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161章 全家出动——送行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161章 全家出动——送行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海市有些远,从省城坐火车过去就要30小时,普通硬座加上两边的公交车费用,一个单程就要300元,来回就得600元。”

林初夏扳着手指,跟林浩宇算账,“你是小孩子,不能一个人出门,到时候,就得我陪你过去。这样算下来,我们两个人出趟门,光是车费就得1200。路上再买些吃的用的,还要准备些礼物,最少也要2000元。”

“嘶!”林浩宇倒抽了口冷气,“怪不得,妈嫁过来后,就再也没回去过。”

家里也就林爱国一个人挣钱,刨除一家人的生活费等开支,一年下来,存不到2000元。如果林爱国每年都陪邓秀珍回娘家,再或者邓秀珍一人具或者带上两孩子回娘家,别说存钱了,连家底子都会被掏空。

“好好学习,再过几年,我赚到钱了,就带你去看外婆。”

在林浩宇那一脸“你别驴我”的神情中,林初夏笑眯眯地补充道,“只要你在学校表现好,成绩一直拔尖,是老师同学们眼里的宠儿,然后,再延续我的脚步,考上南山中学实验班……别说来回车费,就是需要准备的礼物钱,我也全包了!”

林浩宇:“……”

围观了这一幕的系统,忍不住冒泡:“宿主,你就不打算告诉你弟,你们还是学生,享有半价票的优惠吗?”

林初夏一脸的坦荡,完全没有谎言被戳破的心虚:“我忘了。”不重要的事情,她怎会记得?更何况,上一世,她没享受过半价票,重生回来后,忘记了,不也正常的?

系统:“……”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天,一大早,林家四人就里里外外地忙碌开来。

林爱国和林浩宇父子俩,或抬或搬地将麻袋等东西,搬到了门口处。而,邓秀珍和林初夏母女俩,则将床上的被子裹成团,和牙刷毛巾等早上用过的东西一起,装到最后一个编织袋里。

隔壁听到动静的杜凤,出门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大包小包的一幕,眼神微闪,佯装好奇地问道:“老林,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送初夏去南山中学报道。”

看似平淡的话语里,有着淡不可察的炫耀和得瑟。显然,想通了的林爱国,已经打心眼里觉得省卫校确实不如南山中学。毕竟,一个是中专,一个是“准”大学生呢!不论学历,工资待遇,以及未来社会上的待遇,都是截然不同的。

“你们初夏不读卫校了?”

这样一来,自家宋兰,不就是整条街学历最低的了?

至于前途?

虽然,他们老宋家在医疗这一块有些人脉关系,但,再怎么样,也就是一个市中专,工作岗位和待遇,哪能和大学生相提并论呢?这不仅是在大赤赤地昭告天下他们家走后台了,也是将一个大把柄送到后台的仇敌手里!

杜凤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和扼腕,脸上却还不敢显露分毫。哪怕,以她对隔壁林家人的了解,知晓以他们那直白坦荡的性子,根本就不可能察觉到自己心底那些想法。但,老话说的对,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林爱国摇头,叹气道:“她要读高中,就让她读吧,到时候,考不上大学,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杜凤:“……”如果,你脸上的笑容能收一收,那么,这句话,还比较有说服力。

隔壁同样听到这番对话的石庭,却是笑道:“老林,高中挺好的,我早就想跟你说了,你们家初夏成绩那么好,是考大学的好苗子,不读高中就浪费了啊!”

石庭的闺女石小玉,今年22岁,复读了两年,才在两年前考上省医科大学。虽然是个委培生,每年光是学费就要交一万来块,加上生活费,五年下来,就要花掉六七万块钱,但,那有什么关系?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他就这么个闺女,能读大学,为什么要去读中专?

……

等到上了车,林初夏才笑着对林爱国说:“爸,你瞧见了吧?一向沉默寡言,从不掺和到邻里街坊八卦中去的石叔,都赞成我读大学。”所以,你那些什么同事领导们关于“中专好,中专妙,中专呱呱叫”的言论都是虚的!连面子功夫都不乐意做的那种!!

正靠在椅背上,看似闭目仰神,实则在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带林初夏到老杨那儿走一趟的林爱国,听到林初夏的问话,睁开眼睛:“大学是好,但,首先,你得考上。”

其次,要有钱,否则,砸锅卖铁也供不起;再次,还是要有关系,否则,四年大学读下来,也是被“发配边疆”的待遇。

这些,林初夏都明白,甚至,说句不好听的,林爱国并不知道的那些内幕,林初夏也都了如指掌。

“爸,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林初夏撂下这样一句豪言后,就也学着林爱国刚才的模样闭目仰神起来。实际上,她却已经再次进到系统空间里学习起来。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哪能随随便便浪费了呢?这不是虚度岁月,浪费光阴,还能是什么?

在邻座的人一脸羡慕佩服地询问林爱国,要怎样才能培养出如林初夏这样好的闺女时,林爱国却摇头叹气,一幅被林初夏“翻脸如翻书”的做派折腾得苦不堪言的模样:“这孩子,就是不听老人言……中专多好,只读四年,出来就能到大医院上班……哪像高中,读个三年,万一没考上,还得再继续复读……”

邓秀珍在周围人询问起这件事时,虽也有些忧心忡忡,却在对方夸赞林初夏成绩好的时候挺胸抬头,一脸骄傲地说着“也就那样”之类的谦虚话语。实则上,却是有意无意地将南山中学的情况透露了出去,着重点明林初夏在入学测试中考了个全校第十一名,被分到实验一班的好成绩。

至于林浩宇?

今年才13岁的他,在大人眼里,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因此,没有一个人跟他搭话。当然,他也不觉得寂寞,更不觉得被歧视,耳朵竖得高高的,生怕错过两边不同聊天场合中的任何一句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