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在工地,开局发明常温超导体! > 第7章 你让院士等你五分钟?

小芳吐了吐舌头,哭嘻嘻地说道:“虽然林院士是我偶像,但就我这水平,那完全是给咱们实验室丢脸呐。”

“还是婉如来吧,我可不想在我偶像面前丢脸,呜呜呜……”

吴大为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语气中带着无奈:“你要是有婉如一半水平,我就省心喽!”

“你那论文还要改到什么时候啊?你都已经延毕一年了,还想不想毕业了?”

小芳听到吴大为的话,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肩膀一垮,嘟囔道:“老师,你是不知道那论文有多难写,我那实验根本做不出来。”

“有的时候我越是好好搞,可最后烧成的样品根本没有超导特性,有时候我瞎做,又反而有了,搞得我头都大了。”

“老师,我有一个猜测,我怀疑有人在搞我。”

“一定是有人嫌弃我长得太美,故意破坏我的实验,毕竟上天不允许这么美又有才华的人出现,哈哈哈……”

“得,又疯一个。”吴大为无奈摇了摇头。

不过倒也不怪小芳,他手底下好几个博士,几个硕士,没有一个不疯的,每年光延毕的就得三四个。

材料学这个专业,尤其是常温超导这个领域,难度确实很大,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心,甚至还有一部分运气在里面。

还好还有个好苗子,吴大为看向小芳旁边的女生,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

他其实已经很多年没带硕士生,去年遇到两个好苗子,起了爱才之心,便又收了两个,一个是周小芳,一个是李婉如。

周小芳要差一点,不过基本功很扎实,各种实验器材用得很熟。

李婉如则更有天赋一些,各种天马行空的灵感层出不穷,两人搭配倒是蛮合适的。

“婉如啊,最近实验做得怎么样了。”吴大为微笑着看向周小芳旁边的女生,语气中带着欣慰。

李婉如摇了摇头,眉头微蹙,有些疲惫回道:“吴老师,我最近尝试在铁基超导实现临界温度65K的常压超导,可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再更进一步。”

“唉……”吴大为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已经很不错了。”

科学家在铁基超导领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究水平,铁基超导由于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各向同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各大超导研究所都在朝着这一方向使劲努力。

但是由于过低的临界温度,需要液氦作为制冷剂,较高的成本导致一直没法大规模应用。

而铜氧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虽然能够达到130多K,成功进入液氮制冷区域,但是铜氧材料像千层饼一样的结构注定了它又酥又脆,无法实用。

所谓温度不够,压力来凑,有的研究所剑走偏锋,在高压下实现最高能实现250K的超导。

在动辄上百万大气压的实验条件下,超导的温度的确一直在上升,逐渐接近所谓的室温。

但那又怎样?

这几百万个大气压,在超导领域你打算怎样应用在日常应用中,还不如回去研究低温制冷更靠谱。

自从超导材料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发现的超导材料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是毫无意外,限制于技术参数,很难得到大规模低成本的应用。

“老师,你说这世界上是不是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常温常压超导?”李婉如有些犹豫地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

她从研一直到今天,烧制的超导样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青春美好的年纪头发都有些稀疏了,但均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听见李婉如的疑问,吴大为放下了手中的论文。

如果是二十年前,他将会坚定不移,但是现在,他摇了摇头。

“不清楚,但是从理论层面来说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这就需要你们年轻人的努力了。”

“如果常温超导可以实现,到那时,世界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大为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老吴,咱们可有一段日子没见了吧。”只见一堆行政夹克簇拥着一个老头,身后还有几个穿军装的人跟在后面。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我这个老家伙开开眼,看看你们的新成果。”

吴大为听到声音,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老林啊,你这大忙人,怎么今天有空来我们这小庙?”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亲切。

林佑华是他在学术界的老朋友,两人从年轻时就在超导领域并肩作战,如今虽然各自带领团队,但每次见面都免不了互相调侃几句。

“怎么,不欢迎我?”林佑华笑眯眯地走进实验室,身后的几位行政人员和军官也跟了进来。

他们的目光在实验室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李婉如和周小芳身上。

“这两位就是你的得意门生吧?”林院士指了指李婉如和周小芳,“听说你们最近在铁基超导上有些进展?”

李婉如有些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是的,林老。我们最近在尝试提高铁基超导的临界温度,但目前还卡在65K。”

林佑华挑了挑眉,走到实验台前,随手拿起一份实验记录翻了翻:“65K?不错嘛,又前进了一步,可惜了,要是再高一点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了。”

作为龙国可控核聚变负责人,林佑华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1000秒左右的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稳定运行。

但是要想实现真正核聚变的真正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但其实现面临诸多技术难题,而超导材料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可控核聚变的核心技术是磁约束,目前使用的超导磁体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运行,维持低温的制冷系统需要大量能量。

如果能够实现真正的常温常压超导材料,那么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磁约束装置的能耗,还可以简化聚变装置的设计与建造,提高磁场强度和等离子体约束能力,降低聚变反应堆的运行成本。

可以这么说,常温常压超导材料如果能够实现,将对可控核聚变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为此,燕大在林佑华的领导下创立了超导实验室,试图在超导领域实现突破。

最近他们团队试验碰到了瓶颈,他跑了国内四五个顶尖超导实验室,都没有得到好的消息,正好路过燕大,过来见见老朋友。

吴大为端着水杯喝了口茶,将手中的论文递到林佑华面前。

“你看,这是米国超导实验室的论文,他们比我们领先一些,不过也只到了70K,离正常的应用还差得很远。”

林佑华苦笑道:“老吴,你也知道,我们那边最近卡在磁场稳定性上了。”

“超导材料的问题不解决,聚变装置的能量损耗根本降不下来。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你们这边有没有什么新进展。”

“唉,哪有这么容易!”吴大为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林佑华叹了口气,随即笑了笑:“哈哈哈,算了,不说这些,今天正好有空来燕大,咱们一起吃个饭吧,对了,把你的两个小徒弟也叫上。”

吴大为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对李婉如和周小芳说道:“你们两个也收拾一下,跟林老一起去吃饭吧。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好好向林老请教请教。”

吴大为说完,刚想锁门,突然想起来还有同学在实验里,立刻询问道:“同学,我们要锁门了,你好了吗?”

“要不今天先到这里,你下次再来?”

林深皱了皱眉头,超导体的合成已经来到了最关键的一步——相变诱导。

这个时候一旦放弃,前期的努力将会功亏一篑,于是头也不抬回答道:“吴老师,我马上好了,就五分钟可以吗?”

周小芳听到林深的话,脸上露出不满的表情,她插了一嘴道:“这位同学,你是想让这么多领导在这里等你一个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