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 > 第124章 起飞的灯塔国

“嫦娥八号必须提前发射。”

大长老的拳头砸在桌面上掷地有声的声音仍旧回荡在众人的脑海中。

许阳指着屏幕上月背标记的遥感图,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灯塔国的月球车已经在阵列周围钻了十二个孔,我们不能让他们独占先机。”

接着立刻调出嫦娥八号的发射预案,红色的“延期”标记被他用鼠标狠狠划掉,沉声道:

“原计划三个月后的窗口期,我们可以压缩到四十天。推进剂贮箱的保温层改用杨老团队带回的新型材料,能抵抗月背零下 238度的低温——正好检验他们的技术成果。”

杨老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灯塔国月球车的参数道:“他们的钻孔深度停留在 1.7米,说明遇到了坚硬岩层。我们的‘玉兔四号’要携带脉冲钻探机,至少钻透 5米——那些标记绝不可能只浮在表面。”

他突然抬头,眼里闪着精光,“我在灯塔国研究过类似的非欧几何结构,或许能破解标记的排列规律。”

钱老拄着拐杖走到地图前,拐杖头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道:“把钍基熔盐堆的小型化装置装上去。月背的核动力供应不能出岔子,这是我们的优势,必须守住。”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要是真有外星人……我们得让他们看看,龙国的技术不输任何人。”

四十天的筹备期像被压缩的弹簧。

杨老带着团队住在发射中心的临时宿舍,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将灯塔国的外星标记数据与“复生一号”矿物药的微观结构反复比对,终于在发射前三天找出规律。

三十七个图形的排列轨迹,与北斗七星在公元前 3000年的运行轨迹完全吻合。

“这是坐标!”

杨老把星图叠印在月背地图上,两个红点精准重合,“标记阵列的中心,对应着月背地下 17公里处的一个巨型空洞——那里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嫦娥八号的发射在凌晨进行。

当长征九号火箭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刺破夜空时,指挥大厅里的每个人都攥紧了拳头。

杨老的手指按在心脏位置,那里还留着抗癌药剂带来的微弱刺痛,却比不上此刻胸腔里翻涌的热血。

这是他回国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也是人类第一次主动探寻外星文明的踪迹。

七十二小时后,嫦娥八号在月背冯?卡门撞击坑软着陆。

“玉兔四号”月球车缓缓驶出,太阳能板在地球的微光下展开,像一只警惕的眼睛扫视着荒芜的月面。

“距离标记阵列还有 300米。”

许阳的声音在指挥大厅里回荡,屏幕上的画面随着月球车的移动颠簸,“前方发现灯塔国月球车的履带印,他们最近一次活动在 72小时前。”

月球车继续前进,突然在一块黑色玄武岩后停下。

镜头转向右侧,所有人的呼吸瞬间停滞——三十七个金属光泽的几何图形在月尘中若隐若现,组成直径约 50米的环状阵列。最外侧的螺旋形符号正微微发光,与杨老笔记本上的图案分毫不差。

“开始扫描。”

杨老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激光扫描仪的绿色光束扫过标记,三维模型在屏幕上逐渐成型。

当阵列中心的图形被放大到全屏时,指挥大厅里爆发出倒抽冷气的声音。

那是一个从未在任何文明中出现过的符号,由三条相互缠绕的曲线组成,曲线的节点处镶嵌着细小的发光颗粒,像凝固的星河。

“脉冲钻探机准备。”

许阳按下指令按钮。

月球车的机械臂伸出,钻探机的钻头旋转着刺入标记中心的地面。当深度达到 5.3米时,钻探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不是遇到岩层,而是探测到强烈的能量反应。

“撤回钻探机!”

杨老猛地站起来。

机械臂带着钻头退回,镜头对准钻出来的孔洞。

洞底深处,一点幽蓝色的光芒正缓缓上升,照亮了周围的岩壁,那里布满了与地面相同的标记,像无数只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来自地球的访客。

指挥大厅里鸦雀无声,只有仪器的蜂鸣声在空气中震颤。

大长老望着屏幕上幽蓝色的光芒,突然开口:“看来……我们不是第一个来这里的智慧生命。”

许阳的目光落在杨老身上,老人正低头在笔记本上速写,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那些外星标记的线条在纸上逐渐成形,与他记忆里系统给出的抗癌方剂图谱,隐隐透出某种神秘的呼应。

