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 > 第35章 试射都没有直接打靶?陈司长崩溃了

“先不用理会波斯人,过两天的实弹测试后,上级是否批准出口技术还是一回事呢!”

林文刚觉得刘威铭有些危言耸听了。

沙特疯狂增加石油产量,又能降多少?

刘威铭看了他一眼,知道他的心思,也没说穿。

实弹测试,换装了发动机、进一步改进制导头的pL-4改,会惊掉一众部队大佬的下巴。

那时候,出口不会有任何障碍。

除非部队能提供给619持续研究的经费。

“实弹测试的样品怎么样了?”

张振万问刘威铭。

“没有问题,明晚上跟我们一起上飞机。”

这次紧急改装了6枚pL-4改样弹。

其中两枚遥测弹,4枚实弹。

除了外形尺寸跟气动布局、战斗部没有改变,导引头、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都改变了。

“发动机只进行了几次试验,会不会……”

张振万有些担忧。

新的发动机整体设计没有修改,为了提高推力,做出了部分细节修改。

原本需要进行大量测试,为了向上级跟部队主管单位展示自己用的技术更好,没有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测试就直接进行实弹打靶测试。

风险很高的。

一旦失败,根本无法改变上级的态度。

“厂长,实验验证了理论没错,银河一号模拟的结果也得到了证实,没有更换材料,发动机都能让导弹达到最高3.2马赫的速度,24公里的最大射程。”

刘威铭笑着安慰张振万。

“要是性能超过不了太多,上面很难同意出口啊。”

“那就用事实说话呗。”

刘威铭一脸轻松。

丝毫压力都没有。

第二天晚上,几辆212吉普中间跟着一辆带着篷布的军绿色老解放汽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达了蓉城南郊的太平寺机场。

这座修建于抗日战争的机场,由于太过靠近双流机场,早就成为战备机场。

一架两侧机翼上各自带着两个螺旋桨的运-8静静地停在夜空中。

运-8!

“租这玩意儿没少花钱吧?”

刘威铭下车后看到运-8,扭头问张振万。

“空军的飞机,又不是民航,哪能说租就给租的?去西北戈壁滩深处的空军靶场3000多公里呢!陈司长帮忙联系的。”

张振万解释着。

刘威铭倒也没有什么尴尬。

只是随口一说。

飞机他以前没少做,还从来没有乘坐军用运输飞机的经历。

很快,解放汽车车厢里被装在木头箱子中的6枚导弹就被从尾部舱门中被装进了运-8的货舱。

机上的机械师忙着把货箱固定在机舱内。

“你们坐前面押运舱,请跟我来。”

跟张振万对接的副机长带着几人穿过货舱前端的气密门,进了中间的押运舱。

这是运-8基本型特有的结构。

驾驶室跟押运舱采用气密结构,可以保证在高空飞行时候提供稳定的压力环境,让操作人员跟搭乘人员能正常活动。

后面的货舱采用非气密结构,可以降低成本跟制造工艺难度。

“平时执行任务时,尾炮射击员也要在位吗?”

刘威铭突然开口问道。

运-8机组成员一共6人:正副驾驶员、领航员、空中机械师、通讯员以及尾部炮塔中的一名射击员。

副机长顿时不满地看着刘威铭。

“这是我们的工程师……”

张振万急忙解释。

“刘威铭?”

副机长诧异地看向刘威铭。

“???”

这下轮到刘威铭意外了。

“任何飞行任务,机组都必须全状态……”

虽然依然没有直接回答刘威铭的问题,却已经有了答案。

说完,副机长就向前面驾驶舱去了。

“难道你们认识?”

张振万诧异地问刘威铭,刚才刘威铭的问题,明显是违反了《保密守则》的。

刘威铭摇头。

他也不认识对方。

押运舱里的座椅并不是专门设计,坐起来并不是太舒服。

很快,运-8就动了起来,随后越来越快,众人只感觉机身向上倾斜,没一会儿就恢复了平稳。

时间本就很晚了,即使座椅不太舒适,刘威铭除了心中默默吐槽运-8速度慢之外,也没有别的心思。

运-10已经下马了。

再等国内研制大飞机,那是差不多二十年后了。

他不是航空专业的人,即使想乘坐自己国家设计、制造的飞机,也只能时机合适提前促使国产大飞机早日立项。

飞机降落时的震动,让刘威铭醒了过来。

6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到了地方,天还没亮。

“有把握吗?这次可是来了不少部队的高级领导,空军来了一名副司令。”

刚下飞机,顾不得寒暄,陈为民就满脸担忧地问刘威铭。

“陈司长,我们有把握没用啊,实弹打靶,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不是!”

刘威铭的话,瞬间就让陈为民的心提了起来。

这是没把握?

没把握搞啥提前实弹打靶测试?

“陈司长,王将军说这会儿气象条件好,可以直接先测试遥测弹。”

正在陈为民闹心时,靶场一名负责人跑了过来。

“啊?”

“这么急?”

张振万也一脸意外,“观看的领导们比我们先到?”

他以为,自己这些人肯定会先到的,做好了测试跟打靶的准备,部队的领导们才会到达。

一直不都是如此?

“你们的出口订单给了怪蛇-3引进项目非常大的压力,这已经无法改变了。目前正在谈判引进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的项目已经被高层叫停了……这次测试关系到是否引进。”

陈为民小声地解释着。

“难怪!”

刘威铭倒也不意外。

从改革开放后,中西方关系快速升温,因为基础配套跟技术经验不足的问题长期无法突破的项目,可以从国际上引进技术,这样不仅节省了研发成本,还能让部队快速获得急需的先进装备。

于是,造不如买的观点就出现了。

很多人认为直接买,可以节省大量研究经费跟时间,再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可以更快追赶世界先进。

也有人认为,国防是买不来的,国外不可能把真正先进的技术卖给中国,再艰苦都得自己研发。

显然,现在619的pL-4改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虽然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射程却达到了70公里。

国内是没有这样射程的导弹的。

“所以,这次测试不能出任何意外!只要成了,不仅你们卖出技术没问题,上面还会在经费、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

陈为民一脸严肃。

这段时间,他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可现在刘威铭告诉他没有100%的把握。

“新改进的发动机,只在地面平台上进行了实验……虽然银河一号的模拟结果非常好……”

“什么?你们在这之前一次实弹测试都没有?”

张振万的话让陈为民瞬间觉得天都塌了。

之前一次实弹测试都没有啊!

一旦出现问题,这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刘威铭年轻,迷信计算机,张振万难道不知道?

当着如此多的高级领导,一旦出现问题,别说他们卖技术,就连现在的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小刘,不是我怀疑你的能力,设计没有问题,理论没有问题,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发射失败或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此刻,陈为民是真的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