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 > 第100章 茶席上的对话2

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 第100章 茶席上的对话2

作者:六翼飞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15:16 来源:小说旗

林宇轩轻轻颔首,神色专注而从容。略作思忖后,他以沉稳而富有韵味的声音吟道:

《春韵》

东风拂柳绿丝绦,

桃蕊初开绽粉娇。

紫燕呢喃寻旧垒,

春光旖旎醉云霄。

猪宅一生笑着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东风轻柔地吹拂,柳丝摇曳生姿,桃花初绽,那一抹粉嫩娇艳欲滴。紫燕归来,在熟悉的旧巢边呢喃,整个春光如梦幻般旖旎,让人沉醉其中,仿佛能直上云霄。”

紧接着,林宇轩又吟出描绘夏日的诗篇:

《夏景》

炎光似火映池塘,

菡萏飘香满院芳。

蛙鼓蝉鸣添夏趣,

清风拂水韵悠长。

“夏日,阳光炽热,映照在池塘之上。荷花盛开,香气弥漫整个庭院。蛙声阵阵,蝉鸣声声,为夏日增添了别样的趣味。清风轻轻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那韵味悠长而深远。”林宇轩的话道,仿佛将众人带入了那充满生机的夏日庭院。

稍作停顿,林宇轩继续吟诵描绘秋天的诗章:

《秋思》

霜枫似火染山峦,

稻谷金黄映碧天。

归雁声声传远信,

秋思缕缕绕心田。

“秋天,枫叶如火焰般染红了山峦,金黄的稻谷与蓝天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归雁南飞,声声鸣叫似乎在传递远方的消息,而那无尽的秋思,也如丝线般缠绕在人们的心田。”林宇轩的声音中,仿佛带着秋日的丝丝惆怅。

最后,他以一首描绘冬日的诗作为此次创作收尾:

《冬情》

琼花漫舞覆山川,

玉树银枝映素笺。

围炉夜话情无限,

冬雪纷飞意自绵。

“冬日,雪花漫天飞舞,覆盖了山川大地。树木银装素裹,宛如一幅天然的素笺。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夜话家常,情谊无限。纷飞的冬雪,也蕴含着绵绵无尽的诗意。”林宇轩的讲述,让冬日的温暖与诗意在演播室中弥漫

陈星尘笑着说:”林宇轩先生凭借对四季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通过巧妙的诗词创作,将四季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在场众人仿若亲身经历了四季的更迭变换,沉浸在那如诗的意境之中。”

松尾和也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赞赏之情,仿佛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般。他的双眼明亮而炽热,宛如燃烧的火焰,透露出对林桑才华的高度认可。

只见他缓缓抬起手来,手掌轻拍,发出清脆而热烈的掌声。每一次掌声都像是对林宇轩的赞美之词,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

赞叹声中,松尾和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钦佩之意,他心悦诚服地说道:“林桑,您的才华真是令人惊叹!刚才那四首诗词,不仅将四季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更将您内心的情感与四季之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这样的才情,实在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话落,只见他指尖轻动,如行云流水般轻巧地转折着手中的折扇。那竹骨在他的掌心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旋出了一道极其流畅的弧线。

随着折扇的展开,扇面上的水墨山水图也如被春风轻拂一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众人眼前。那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都随着他的动作而变得灵动起来,宛如真实的山水画卷。

他微微仰起下颌,双眸凝视着远方,似乎沉浸在那扇面上的山水之中,思索着其中的韵味和意境。他的声线悠然自得,如同山间清泉流淌,漫过平仄韵律,将春夏秋冬的俳句缓缓吟来。

《春》

“春之章——春风里,轻抚柳丝发,蝶影翩翩过。”

他指尖摩挲扇骨,缓声阐释:“柔风如纤手,细细梳拢柳丝的鬓发。蝶影蹁跹掠过这方朦胧诗境,翅尖沾着新绿与花痕,教春日的苏醒从枝头漫到了风里,连空气都酿着生机萌动的甜。”

《夏》

“夏之章——夏夜乘凉时,莲香悠悠绕,笛声隐隐传。”

