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 > 第110章 应战8

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 第110章 应战8

作者:六翼飞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15:16 来源:小说旗

抽签结果揭晓的那一刻,仿佛时间都凝固了。现场原本喧闹的气氛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捏住,瞬间变得凝重而压抑。人们的呼吸似乎都在这一刻停滞了,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众人的目光如同燃烧的火炬一般,齐刷刷地汇聚在陈星尘和渡边健一手中的纸条上。那两张纸条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重量,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与此同时,直播间里的弹幕也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疯狂地刷动着。观众们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最终的结果。弹幕的刷新频率越来越快,甚至让人感觉它们快要冲破屏幕,喷涌而出。

龙国陶艺泰斗苏逸风轻抚着他那长长的胡须,双眼之中突然迸发出一股炽热的光芒,仿佛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一般。他凝视着眼前的午窑,缓缓说道:“这午窑以刚猛而着称,恰似一柄经过烈火淬炼的重剑,充满了无尽的力量和威严。如果能够驾驭这雷霆般的火势,那么烧制出来的双耳三足鼎必定能够展现出气吞山河的磅礴气象。”

坐在苏逸风身旁的林婉清,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青瓷茶盏。她的黛眉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她轻声说道:“然而,卯窑却与午窑截然不同,它温润如春水,宛如一位温柔婉约的女子。用卯窑烧制四方茶罐虽然能够很好地契合其特性,但要想在这方圆之间雕琢出惊世之美的作品,恐怕需要渡边选手耗费他毕生的功力才行。”

瀛桑陶艺界的元老山本一郎,他那原本就深邃的瞳孔在看到陈星尘手中的纸条时,竟然微微收缩了一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他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此刻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盯着陈星尘手中展示的纸条,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纸张,窥视到其中隐藏的秘密。

山本一郎的喉咙里,发出了一阵低沉的呢喃,声音仿佛是从他内心深处挤出来的一般:“双耳三足鼎,这可是承载着千年文明厚重的宝物啊!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难道真的能够参透其中的奥义吗?”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似乎完全无法想象一个如此年轻的人能够理解如此深奥的文化遗产。

而在山本一郎的身旁,松岛美惠子则轻轻地摇动着手中的折扇,那优雅的动作与她身上的和服相得益彰。她的朱唇微微开启,如黄莺出谷般的声音缓缓说道:“四方茶罐虽然小巧,但是其中却蕴含着大和美学的万千气象。渡边先生必定能够将那种侘寂之美,深深地镌刻进每一道纹路之中。”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渡边先生技艺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她对陈星尘的不屑一顾。

贵宾席上,北条正雄紧绷的下颌线棱角分明,沉声道:\"抽签决定了选手的命数,后续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上杉美和将公证文书按在膝头,指尖泛白:\"我以家族荣誉起誓,定会让这场较量成为绝对公正的典范。\"

与此同时,网络直播间彻底沸腾。\"陶瓷小诸葛\"连发三条弹幕:\"午窑配鼎,这是天作之合!星尘定能让世界见识什么叫'一鼎镇乾坤'!\"

\"和陶之魂\"立刻回击:\"卯窑才是瀛桑陶艺的精髓所在!渡边健一必将用茶罐征服所有人!\"

\"Artisticpotter\"兴奋地敲击键盘:\"刚柔碰撞,古今交融,这场对决简直是陶艺界的世纪之战!\"

\"potteryFanatic77\"疯狂刷屏:\"跪求剧透!他们会用什么惊世技法?已经等不及了!\"

\"陶韵之梦\"的留言获得无数点赞:\"此刻的期待,比任何成品都要动人!\"

周明教授神色凝重,一把拉住陈星尘的袖口,将人拽到廊下阴影处。他警惕地瞥了眼四周,压低声音道:\"小陈,可别小瞧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尤其你抽到这双耳三足鼎,那可是镇国重器的形制,半点马虎不得。\"

