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426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林初夏:“……”

刚睡醒,从床上跳下来,还没来得及洗漱时,她就是有些茫然,又咋的?

指望谁都跟某些强人一样,即便睡着了,也依然保持着绝对的清醒,只要身旁有什么动静,就能立刻睁开眼睛,锐利的视线毫不犹豫地怼上去?

不吹不黑地说一句,她确实能做到,但是,何必呢?

不论是校园,抑或是职场,只要不是从事某些特殊工作,那么,就没必要将自己整得跟个弹簧似的,一直紧绷着。

即便,其实,她在系统空间里学习,身体也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的极度放松,但是,身为一个“普通人”,哪能脱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日常呢?

“你竟然不知道?天啦,你不是班长吗?他们要请假,不得跟你说一声……”

“你这消息挺灵通的啊!”林初夏上前一步,拍拍于丽玲的肩膀,笑着夸赞道,“加油!”

于丽玲:“……”

这感觉,咋那么诡异?

就像是领导面对聪明又勤劳肯干的忠心下属时,做出来的一种宽慰人心,进而激励人上进的举动般。

看似在领导面前露了脸,一点点地,就能慢慢刷足存在感,成为领导倚重的左臂右膀般存在。实际上,除非天降红雨,再或者真遇到贵人,否则,只怕一辈子到头,在领导心里依然处于一种见面熟,甚至见过就忘的状态。

等等……

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重点是林初夏竟然拿她和钱玫比?这是看不起谁呢?

钱玫那人,说好听些是“江湖百晓生”,说难听些就是“长舌妇”,放在古代分分钟就毁人无数,死后下地狱的那种!

“他们为什么请假?”

张莎看看林初夏,再看看于丽玲,总觉得这一刻,两人之间萦绕着一股奇怪的氛围,让她不敢发出任何动静。

不过,这样奇怪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于是,在满腹好奇的控制下,她顺从自己心底深处的蠢蠢欲动的感觉,径直问了出来。

于丽玲给了张莎一个赞赏的眼神,只觉得这一刻的张莎,看着特别地顺眼。

果然,老话说的对,这人嘛,只要用得好了,就算是傻白甜,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强大的作用。

瞅瞅,眼下,不就如此?

“难道,他们准备跟刘老师‘负荆请罪’?”

张莎喃喃自语道,脑海里跟着浮现出另一个不那么靠谱的猜测:跟自家爸妈一起,去给戴老师送礼的同时,也涕泪俱下地说出早就准备好的“悔过自新”的话语,以便激起戴老师心底最后那抹怜悯。

毕竟,做老师的,谁没个“桃李满天下”的梦想?谁又会拒绝一心向学,浪子回头的坏学生呢?

尤其,这所谓的坏学生,当年,也是凭真本事考进来的。

只不过,这大半年来,不知道是不习惯南山中学的封闭式管理;又或者不适应实验班那精益求精的快速却又精简的教学方式;再或者,单纯地受到了刘小梅这个坏女孩的蛊惑,在短短一两个月内,成绩一降再降。

但是,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当年,他们能通过南山中学的分班考试,被分到实验班,显然,他们的基础打得很好,那么,想要补回这两个月的课程,绝对不像差生逆袭成学霸那样,有着天堑般的差距。

那么,此刻,再次成为321宿舍话题焦点的李松林和郑彬两人,又在哪里呢?

刘老师家里。

不仅仅因为,一切的源头,就在刘老师的英语课上,也因为刘老师的校长母亲身份。

那么,原本,可以直接找上刘老师、戴老师和刘校长等领导的两家父母,为什么会突发奇想地带上两人?

要知道,人嘛,总是要脸面的,否则,就不会有“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的说法了。

尤其,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就越放不下身段,做出些伏小做低的事情来。

即便,在面对比自家更有权势的大佬们时,也大多会处于一种不卑不亢,不,应该说是谄媚逢迎、夸赞敬仰的话,也都恰到好处,发自肺腑般。

往往,这样的人,都不愿意让家人,尤其,自己的儿女们,知晓在家人亲友面前腰杆挺得特别直,说话也特别有气势和魄力的自己,面对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人低头哈腰的场景。

现在,两家父母所做的,说到底,不过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两人受到触动了吗?

当然。

再憨厚愚蠢的人,在看见父母因为自己闯下的祸事,而苦着一张脸,低头哈腰地跟人赔礼道歉时,都会脸红脖子粗,在无尽的愧疚和懊恼等情绪折磨下,只恨不能地面突然裂开一条大缝,那么,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跳进去,将自己深深掩埋。

李松林和郑彬两人,也不例外。

甚至,因为两人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亲友邻里乡亲们炫耀显摆的对象,面对这种开天辟地般头一遭,往常只属于坏学生才会遇到的情况时,更会忍不住地忏悔起来。

就拿李松林来说,打小就在子弟学校读书,即便,子弟学校里的学生,一多半都是属于混日子,到了一定岁数,拿到初中或高中文凭后,就顶了父母职位进厂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才是真正能静下心来勤学苦读的。

而,李松林就是后者。

甚至,因为母亲是语文老师,李松林从记事起,就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学习,直到晚上十一点才睡觉。即便在大家都玩疯了的寒暑假里,也不例外。

最最重要的是,李松林还有天赋,而不是“勤学苦读,笨鸟先飞”的那类人,否则,以子弟学校那宽松到令人生出“放羊”感慨的管理制度,和参差不齐的师资力量,再复读一两年,他也不可能考上南山中学,并顺利地分到实验班。

中考前那一年,李松林为了考出更好的成绩,不负师长们的期待,更是做到了“早五晚一”,加上半小时午休,每天只睡五个半小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