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 > 第26章 技术突破了就是如此任性

“你就拿这来考验干部!”

陈为民满脸冷笑地看着眼前的叶永安,竭力压制着骂人的冲动。

狗曰的!

求人办事换套路了。

居然在上班期间,提着大包小包进自己办公室,张口说感谢自己的支持,特意给自己带点特产。

看看都是些什么东西!

蒙山茶、豆瓣酱、汉源花椒、保宁醋……

特产是真的特产。

这些玩意儿哪里买不到?

居然拿这个考验干部?

哪个干部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领导,这些虽然都不值什么钱,都是全厂干部职工的一片心意。豆瓣酱是我们张厂长爱人亲手剁的辣椒制作;蒙山茶是王副厂长爱人亲自采的……”

叶永安咧嘴笑着,介绍着他带的礼物来路。

“行了,行了,说你来意吧!”

陈为民听不下去了。

真当自己不识货,没有买过菜跟调料?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菜市场上买的,别看这么大包小包,加起来怕是5块钱都不值!

619领导干部的节操,再一次刷新了他的下限。

“那啥,领导,之前厂里没有业务,技术人员很大一部分被调走……”

为了要人来的!

陈为民脸上顿时浮现出为难之色。

619之前离去的人,除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通过自己的关系调离,很多离开619后,甚至升职了,在新单位得到了重用。

“人的组织关系迁走,接收单位业务繁忙,不好办啊。”

“我们只要技术人员回来就行。领导,仅仅是继续改进pL-4不稳定的性能,我们人手都不足,何况现在还要搞中距导弹跟地空导弹……”

叶永安知道陈司长的担忧。

离开的管理干部,刘威铭明确提出,一个都不要。

连技术干部也不要。

只把技术研发人员要回来就行。

“只要技术人员?”

如果只要技术人员,倒好办。

“实在不行,就跟接收单位说,我们先借调回来,等项目完成,再把人给送回去。”

“行,我尽量帮你们给相关单位打招呼,人家放不放人,我就不保证了。”

“那部队要求的实弹测试的样弹,我们可能也没法保证啊。”

“你!”

陈为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狗曰的!

卖出去了这么大一笔,膨胀得厉害,居然在这里威胁自己。

“领导,我们这也没办法,厂子之前被其他单位挖走了一半以上的技术人员……”

“行了,行了,我跟其他部门领导商量一下,给你们调拨一批技术人员。”

于是,叶永安的目的达成了。

他准备的耍赖手段,甚至都没机会展示。

而此刻,在331的张振万,正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且掏出随身携带的公章,哈了一口气,在合同落款上盖上了章。

“张厂长,看来你这是有备而来啊!我们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都归了你们。”

331厂长吴金山黑着脸,声音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可别这么说,这批技术人员是到我们所学习先进的制导技术跟燃料等技术!”

张振万不乐意了,“为了帮助你们更好地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零部件,我们不是也要派遣技术人员给你们嘛!”

一共1000枚的订单,张振万给了500枚给331厂。

由于不生产导引头,也不生产燃料推进剂,每一枚的合同价元。

即使如此,331厂生产一枚的零部件,也有超过4000元的利润。

200万的利润,对有项目的331吸引力并不大。

目前331厂是承担怪蛇-3仿制的核心单位。

619厂提出分享高纯度制冷锑化铟导引头跟新固体燃料技术,让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哪怕用三分之一技术人员交换的!

当然,合同上是这批人员去学习,同时帮着619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等项目完成,人就还给331。

“吴厂长,麻烦尽快安排好人员,人到厂里技术资料就给你们。绝对不会亏的!”

“放心,我亲自把人送来。”

吴金山的话,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他的心在滴血。

可他也清楚,根本没法拒绝。

探测距离将近30公里的红外技术,是他们无法拒绝的。

“厂长,咱们这有些亏啊!619现在手里有经费,技术人员充足后,我们更难以追赶了。”

副厂长马文斌看着张振万离去的背影,一脸惆怅。

空空导弹,原本他们以为就331跟612,还有一个11所,其他的一些都是生产工厂。

现在冒出一个619,一上来就抢他们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

“即使这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在厂里,能很快研制出那样的技术吗?都是为了提升国防实力!只要拿到技术,到时候我们领先,把人要回来就行了。”

吴金山倒是想得通透。

“就怕怪蛇-3国产化进度受到影响。”

“不给他们,才会真的受到影响。空军引进了1500枚成品,现在619的pL-4改性能更先进,成本更低,如果我们只是能生产,而无法提供改进的方案,空军还会给生产任务吗?”

吴金山的一席话,瞬间让其他还想反对的领导干部愣住了。

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

“厂长,高!真高!这样一来,融合了引进的先进技术跟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到时候……”

马文斌竖起了大拇指,疯狂地对厂长拍马屁。

回到厂里的张振万,第一时间跑去找刘威铭,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从331厂要了他们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一共112名经验丰富的空空导弹各领域技术员的战果告诉了刘威铭。

“才112名啊?加上612给的40人,勉强够用……”

“才勉强够用啊?”

张振万傻眼了。

厂里还剩下8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加上这152名,200多人的技术团队啊!

“这还是算上被别的单位借调走的技术人员要回来,另外国防科工委支持我们一批技术人员,不然根本就没法搞!”

刘威铭提醒张振万。

“小刘说得没错,原本我们只是一个项目,现在不仅需要继续改进pL-4,还要搞射程更远的中距空空导弹,还有更复杂的地空导弹系统,这点人根本就不够。”

赵秉璋的话,证实了刘威铭并不是随口胡说。

“这……国内搞防空导弹跟空空导弹的就这么几个单位啊。”

张振万瞬间感觉到压力扑面而来。

加工方面的技术人员,从别的机械厂都能搞来。

可导弹设计、相关技术开发的有经验人员,就不好搞了。

“也别光盯着导弹,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您看能从其他单位借调来不,虽然不是导弹专业,原理没有太多区别……”

刘威铭想了想,觉得还是需要更多的研发人员才行。

人手充足了,研发进度才会快。

他也不可能每个细分技术都参与进去,却能从一开始就给研发团队指出方向。

如此一来,研发团队就减少了很多需要通过不断试错才能改进的弯路。

“能行?”

“赵总大学时候学的是力学专业吧?”

刘威铭问赵秉璋。

“最早是学机械,后来国家需要,调整到力学专业。”

赵秉璋点头。

“明白了!”

张振万点头,之前的兴奋瞬间没了。

“对了,上面提出在年前测试,有没有问题?”

“那有什么问题?发动机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重新设计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要承受更高温度的钛合金材料。”

619内部有特种材料研究室。

不过人都被调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