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在工地,开局发明常温超导体! > 第70章 四维空间植入脑机接口

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否认纳米技术的强大。

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未来,纳米技术的应用场景很多,例如将其应用在医疗领域,修复身体细胞,抗击衰老等等。

还可以使用纳米技术将大脑神经元与电脑连接,让大脑共享电脑云端算力,加快思维速度。

甚至可以用来分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重塑星球环境,改造人类居住环境。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纳米机器人一旦失控,将有可能制造“灰蛊”,吞噬一切可以看见的东西,将整个行星吞噬殆尽。

又或者污染人类基因,模糊人类与机器人的边界,加剧贫富差距,利用纳米机技术带来的“超能力”,创造“新人类”与“旧人类”的对立。

纳米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一样,如果使用得当,都是可以实现文明指数级升维的科技产物。

而现在,林深将使用纳米机器人技术,彻底消灭人类历史长河中99%以上的疾病。

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生物医学工程、计算生物学、纳米医学、再生医学、表观遗传学等数百个学科。

其难度之大,并不是像有些网文小说里读者评论那样,嘴皮一动就行。

纳米机器人,是彻底根治癌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其他任何手段,要么只能延长生存周期,要么只能与癌细胞长期共存,并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为此,林深阅读了市面上近乎所有关于医学的书籍,但他发现,只是九牛一毛。

不仅仅是医学领域,他还要学习上百个学科的知识,相关教材,论文,事无巨细,他都得去学。

就凭他依靠两只眼睛收集信息的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林深利用AI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要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他大概需要学习100tb左右的知识。

就算他每天能够学习10gb左右的知识,那么他大概需要连续不断学习30年,才能彻底掌握相关技术。

在图书馆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他感觉这不是个办法,于是他准备另辟蹊径。

没错,他想直接利用脑机接口向大脑传输数据,节约学习时间。

首要目标,就是解解大脑怎样储存和处理信息。

再将神经信号进行编码,形成一套机器可以识别的语言编码。

最后,建立大脑与计算机的高速数据通道,解决方案是向大脑内部植入侵入式bcI,实现数据高效传输。

经过数天的学习,林深推导出脑机接口1.0模型,彻底推导出相关技术,并将样品制造了出来。

但现在一个问题出现在他眼前。

由于使用的是侵入式bcI,他必须将一根直径5微米左右的电极丝植入大脑皮层。

也就是说,他还得做个开颅手术!

想想都恐怖!

为林教授做开颅手术,这活儿几乎没有哪个神经专家敢做。

尤其是植入脑机接口,这个方案遭受到各方面的阻拦。

孟伟业就是其中一个。

对于林深异想天开的想法,他完全不能理解,好端端的,为啥要在大脑上植入脑机接口?

嫌弃学习速度慢?

就林大天才这过目不忘的恐怖学习速度,还嫌慢?

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

他找神经学科的顶尖专家咨询过,直接往大脑里传输数据?

理论上可行,但是,现在技术还远远做不到。

除非林深想做白痴。

人类的大脑有一套特殊的保护机制,那就是遗忘,遗忘是人体大脑的过滤系统,可以提升大脑信息处理效率,过滤无效通路,避免能量浪费。

遗忘能力缺失的人,就是所谓超忆症,这并不是一种超能力,而是一道枷锁。

在患者的一生中,他将会记住所有无关紧要的细节,大脑被无关记忆所淹没。

这样会导致患者痛苦的记忆无法被淡化,无时无刻陷入痛苦回忆之中,并且由于大脑储存过多的信息,也会导致患者反应速度变慢,无法进行正常决策。

而林深直接往大脑里塞数据,在孟伟业看来,这就是一种自杀行为,轻则成为白痴,重则当场死亡。

但其实别人不知道的是,林深的大脑在系统加持下,各种技术模型与记忆系统被分为不同区域,分区存储,互不干扰,并且在需要时可以按需调用,所以根本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眼见求助各大神经外科专家无望,林深又不能自己给自己做手术,事情陷入了僵局。

直到有某天他去食堂吃饭,听到几位学生在聊一部电影,叫做星际穿越,当聊到电影里面四维空间如何神奇。

他才想到,自己可以利用四维空间碎片,将电极丝从四维空间植入自己大脑。

妙,绝妙!

林深拍案叫绝!

饭还没吃完,他就大笑着走出食堂,回到实验室。

在经过一系列准备过程之后,借助之前对于四维空间的理解,林深编写了一台可以理解四维空间的机械手臂,并利用手臂上的全息探头,自己为自己植入电极丝。

他小心翼翼操控着,电极丝轻绕过他的头骨和血管,随后避开血脑屏障,直插他的大脑皮层。

随着电极丝精准插入他的神经元簇,一阵难以言喻的感觉传来。

短暂的眩晕过后,随着系统的接管与编码,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随意切换四维视觉。

只要他想,他可以随时进行视角切换,无死角观察三维物体的内部结构。

林深在实验室里走来走去,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全新世界,这是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一旦陷入四维视角,再切换回三维视角,他感觉自己像被封闭进了笼子里。

不过四维视角太消耗精力了,他才开了一会儿,就感觉大脑一阵晕眩传来,差点没站稳。

就在这时,在他自己的视角中,林深突然看见他一屁股摔倒在地上,右手下意识去扶书桌的同时,打翻了书桌上的茶杯,碎片碎成一地,将他的无名指割伤。

他下意识伸手去扶,却发现自己仍然站在原地上,周围一切都没有变化。

突然,他眼睛一黑,一个不小心,他一屁股摔倒在地上,右手下意识去扶书桌……打翻茶杯……

同样的过程,他经历了两遍,整个过程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变化。

甚至就连无名指上的伤口,位置竟然都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

预测时间的能力?

林深拿起手机看了一下时间,两者发生的间隔,大约为,5秒?

也就是说,自己拥有预知后续5秒时间的能力?

但是这不是一个悖论吗?那就是既然未来已成定局,过去是否能够改变?

命运真的存在吗?

如果刚才自己没有选择去扶住书桌,就不会碰到茶杯,更不会打碎茶杯,导致无名指受伤。

那岂不是未来还会改变。

不对?未来应该是可以改变的,而未来会发生什么,取决于过去。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退相干表明,观测行为会影响系统的稳定状态,比较着名的理论有薛定谔的猫。

猫处于生与死的叠加态,在盒子没有揭开之前,无法确定其生死。

倒是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既生又死的猫?这完全不可能。

科学家们猜测,这是量子系统与猫所处环境导致的退相干,也就是说,猫其实早就处于稳定状态。

林深猜测,预知本身可能触发观察者效应,如果他因看到未来而改变行为,则会导致预知结果失效。

更进一步来说,从他看到未来某一个片段,未来还处于所有概率云的叠加态,但是当他在现实生活中做出实际反应时,未来早已坍缩成具体的现实。

并且未来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他的每一次举动,都将会导致未来不断变化。

同时解锁两种能力,对于他来说,也算意外之喜了,至于以后还会有哪些玩法,他觉得自己还有待进一步去发掘。

所以,终于可以开始数据传输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