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 第146章 小灵通找投资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第146章 小灵通找投资

作者:明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24:12 来源:小说旗

等李千授带着丁三石签完合同回来复命时,陆家贵对李千授道:“丁三石那个网易,说不定以后就是我们飞讯门户网的竞争对手,多关注一点。”

李千授懊恼拍脑门道:“那我不是给自己公司找了个竞争对手?”

陆家贵哈哈大笑道:“没关系,100万而已,投就投了,万一他做起来,我们卖股份也能赚一笔。何况,即使我们不投他,他也一定能找到其他办法开发出来。再说了,即使没有她,也肯定还有其他人会开发出门户网站,我们不可能堵住所有竞争对手。”

李千授点点头,陆董这心态,真的是稳如泰山,看得相当豁达了。

“之前你不是说有两个项目吗?第二个呢?”陆家贵问道。

李千授精神一振,语气明显更加兴奋了一些:“陆董,第二个项目才是我真正想推荐给您的,我认为潜力非常巨大。”

“Ut斯达康(华国)公司的总裁吴鹰,从扶桑引进了一项叫做phS的技术,也就是个人手持电话系统,他们称之为小灵通。”

听到小灵通这个名字,陆家贵眼神瞬间就亮了。

这玩意儿他可太熟了,他前世给自己和家人买过好几部,是风靡一时的“穷人手机”。

李千授没注意到陆家贵眼神的变化,还在继续他的介绍:“小灵通的核心思路就是利用现有的市话网络,通过无线基站覆盖,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移动通话。说白了,就是把座机电话移动化。最大的优势就是话费便宜,和市话一个价,接听免费,手机终端也便宜。”

说到这里,李千授犹豫了一下,然后道:“不过他们的美国母公司斯达康总部认为这项技术是过时的,未来的主流必然是GSm、cdmA那样的蜂窝移动电话,不愿意支持吴鹰的小灵通无绳市话项目。因此吴鹰现在在国内到处寻求融资,需要2000万人民币用于小灵通技术的落地试验、设备生产、市场推广和初期基站建设,愿意让出Ut斯达康(华国)公司20%的股份。”

陆家贵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考验式的询问道:“美国人都认为这项技术过时了,你怎么还拿到我面前来?”

李千授以为陆家贵是真的对这个项目不满,于是据理力争道:“陆董,我仔细研究过技术资料,也实地考察了他们的试验网。虽然技术原理相对移动电话确实简单,覆盖范围也有限(主要在市区),不能出市漫游,但它是真的便宜啊!现在一部移动电话(数字手机)动则七、八千甚至上万元,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用的。小灵通手机预计1000多元一部,甚至大规模生产销售的话可能会降到1000元以下,话费也跟家里座机电话一样,比移动电话便宜得多。这对我们国内庞大人口下的工薪阶层、小商贩、需要一定移动性但又不需要离开本地到处乱跑的老百姓来说,简直是福音。市场潜力绝对巨大,我认为很值得投资赌一把。”

“啪!”的一声,陆家贵猛地一拍桌子,把李千授吓了一跳。

陆家贵毫不掩饰自己对李千授的赞赏,脸上露出了畅快的笑容:“干得好,千授,你这眼光绝了,我看这项目行,而且是非常有投资价值的。就像你所说的,这个技术在发达国家是过时的、落后的,但在我们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老百姓还普遍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却是相当有前途的,可以让那些不需要经常出差的人也用上相当于移动电话的小灵通手机。”

李千授被陆家贵如此强烈的肯定弄得有些发懵,他之前还以为陆董不看好这个项目呢,没想到陆董原来是支持他的。

陆家贵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重生者的先知让他对这个项目的前景无比笃定:“移动电话虽然是未来,但那是高端市场。未来十年,甚至更久,国内最大的通信用户群体是谁?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只需要够便宜、能打电话就行。小灵通精准地找到了这个切入点。至于说不能漫游?这对许多朝九晚五、活动范围有限的老百姓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手机便宜、话费便宜才是王道。”

他停下脚步,吩咐李千授道:“千授,马上通知Ut斯达康(华国)总裁吴鹰,让他带上最详细的资料和方案,亲自来鹏城见我,进行面谈,越快越好。”

李千授被陆家贵强大的信心和杀伐果断的气场所感染,立刻点头道:“是,陆董,我马上去办。”

对于小灵通,相关部门态度不太明确,到底是将其定位为移动手机还是固定电话的延伸,最高层面有争议。

因为移动电话业务需要移动通信牌照,麻烦得多,Ut斯达康(华国)公司当然不希望相关部门将小灵通定位为移动手机。

当然,它本身也不是移动手机,技术层面和通信原理都不是一个东西。

这段时间吴鹰就正在首都跑关系,反复向监管部门解释小灵通是固话补充,不是移动业务,但上面态度还是很暧昧。

由于上面态度暧昧,大家担心政策压制,加上投资商普遍认为小灵通技术过时、落后,面临淘汰,因此包括美国母公司在内的投资商都没人支持吴鹰,导致他没钱试验、生产、推广,头发都愁白了。

好在有领导私下给他传了句话,说相关部门意见不统一,最后达成的默契是不鼓励、不干涉,让吴鹰先闷头做试验,看看效果,看看老百姓的反响再说。

改革开放嘛,很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先做了再说,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上面自然会想办法让它变成合法;如果试验证明不行,那自然就要收紧政策,甚至取缔了。

就在吴鹰为上面政策不干涉他而感到稍微松一口气的时候,陆氏投资集团的李千授总监打了电话给他,告诉了他陆家贵董事长对这事儿很感兴趣,有可能决定投资的事情,让吴鹰带着资料赶紧去鹏城面谈。

这一下,简直是双喜临门,吴鹰顿感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陆家贵可是全国首富,而且还是副省部级领导,如果能拿到他的支持,无论从资金方面,还是官方政策方面,对小灵通都是一个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吴鹰立即返回公司,整理资料,准备前往鹏城,接受陆氏投资集团的“面试”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