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421章 海王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421章 海王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又或者,他们找到了隔壁班的班主任?”

说出这个猜测的时候,张莎都有些啼笑皆非。

毕竟,在六七十年代,能留在城市里当了工人,就没一个是文盲的。就连他们家里,也都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说,父母原本就是工人,又或者,家里有其它更硬的关系。

尤其,在出现下岗潮的八十年代,还能依然留在厂子里安稳上班的,要么,就是手艺特别好,级别也相应非常高的老技工,要么,就是有文化,有才能,又有管理手段,更有人脉关系的管理层。

比如说,李松林的父亲是纺织厂后勤部副主任,母亲是子弟学校语文老师。而,郑彬的父亲是市医院内科医生,母亲是食品厂人事科长。

这样的两家人,能不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能不明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印象,将给这个学生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天差地别?能不知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句话的真谛?

然而,等到张莎偏头,看见于丽玲脸上的感慨和叹息时,却不由自主地瞪圆了眼,嘴巴更是张大到能塞入一颗鸭蛋的程度。

“不是吧?他们是疯了吗?”

就算“进一步”不容易,但是,退一步也能海阔天空。至于在“文理分班”的考试还没开始,每位带班老师却已经开始考察并挑选学生的当下,做出这等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吗?

“听说,老许那班上也有两个男生为她打架……”

别说张莎了,就连自诩见多识广的林初夏,听了这番话,都齐齐露出个目瞪口呆的神情来。

“噗嗤!”

于丽玲轻笑一声,这才哪到哪呢?

“不仅如此,他们自己班也有三个男生为她打架。”

林初夏&张莎:“……”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海王”?

“还有,你们肯定想不到,择校班还有两个男生,也为她闹得不可开交吧?”

打架什么的,即使是实验班的学霸,比如说,李松林和郑彬这两位,虽然确实拥有一颗令无数人艳羡的聪明大脑,但是,与之相伴的,就是他们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生活铸就的骄傲。

——简单地来说,就跟炮杖一样,一点就炸,又跟狗子一样,必需顺毛捋,否则,就会毫不犹豫地张嘴咬人。

而,择校班的男生们呢?

在学习方面,他们确实不如实验班和重点班的学霸学神们,但是,在为人处事,心智谋算,甚至见识心胸方面,他们却是分分钟就碾压这些学霸学神们的。

无它,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对人心智、眼界、阅历和性情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否则,就不会有“寒门难出贵子”“一代是暴发户,二代是富豪,三代才能称豪门”的说法了。

“这不对啊……”

在这一刻,张莎和系统同时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质问:父母都是下意识护短的,更擅长牵怒的,面对刘小梅这个罪魁祸首,别说几家人联手,单是李家和郑家人,就能闹个天翻地覆,让他们一家子人“吃不了兜着走”。

偏偏,这种情况下,学校还是这样的风平浪静不说,就连个闲聊八卦的人都没有!

啥?

眼下,321宿舍的她们,不就正聊着这件事?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别忘记了,距离李松林和郑彬两人打架,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再有几天,就又是新一轮的月考了!

“这有什么?”

于丽玲撇嘴,张莎也就算了,林初夏这么个老狐狸,当着她的面,竟还好意思露出幅“茫然疑惑”的神情来?

“你们忘记了,隔壁班老许不是曾公然放话‘有的人,就算想进理科实验班,我也不会收他’?”

这届高一开校前,总共安排了14个班。其中,两个重点班和择校班是固定不变的,多出来的两个班级,正是实验班。

然而,天下间的父母们都是“望子龙成,望女成风”的。

因此,即便南山中学招生时严格卡关,但是,单由原本50个人的实验班,每个班都被硬塞了10个人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人情关系的重要性。

而,重点班和普通班呢?各被塞了20个人。

但是,人嘛,总是有虚荣心的,也是要面子的,就如学校的领导们,哪怕是为了升职,在高二分班时,面临戴老师和许老师为首的一众优秀教师们“只带一个班,不许塞人”的要求,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毕竟,带班老师说到底,也是一个普通人,精力同样是有限的。就算背景深厚的关系户,在面对校领导和老师们给出来的“高一整整一年,两学期,处于同一起跑线,只是个人不努力”的理由,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恶气,咬紧牙关和血吞。

至于回家后,怎样收拾自家儿女,校领导和实验班重点班的老师们是不管的。

在他们看来,将这些“自己不学,还影响班内风气,害得其它人没法学”的坏分子剔除后,剩下的学生中,有那么一两个考上清北这样的顶级学府,其它的学生只能考虑次一些的学院,但是,每个人都能升本科,还都是赫赫有名的重点大学,他们也就都心满意足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届校长腰杆子硬,后台比市里这些所谓的关系户更强悍,否则……

那么,话题再扯回来,为什么于丽玲会提到隔壁班的班主任许老师,而不是自己班的班主任戴老师?

很简单,许老师教数学,分班后,直接带理科实验班。戴老师教语文,分班后,则带文科实验班。

而,别说九十年代的当下,就是后世,家长孩子们在碰到分班这个问题时,也依然会下意识地遵循着“男生读理科,女生读文科”的行事准则。

当然,也有那么一小拨人,单纯地因为“男生们喜欢男老师当班主任,女生们喜欢女老师当班主任,因为性别相同的情况下,男老师或女老师们会更懂他们,更看重他们”的理由,而更喜欢某位教师,又讨厌某些教师,从而做出相应的读理科或文科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