月背的荒芜之上,嫦娥八号的太阳能板反射着地球的光芒,仿佛在向未知的文明发出无声的问候。

而地球指挥大厅里的人们知道,他们刚刚触碰到了宇宙的冰山一角,那些标记背后的秘密,或许比可控核聚变、比抗癌药剂,更能改变人类的命运。

……

灯塔国 NASA的绝密实验室里,那块从月背带回的黑色石板正悬浮在强磁场中。

激光束如手术刀般逐层剥离表面的氧化层,露出内部如神经网络般密布的银色纹路。

经过十七个月的破解,科学家们终于发现,这些纹路竟是某种超导材料的原子排列蓝图。

当第一块按纹路结构合成的钇钡铜氧超导带材在液氮中悬浮起来时,国防部长的加密电话直接打进了实验室。

三个月后,五角大楼召开全球防务展,全息投影上的 F-35战机突然解体重组,机翼蒙皮展开成蜂窝状结构。

“这是基于月背标记技术研发的自适应隐身材料。”

项目负责人的声音带着刻意压制的傲慢,“雷达反射截面降低 99%,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无法锁定——而这,只是个开始。”

展厅中央的电磁轨道炮突然发射,合金弹丸击穿 10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炮管却始终保持常温。

“传统轨道炮的烧蚀问题?”

负责人笑着调出月背标记的能量约束图谱,“我们用非欧几何结构的磁场约束电弧,炮口动能提升到 32兆焦,能击穿任何现役坦克的正面装甲。”

更令人窒息的是太空武器展示区。

一组微型卫星群在模拟轨道上展开,镜面阵列将太阳光聚焦成直径 1米的光束,瞬间熔化了模拟的洲际导弹。

“这是‘阿波罗之眼’,”负责人指向卫星外壳的纹路,与月背标记如出一辙,“基于外星能量传导技术,从部署到打击的响应时间压缩到 7秒——全球任何角落的目标都逃不掉。”

消息公布当晚,全球股市剧烈震荡。

军工板块的灯塔国企业股价暴涨,而俄罗斯的苏霍伊、欧洲的空客防务股价暴跌超 15%。

克里姆林宫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普京的手指在卫星图片上划过。

那些微型卫星的轨道参数,与月背标记的排列轨迹惊人地相似。

“他们把外星技术武器化了。”国防部长的声音带着寒意,“我们的 S-500防空系统,在这种光束武器面前形同虚设。”

欧盟布鲁塞尔总部的紧急磋商持续到凌晨。

F国总统将咖啡杯重重墩在桌上,投影里的轨道炮参数表被红笔圈得密密麻麻:

“他们的炮口动能是我们‘戴高乐’号航母主炮的 27倍,而我们还在为电磁炮的储能问题头疼——这根本不是一个代际的竞争。”

d国总理则盯着自适应隐身材料的分析报告,突然意识到,欧洲联合研制的“未来空战系统”尚未试飞就已落后。

龙国国防部的作战推演室里,许阳盯着 F-35的隐身性能数据,指尖在桌面上快速敲击:

“他们的材料结构借鉴了标记的非欧几何,但能量约束效率比理论值低 17%——显然还没完全吃透技术。”

杨老放大卫星镜面的纹路图,突然冷笑道:“偷学了皮毛就敢炫耀,这种镜面阵列的散热问题不解决,持续照射超 30秒就会自爆。”

大长老的目光从投影上移开,落在嫦娥八号传回的月背空洞数据上:“他们只看到了武器,却没意识到那些标记真正的用途——准备启动‘昆仑计划’,我们不能落后。”

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各国代表的争吵声几乎掀翻屋顶。

“这种太空武器违反《外层空间条约》!”

巴西代表的声音嘶哑,却被灯塔国代表傲慢地打断:

“当你们有能力获取外星技术时,再来谈规则吧。”

当毛熊国提出核查“阿波罗之眼”的请求时,得到的回应只有冰冷的“技术安全豁免”。

网络上的震撼言论如潮水般涌来。

日本网友在 2ch论坛刷屏“我们必须抱紧灯塔国的大腿”,而印度网民则哀叹“刚试射的烈火- 5导弹,在电磁轨道炮面前就是烟花”。

龙**事论坛上,军迷们将 F-35的隐身材料与月背标记对比分析,有人发现其结构稳定性存在致命缺陷——但这并未减轻那种被技术代差碾压的窒息感。

当灯塔国宣布将在月球建立永久军事基地时,全世界终于明白,月背标记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突破,更是国际格局的彻底重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