松尾和也笑意漫过眼角,他续道:“暑气褪在竹席的凉意里,莲香便趁着暮色漫上来,丝丝缕缕缠着指尖。远处笛声穿堂而过,像揉碎了半池月光,在乘凉人的耳畔晃出涟漪——这便是夏日藏在晚风里的慵懒与温柔。”

《秋》

“秋之章——秋霜晨,柿子枝头挂,似火赤焰燃。”

他望着虚空中的霜色,语气染上几分沉郁的热烈:“晨霜给世界蒙了层薄纱,枝头柿子却挣开这层清冷,红得似要烧化秋雾。那团赤焰悬在疏枝间,是秋将凋零写成了蓬勃,把成熟酿成了枝头不落的诗。”

《冬》

“冬之章——漫天飞雪里,枯树枝头处,鸟儿安然眠。”

他眸中泛起温软的光,他轻声道:“飞雪织就银白的茧,枯枝是茧上未拆的线。鸟儿蜷着身子歇在枝桠间,羽毛裹着雪粒,却像枕着整个冬天的静谧——严寒里的安睡不是沉寂,是生命把坚韧藏进了风雪都吻不到的温柔角落。”

猪宅一生的眼眸闪过一丝亮光,仿佛夜空中的流星划过,他的手掌不由自主地相互击打,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音中似乎透露出几分难以抑制的雀跃。

他的指尖微微颤抖着,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沉醉之中,无法完全恢复平静。

猪宅一生身体前倾,几乎要贴近案几,他的袖口轻轻拂过案上的茶盏,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松尾和也先生这双眼睛,真是太厉害了!”猪宅一生感叹道,“我想,他的眼睛一定能够看见时光褶皱里的细雪吧?”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钦佩和惊叹,仿佛松尾和也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存在,能够洞察到时间的细微之处。

接着,猪宅一生将目光投向案几上的俳句,轻声吟诵起来:“春风梳柳是把光阴捻成了丝,莲香缠笛是将暮色泡进了茶……”

他的声音轻柔而悠扬,仿佛这些俳句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在空气中回荡。

“更别说那霜枝上燃着的柿子、风雪里蜷着的鸟,”猪宅一生继续说道,“这些描写简直是把四季的骨血都揉进了短句里,连呼吸间都飘着物哀的清冽。”

折扇在松尾手中又轻轻转了个圈,扇面山水的墨色似乎随他的动作洇开几分。猪宅一生望着那扇影,笑意更浓:“方才您摇扇时,落英、流萤、霜柿、残雪像是顺着扇骨淌下来的——春的萌动、夏的慵懒、秋的炽烈、冬的沉寂,竟全在这开合间凝成了刹那的永恒。日本俳句的妙处,可不就藏在这‘见微知着’里么?瞧着是草木虫鱼,品着却是时光在皮肤上的轻吻,连遗憾都带着温柔的光泽。”

陈星尘指尖敲了敲石桌,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影:“其实‘物哀’这二字,并不是伤春悲秋的空泛,是把对生命的珍视都浸在风雪里——就像冬句里那只安然眠的鸟,枯枝与飞雪是冷的,可鸟儿的羽毛却带着体温,这才是‘刹那即永恒’的真意啊。”他抬眼望向松尾,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您的笔触像是给时光打了个蝴蝶结,让每个季节的细痕都成了能捧在手里的诗。”

林宇轩指尖乜野叩了叩石案,唇角扬起清浅的笑,眼中映着松尾折扇上晃动的墨色山影:“松尾桑这俳句,当真是‘以心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了。”声音里带着几分清越,“春句里的‘柳丝发’‘蝶影过’,分明是把春风化做了温柔的具象——若不是对万物生灵存着细腻的怜惜,如何能在细微处见得这般灵动?”