他枯瘦的手指在空中虚点,\"先得置一张乌木香案,摆上三牲供品,猪头要带尾,整鸡需昂首,鲜鱼得摆成游弋状,这是给窑神的见面礼。待纸钱焚尽,得一字不差地念诵《窑神祈愿文》,声调高低、气息长短都有讲究,稍有差池,窑火就要闹脾气。\"

老人苍老的面庞泛起潮红,继续压低嗓音:\"取土更是重中之重。得备足三柱檀香、九枚铜钱,对着山神庙行三跪九叩大礼。念'借土词'时,要让声音穿透岩层,让山神听见你的诚意。记住,每块陶土都有灵性,稍有不敬,烧出来的器物必带裂痕。\"

说到此处,他突然攥紧陈星尘的手腕,指节发白:\"最后是点火仪式。窑口要摆成'品'字形供桌,米酒需是头年冬酿,白米得选新收的贡米,海盐必须是晒足百日的老盐。

资深窑工要带着学徒唱《开窑调》,声浪能掀翻窑顶才够火候。\"周明松开手,从袖中掏出泛黄的祷词抄本,\"拿着,你必须背得滚瓜烂熟。渡边那小子背后有整个瀛桑陶协,咱们也不能输了礼数。\"

陈星尘屏气凝神,指尖抚过抄本上褪色的字迹,仿佛触到了千年窑火的余温。此刻直播间早已炸开了锅:

\"陶韵传承者\"激动地连刷三个感叹号:\"这些仪式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当年景德镇开窑,连巡抚大人都得亲自上香!\"

\"和陶探秘者\"附上一张自家神社的照片:\"原来龙国的窑神信仰和我们的陶祖祭典异曲同工!敬畏之心,不分国界!\"

\"ArtisticAdmirer\"连发问号:\"所以这些仪式真的会影响成品?还是说更偏向心理暗示?在线等文化大佬解答!\"

\"potteryEnthusiast\"则晒出收藏的老照片:\"我祖父留下的笔记里也记载过类似仪式!期待这场跨越时空的技艺对话!\"

暮色浸透瀛桑陶芸协会的庭院时,两个截然不同的祈愿场域同时展开。

周明教授亲自调配的沉檀香雾中,陈星尘手持金箔纸钱躬身而立,祷词如古寺晨钟般穿透氤氲——那些镌刻在青铜器铭文里的古老祝语,此刻化作震颤空气的涟漪。

百米外的卯窑区,渡边健一正以标准的正坐姿势跪于榻榻米上,身着的藏青羽织绣着家纹,助手们默契地将清酒、葛粉饼与五色米摆成北斗阵型,日式祝祷词的韵律如同三味线的拨弦,在木梁间悠悠回荡。

取土环节宛如两场静默的仪式剧。陈星尘将额头贴在湿润的黄土上,念诵的\"借土词\"带着秦腔般的苍凉尾音,指尖抚过的每捧陶土都要在掌心反复揉捏,直到确认其细腻度堪比婴儿胎发。

李华举着特制的竹筛,将粗粝杂质一一剔除,筛网震颤的节奏竟与陈星尘的呼吸形成微妙共鸣。

渡边健一那边,陶土需经过七次\"练土\"工序,他赤足踩踏泥团的力道精确到分毫,每踩下一次,都要以木尺测量厚度,确保最终取用的泥料湿度保持在18%的黄金比例。

工作台前,两人化身成操纵泥土的魔法师。陈星尘的轮盘飞速旋转,掌心按压的轨迹带着青铜器铸造的磅礴气势,鼎耳弯曲的弧度恰似商周饕餮纹的变形,而渡边健一手中的泥条却如同会呼吸的藤蔓,在指间缠绕出茶室壁龛般的静谧空间。

