当于后世的剩女,连条件相当人家都不用想了,就更不用说像正处于最佳年华的少女一样做着“麻雀变凤凰”的美梦,成日里琢磨着高嫁。

这时的曾娟,媒人说亲的时候,也会偏向于28岁以上的大龄未婚男,或者二婚无娃男。当然,不论哪一种,最基本的一条,都是镇上或县城人,有着一份不温不火,却能保证自己和小家过着安稳生活的工作。

23岁得曾娟呢?因为相看的次数太多,即使最开始,是不愿意嫁人下有意为之的“破坏”行为,但是,不论在媒人眼里,抑或是在外人眼里,都是读书读多了,心大了,像当年的知青一样,追求所谓的共同理想和梦想,而眼光高着呢!

虽然,那时相亲靠媒人,但是,老话常说“宁信世上有鬼,不信媒婆一张嘴”,可见,即便曾家给媒人送再多的钱礼,在得知曾娟的情况后,男方家依然会想方设法地打听曾家和曾娟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