说到此处,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青瓷茶盏的纹路,目光落在松尾手中轻摇的折扇上:“夏之莲香、秋之柿火、冬之栖鸟,看似写的是四季风物,实则是将‘刹那’与‘永恒’缝进了字里行间。就像这冬句里的鸟儿,在漫天飞雪中安然蜷息——严寒是刹那的凛冽,可那份与自然相融的安适,却成了永恒的温柔注脚。”

猪宅一生此时低笑一声,指节敲了敲自己心口:“最妙的是这‘物哀之美’,并非沉溺于凋零的怅惘,而是在草木荣枯间见得生命的圆融——松尾桑笔下的四季,分明是带着体温的:春的萌动是新生的欣喜,秋的炽烈是成熟的坦然,就连冬的沉寂里,都藏着‘安然眠’的坚韧。这般笔触,当真是把生活细痕酿成了诗行里的星光。”

茶桌上的茶雾袅袅升起,混着松尾折扇带起的风,将猪宅一生的雀跃、陈星尘的细腻阐释、林宇轩的清越品评,都揉进了暮色里。此刻的俳句早已不是纸上的短句,倒像是从四季深处走来的使者,携着物哀的清美与生命的哲思,在几人的目光里织就了一片不落的春秋——掌间掌声错落相和,惊起案头未干的墨香,随晚风漫向远处,似要把这满室的赞叹,都酿成时光里的绵长余韵。

此刻,直播间的留言板如春日河面的涟漪般翻涌,来自龙国、瀛桑及五洲四海的弹幕潮水般滚动——

南京的赵悦指尖在键盘上轻快跳跃:“林先生的诗词堪称精妙,格律如精工雕琢的玉璧,意境似深山流转的云岚。尤其秋篇,将‘思乡’二字揉进霜叶、归雁与暮色里,景是‘空山新雨’的清冽,情是‘月是故乡明’的绵长,教人读时鼻尖竟泛起桂花香般的怅惘。松尾先生的俳句亦独具风致,‘春风中,轻抚柳丝发,蝶影翩翩过’——‘轻抚’二字让风有了指尖的温度,蝶影掠过的何止是枝头,更是观者心底萌动的春芽。两种文字,同绘四季筋骨,却各藏文化魂魄,妙极!”

屏幕另一端,王强的留言带着几分直率的坦诚:“林宇轩的诗词功底毋庸置疑,字里行间尽是典故珠玉,只是‘落木萧萧’‘孤鸿明灭’这般遣词,于寻常读者而言,恰似隔着层纱幕赏景,美则美矣,却少了些触手可及的烟火气。松尾和也的俳句胜在‘简’,‘莲香悠悠’‘笛声隐隐’勾出的夏夜图景如墨笔速写,清爽利落,却总觉情感像未盛满的茶杯——画面在眼前铺开了,可藏在画里的心事,却没跟着茶香与笛音漫出来。许是中日文字的‘留白’之道不同?倒值得细品。”

瀛桑京都的小林优子指尖轻触屏幕,眼底漾着欣赏的光:“松尾先生的俳句仍是那柄裁云的刀,将瀛桑四季的肌理剖得细腻入魂。‘秋霜晨,柿子枝头挂,似火赤焰燃’,霜色的冷与柿色的炽撞个满怀,像把秋日的寂寥浸在明晃晃的阳光里,连‘寂寥’都有了温度。”

北海道的佐藤健的留言带着几分率真的热烈:“松尾先生的俳句浸着瀛桑传统的物哀之美,如晨露沾襟般清透,却终究囿于‘一叶一世界’的细腻。反观林先生的诗词,单是写春,便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般的蓬勃,连‘生机’都带着横扫荒原的气势,更遑论那些藏在‘国破山河在’里的家国之思——那是俳句短笺难承的厚重。或许俳句是‘檐下听雨’的精致,而龙国诗词是‘登高观潮’的壮阔,各有千秋,却让我格外歆羡后者胸中的万千丘壑。”

弹幕仍在翻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文字在屏幕上交织成锦:有人为“物哀之美”的纤细叹息,有人为“家国情怀”的厚重动容,有人在“复杂”与“简洁”间寻找共鸣,亦有人在“留白”与“铺陈”里发现新境。这场跨越重洋的文化对话,恰似松尾手中的折扇与林宇轩案头的狼毫——扇骨摇出的是瀛桑四季的清冽风致,笔尖落定的是龙国岁月的磅礴气韵,而直播间的每一条留言,都是落在两者之间的星子,让不同的文化之光,在碰撞与凝视中,晕开更辽阔的审美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