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212章 祖孙三代的隔阂(1)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212章 祖孙三代的隔阂(1)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放心,这份奖励不是试卷和习题集,是我做的衣服、背包或其它的东西,你挑一样。”

在林初夏看来,她一离开,林浩宇就又故态复萌?

没关系,在她看来,林浩宇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究底,就是闲的。

那么,对一个学生来说,想让他变得忙碌起来,最好能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说难,确实难,可,说容易,也确实容易。

比如说,足够多的辅导参考教材,再加上,从早到晚盯梢的老师和同学们……

等“负重前行”的姐弟俩终于到家时,林浩宇已是大汗淋漓。

若非,半路上,林初夏不由分说地抢过背篓,只留了两个布袋给林浩宇,只怕,此刻,他早就成“大字型”地瘫在地上累睡过去,久久不愿意醒来了。

“啧……”偏偏,到了这份上,林初夏还不忘记补刀,看向林浩宇的目光里满满的鄙夷和嫌弃,“宇儿啊,我跟你说,你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含糊不清的话题里,分明透露出这样一个意思:枉林浩宇以前拍着胸膛,一脸自信张扬地说他是整条街上身体最棒的崽,平日里那些和他上山下河,玩得不亦乐乎的小伙伴们,摞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

而,林初夏呢?更是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结果呢?

打脸就像龙卷风,永远来得这样快!

林浩宇:“……”

“你们……”

听到动静,从厨房里走出来的邓秀珍,看着被随意堆放在墙角的一个行李袋、两个布袋和一个背篓,嘴角抽了抽,看向林初夏的目光里,却带上了一抹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无奈和怅然。

“你爷又给你准备了什么?”

“红薯干、土豆干、小鱼干、核桃仁、枣干、……”

林初夏张嘴,就报了一串蔬菜瓜果干,那流利的劲儿,真是分分钟就秒杀古代酒楼里的店小二。然而,倘若,她的眼角眉梢间,不要流露出浓浓的欢喜和自得等情绪的话,那么,这样的扮相,还比较真实。

“二爷准备了奶粉、钙片和大白兔奶糖。”

坐在椅子里,翻着小说,看似被书里描述的那些精彩剧情吸引住全部心神,实则,在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俩回到家,将手里的东西堆放到墙角的那一刻,就被那几声重物落地时特有的响声,惊得回过神来的林爱国,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地抬头。

“初夏,你爷就是个老农民,每天在地里忙活,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几个钱……你别隔三差五就跑去老家,找他讨吃……”

“爸,瞧你这话说的!”

林初夏不乐意了,上一世,她就不是啃老族,这一世,咋能凭白被人扣上这么口“黑锅”?

“你知道,当年,你找人,将我们一家四口人的户口迁出来,爷爷为什么没听你的劝,将我们一家当初分到的地交回村里,而是拉上三叔和四叔两家人,继续辛劳地种地?”

除了老人家固有的“留条后路”的想法,更多的,却是他们这代“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一辈子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最憨厚朴补的老农,下意识地生出来的“趁着能动的时候,多种些地补贴他们一家”的想法。

“你知道,这些年,爷爷为什么每逢赶集,就会背上一背篓粮食来乡上吗?”

逢单是乡上的集市,而,这些粮食,当然是用来补贴他们家。

没办法,谁让他们一家四口人,也就林爱国这个当家之主有一份工作呢?

就这,都还只是一份临时工,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升职加薪经常没份,背锅却是头一个的。

“你知道,爷爷种了几十年的地,每年收来的粮食,除了交公粮外,还剩下多少?这部分粮食,他是卖了?还是送人了?自己又留了多少?”

如果说,林爷爷种的地,每年的收成是十份,那么,这其中,就有三份交公粮,六份贱卖了交税,剩下一份甚至半份,才是留给自家的。

每年都要交农业税,还有些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约摸300元,而,粮食卖多少钱一斤呢?三毛!

那个年代,一亩地又能产多少斤粮食?照料精心的话,也才不过1300斤。

大多情况下,整个村,甚至乡上,一亩地平均下来,也就600来斤。因为并非每块地,都是好地,就更不用说什么肥沃的黑土地了。

按照常理来说,林爷爷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卖给长子林爱国一家。

对林爷爷来说,种出来的粮食,哪怕卖个三毛,也好过直接卖给粮管所。毕竟,粮管所收粮食,那是要挑品相最好的,卖给自家人吃,就不必特意去精挑细选了。

对林爱国一家来说,就算一斤粮食,给个三毛五的价格,也比从外面买四毛的高价粮吃要划算得多。

奈何,架不住,邓秀珍和林爷爷关系不好,所以,这些年,拼着心里那口气,而倔强地在外面买高价粮食。

然而,倘若,邓秀珍做事谨慎一些,再或者,林爷爷本着“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的想法,对邓秀珍的这些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不会出现几年后,林爷爷背着粮食,自动上门给补贴的事情来。

说到底,林爷爷还是舍不得让自家养家的长子林爱国太操劳辛苦。

不过,邓秀珍虽说话做事很有几分直来直往的刚硬,却也不会理所当然地收下这些粮食。刚好,这时,邓秀珍又经营着林家杂货铺,每次林爷爷送粮食过来,都会顺带着拿些油盐醋纸牙膏等生活必需品给林爷爷。

倘若,林三叔没有听老婆的话,毫不犹豫地将自家独苗林浩轩甩给林爷爷带,夫妻俩一起跑去南边打工,一年到头都不回家一趟。而,被扔了个孩子的林爷爷,带着带着,就带出了感情,下意识地卖粮食来淘换好东西给林浩轩吃的话。

那么,在林爷爷契而不舍地“补贴长房”举动下,时间长了,哪怕邓秀珍嘴上不说,心里那些曾经的怨怼和愤懑等情绪,也会慢慢地消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