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33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33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你二爷的遗产,总会留给自家儿孙吧?”

虽然,林二爷的两个儿子,都是从林爷爷这儿过继的。也就是林爱国的二弟和小弟;虽然,林二爷自参加工作起,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退休后,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回老家养老,又因为“铁公鸡”的性格,和妻儿的关系不那么亲近,但是,到底是一个户口本上的真父子,哪能不将遗产留给自家人,反留给隔房的侄儿?

“统啊,你都说了,我二爷回来养老了。你觉得,在他去的时候,我二叔和幺叔他们能及时赶回来?”

套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啥?

遗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敢肯定,三房一家人就不会见钱眼开,将遗嘱改了?

也许,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里,林二爷就算有钱,节省了一辈子,到头来,也不过十来二十万,对于拥有了长房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俩加起来近千万遗产的三房来说不值一提,实在没必要因为这几十万元的钱得罪林二叔和林小叔两家人。

毕竟,都是一家子的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亲,谁敢肯定,哪天,三房一家人,就不会求到林二叔和林幺叔身上去?

然而,人心复杂,又易变。

因此,谁敢肯定,贪了长房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俩近一千万“遗产”的三房一家人,在胃口已经被撑大的情况下,不会本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想法,将林二爷的遗产也霸占了?

甚至,说不准,还会扯着“照顾林二爷”的大旗,反过来和远在昆市的林二叔、林幺叔一家抢房子和财产。

“那就打官司!”

“统啊,打官司不是那么简单的……”

并不是单纯地因为,这世上,最擅长钻文字漏洞的是律师,而是因为打官司耗钱又耗时间。穷人跟富人打官司,如果没什么贵人帮助,最终,都只能选择庭下和解这一途。

当然,这是在不涉及到犯罪的情况下。而,财产纠纷,算违法犯罪吗?并不算的。

更何况,林二叔和林幺叔只是林二爷的养子,那么,除非见到林二爷本人,否则,谁敢肯定林二爷留下来的那份遗嘱的真和假?

系统忍不住抱住了并不胖的自己:“你们星球的人类世界……真复杂。”

“统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林初夏并不觉得,千万年后的星际时代,就会变得与现在不同。同一颗星球下,都能出现各种资源和钱财之类的争执,这样的情况,会因为星球的增多而得到缓解吗?

并不会。

甚至,还会因为从古延续到今的“金字塔”理论,而出现更为残酷的阶级分化情况。

系统:“……”就去听书

一人一统之间这番交谈,看似缓慢,实则,并没有耽搁到林初夏在林浩宇的拍马话语里,露出满足和欣慰的笑容,同时,从背包里取出另外一件黑色绣金纹的羽绒服来。

“哇塞,姐,这也是你做的?上面绣的啥?让我瞅瞅,天啦,这是龙吧?就是皇帝穿的五爪金龙袍吧……”

“不,它们是四爪蟠龙,所以,你是皇子,我是公主,妈就是太后。”

林初夏拍拍林浩宇的肩膀,轻飘飘一句话,就戳破了林浩宇的美梦。

……

母子三人穿着同款绣花连帽羽绒服,一路走来,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这期间,邓秀珍数次停下脚步,和跟她打招呼的人笑着介绍姐弟俩,并在对方那惊诧、赞叹和艳羡的目光里,嘴里说着“也就这样,进步的空间还很大,还需要继续努力,别再继续夸他们,免得他们飘飘然”之类谦虚低调的话,然而,眼角眉梢间却流露出浓浓的得瑟和炫耀。

对此,不论林初夏,抑或是林浩宇都一脸的谦逊,仿佛旁人嘴里被吹上天的那个人,并非他们本人似的。然而,倘若,他们的眼睛不要眯成一条线,那么,这样的表现还比较有说服力。

当然,林浩宇是真得瑟。

而,林初夏嘛?却是装出来的。

毕竟,十来岁的小姑娘,如果像三四十岁,久混江湖的老油条一样,轻易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那不叫人人称赞艳羡仰望的天才,而是令人喊打喊杀,除之后而快的妖孽!

……

从市里到省城,有两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

一种是坐长途大巴,从市汽车站到省城汽车站,全程高速,中途不靠站,不停车,从发车到站约摸四十多分钟,票价25元。

一种是坐火车,需要先坐公交车到火车站,提前到站开始检票上车。

虽然,从市火车站到省火车站,也只有一站,但是,在没有动车,且火车也没有多次提速的九十年代,就这么一段路程,快车也需要一个半小时,票价13元。慢车则要两个半小时,票价10元。

林初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火车,并非因为火车票便宜,而且,她和林浩宇还能利用学生证买到半票这个原因,而是因为记事起,林浩宇就没坐过火车。

那么,在不赶时间,也没什么事情要做,可以算是全程游玩的情况下,火车和汽车这两种方式,选择哪一项?

邓秀珍和林浩宇两人,在林初夏的“尝鲜,拓展眼界”这般带上了几分蛊惑的话语里,齐刷刷选中了火车。

虽说,其实,邓秀珍从新省嫁过来的时候,也是坐过火车的,但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先不说,从新省到省城火车站三天天夜的车程,有多熬人,单说隔天才发一次车,每趟硬座都要90元钱的火车票,以及,往前倒推几年,从乡上到市里没有直达大巴的情况下,想要去省城,就得先坐车到镇上,转车到市里,再转到省城这一路折腾,稍微不注意就会“人财两失”的情况,就注定了邓秀珍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自出嫁起就再也没回过娘家的事实。

因此,可以这样说,距离邓秀珍最后一次坐火车,已经有十来年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