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生东北小山村渔猎两江两国 > 第213章 孩子被青皮子叼走了

刘国强和吴家良去买房,相当的顺利,当两家得知,刘国强和吴江良来意的时候,立马就同意了下来。

有一家甚至表示,今天晚上就可以搬出去,宁愿去亲戚家睡牛棚,钱到手就行,他们都怕刘红军反悔,

毕竟在这个年代,土地真的不值什么钱,

刘红军没事的时候,就研究韩梅那本书,他对这本书里的内容,都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尤其是风水堪舆,符咒,真学会了,不仅能驱凶避吉,还能降鬼捉妖,

是真是假?刘红军不知道,但他就喜欢研究这东西,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他也越来越感觉,很多的山精野怪是真实存在的,

他这一研究不要紧,韩梅甚至以为他走火入魔了,不然也不能茶不思饭不想的,去看那本书,

甚至想把那本书收回去,刘红军再三表示,自己没事,这才安抚了韩梅她们的心,

不过刘红军放在那本书上的心思,也在他刻意之下,少了很多,

他也并没有进山的打算,

这一天,刘红军正在屋里坐着,研究一道驱鬼的符,大门外却传来了喊声:“小叔在家吗?”

刘红军顺着窗户向外看去,原来是村里的大柱子,大柱子,姓刘,全名叫刘大柱,

跟刘红军他们家,虽然没有亲属,但农村就是这样,扯耳朵腮动弹,一提的话,都是亲属,最次也是个屯亲,

这大柱子就是其中一个,当年他的爷爷,跟刘国强他们 一起在山里插过火,也就都以兄弟相称,

虽然后来回了屯子,大柱子他爹,要比刘国强还大上几岁,但屯子就是这样,既然你爹认人家当兄弟了,那你无论如何也要叫上一声叔,

到大柱子和刘红军这一代,大柱子比刘红军,大上78岁呢,但也要乖乖的叫一声叔,

刘红军看大柱子来了,赶忙披上棉袄,迎了出去,推开门,对大柱子说:“来了,大柱子,这是有啥事啊,直接进屋就行了,在门口喊啥呀?”

等大柱子走近,刘红军才看到,这大柱子明显是哭过,

大柱子见到刘红军,就像见到了救命的稻草,要不是刘红军搀扶一下,就差给刘红军跪下了。

刘红军说道:“有啥事你就直说啊,整这出干啥?”

大柱子呜咽着对刘红军说:“小叔啊,你帮帮我吧,我媳妇儿前段时间不是生了个孩子吗,昨天晚上我们两口子睡觉,睡得死,孩子被青皮子叼走了,”

刘红军一听,快赶上听笑话了,青皮子怎么可能进屯子,把孩子叼走了呢,再说你还是在屋里,

几个大人在屋里睡觉,炕上还有好几个孩子,青皮把子刚出生的小孩给叼走了,这要是真的,那自己这脸,可被打的啪啪响,

整天进山打猎,结果青皮子摸进了自己屯子,把屯子里的小孩给叼走了,

刘红军急忙说道:“你别着急,你仔细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柱子说道:“没有什么怎么回事儿啊,就是昨天晚上,我们两口子睡觉的时候,孩子还在呢,

半夜的时候,我媳妇还起来奶孩子了呢,但早上起来的时候,孩子却不在了,还没出满月的孩子,她自己也跑不了,

家里就那么点地方,也没找着,我妈说,快亮天的时候,听到青皮子叫了,屋地下,确实也有青皮子的毛,

刘红军问出了自己的疑惑:“那你们晚上睡觉的时候,不挂门吗?外屋门和屋里门两道门,这青皮子怎么可能进来呢?”

大柱子挠了挠头,说:“我也不记着我挂没挂儿,”

刘红军没好气地说:“那你们早上起来的时候,门是不是开着的呀?”

大柱子想了想,说:“门好像不是开着的,是关着的,”

刘红军又问道:“那这孩子就放在你们身边,孩子没了,你们两口子不知道,你爹和你妈也没醒?一个炕上四个大人,孩子丢了,不知道,”

大柱子支支吾吾的说:“孩子没在我们身边啊,放在悠车子里边了,一来是家里的炕,实在没地方,二来我妈说放悠车子里,防止被青皮子叼走,”

就在房梁上吊了个悠车子,孩子出生基本都是放在那里的,

刘红军一听,孩子放在悠车子里,那就更不可能被青皮子叼走了,

在东北的农村,老房子的房梁,都是一根大圆木,裸露在外边,而且在东北几乎家家都有悠车子,

就是用薄木板做成的一个船型,一般在1米半左右长,七八十左右宽,周围是用三四十公分木板围起来的,

在围着的木板前后 各打两个孔,用来拴皮绳,四根皮绳,把悠车子吊起来,拴在房梁上,

离炕上也就1米多高,在里边铺上毛口袋或者被褥,孩子小的时候,大多都放在这里边,

周围的三四十公分木板,就是防止孩子稍微大一大的时候,自己爬出来掉下来,

最早的说法,还真是防止青皮子或者野牲口什么的,爬进屋里,伤到孩子,因为在当时的东北农村,青皮子进村,那还真是常事,

尤其是像刘红军他们这靠山的屯子,到夏天的时候,早上睁开眼睛,房梁上盘着一条蛇,或者是早晨起来掀开锅盖,锅里有一条蛇,这都是常态,

还有就是,在这个年代的东北农村,几乎家家都是一铺大炕,睡着全家的人,甚至可以睡到祖孙四代,

最多的,也就是南北炕,家里边两铺炕,再多的肯定是没有了,

刚出生的孩子,怕挤,怕压,家里又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只能把他放在悠车子里,

一来是免得孩子挤到压到,二来也方便孩子母亲来照顾他,

而且由于当时的东北农村,取暖主要是靠烧火炕和火墙,晚上的时候,炕烧的非常热,孩子太小,睡在上面容易长刺目糊,上火,

在邮车的上边,有毛口袋,可以隔凉隔热,

东北的四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反穿棉袄毛朝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这个“吊起来”,说的就是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