当竹刀划过茶罐表面,樱花纹样的起笔处还残留着清晨露水的湿润感。

釉色环节更是两方美学的巅峰对话。陈星尘调配的青铜釉中暗藏玄机——他在基础釉料里混入了微量的孔雀石粉末,刷釉时特意留出斑驳的留白,仿佛青铜器历经千年氧化的痕迹。

渡边健一的喷枪在暮色中划出蓝色的光弧,樱花纹样采用了\"引き目\"技法,白色釉料在湿润的蓝色基底上晕染,恰似岚山晨雾中的早樱初绽。

当两窑同时点燃,整个陶芸协会化作燃烧的剧场。周明教授带领的窑工们齐诵《火候诀》,火把投入午窑的瞬间,火焰如蛟龙腾空,映得陈星尘的瞳孔泛起金红色。

卯窑那边,渡边健一亲自执起仪式用的火炬,火苗跃动时,他和服下摆的云纹仿佛也在随火起舞。

直播间的弹幕疯狂刷新,\"陶韵传承者\"截取的鼎耳塑形片段被疯狂转发,\"和陶探秘者\"则逐帧分析樱花釉面的晕染技法,而\"ArtisticAdmirer\"的评论获得万余点赞:\"这哪是制陶?分明是两个文明在火焰中对话!\"

窑火彻夜不熄,陈星尘与渡边健一如同守夜的武士,在跳动的火舌间捕捉命运的密码。他们知道,这场较量不仅关乎器物的成败,更是两种千年制陶文明在现代聚光灯下的灵魂碰撞。

当窑火愈燃愈旺,烈烈火焰仿佛要将世间万物的喧嚣都吞噬殆尽。陈星尘静静地伫立在窑旁,周教授昨日的话语,宛如洪钟般在他耳畔清晰回荡:“景德镇的老师傅们常常念叨,窑门一旦闭合,这便开启了人与天之间一场深邃而神秘的对话。”他凝视着那肆意跃动的火舌,炽热的温度扑面而来,让他的面庞染上一层淡淡的红晕。

百米外的卯窑前,渡边健一突然跪坐如松。褪色蓝染布包展开的瞬间,直播间的特写镜头捕捉到几粒闪烁着幽光的浜砂——那是濑户内海沉积千年的瓷石结晶,每一粒都凝着咸涩海风的低语。当砂粒投入火舌,蓝焰骤然绽放,如深海鲛人泪坠入熔炉,弹幕瞬间炸开:\"瀬戸焼秘仪现世!海神的祝福降临了!\"

时光在窑火的燃烧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到了第七日寅时。

此时,窑温已渐渐降至可以开启的程度。当陈星尘怀着忐忑与期待的心情,打开窑门的那一刻,一件令人惊叹的作品呈现在众人眼前。那尊青铜釉鼎,宛如一位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王者,静静伫立。

鼎腹之上,竟呈现出一片如梦如幻的流霞纹,那是釉料与窑灰在高温的熔炉中自然交融所创造出的奇迹,每一道纹路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当鼎的三足稳稳落地时,竟发出一阵清越悠扬的嗡鸣,那声音宛如远古编钟奏响后的袅袅余韵,在空气中久久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将人们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

与此同时,渡边健一的窑门轻启,四方茶罐带着早春的气息现世。原本素雅的樱花纹在冷却中奇迹般苏醒,淡粉色晕染如吉野樱吹雪,直播间瞬间铺满樱花特效。

也许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七日七夜的烧制中,两个对手曾隔着蒸腾的热浪无声对视。渡边健一送去的朱漆食盒里,桧木片上的\"土与火の缘\"泛着幽香;陈星尘回赠的建盏中,\"陶钧天地\"四字浸着九华山云雾茶的清冽。

当晨光悄然穿透窑场那袅袅升腾的青烟时,柔和的光线洒在两件精美绝伦的作品上。镜头从两件作品的特写缓缓拉升,只见陈星尘的鼎沉稳如钟,静静矗立,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渡边健一的罐清雅似月,散发着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气质。

它们投在素坯墙上的影子,在晨光的映照下,却渐渐交融在一起,最终竟化作一幅完整的太极阴阳图。

这一刻,直播间里突然陷入了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为这奇妙的景象而静止,唯有窑灰落地时发出的簌簌声,在这片寂静中清晰可闻,那声音,宛如千百年来无数陶器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充满了新生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期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