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 > 第59章 不到4.8马赫过载20G都是垃圾

“……”

陈为民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预警机是空军一直想要的,但是在前几年空警一号因为技术性能太过低下而下马后,空军提了几次,各单位都不支持。

甚至现在,陈为民也不支持。

但是他没法反驳。

619手里掌握着二十多亿经费呢。

“王副司令,预警机的事情,还是先不急吧。619之前工资都发不起,虽然靠着出口pL-4改空空导弹,也搞了一些民用产品改变了局面,整体的技术实力还是提升的不太多。连现在技术实力也需要不断的时间整合……”

王立新将军看不下去了。

预警机的研发成本高、资金回收周期长,空军订单小。

要是没有部队的经费支持,即使给了项目,619搞出来,空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支付研发经费,这会对整个619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唉~”

王副司令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我就是想着那么先进的导弹,空军的战机无法发挥出性能……向来只有各兵种弹药跟不上,没有装备跟不上的情况啊!”

他是真的急。

急也没办法。

预警机确实能解决很大问题。

问题在于现在部队不可能批准预警机立项。

没有立项,意味着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

空军想要利用619的项目自主权,问题是他们也拿不出钱,甚至在619搞出来后也没钱采购……

“我去一趟蓉城吧。之前空警一号性能太过落后,主要就在雷达跟内部电子设备兼容性上。如果619有意愿,我们可以筹集部分资金,等他们雷达技术突破后再让他们搞这个项目。”

见王副司令一脸失落,陈为民也知道空军目前的压力。

这次,必须去蓉城。

一方面是解决132厂跟611所从619贷款的问题,他出面比较好;另外一方面就是问问619对预警机有没有想法。

“这样也好。不然给619的压力就太大了。即使我们能从全国各单位调人,要整合起来,也不容易。”

王立新首先赞同。

如此一来,王副司令即使有意见,也不好再说了。

空军支持619,619也不是没有给任何回报。

要不然不会主动降低利息了。

四月的蓉城,已经逐渐开始热了起来。

陈为民再次来的时候,发现619已经焕然一新:厂区外的道路两侧,杂草都已经被修剪;进入厂区后,杂乱的环境也都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修剪得整齐的草坪跟各种绿化植物。

“之前厂子都生存不下去了,所有人为了活着已经消耗了所有精力,没人在意厂里如何……”

王兴国一脸自豪地向陈司长介绍。

他是绝口不提当初刘威铭骂了他,才意识到,厂里的环境已经非常不好了。

刘工说:专业的事情,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所以,这几个月负责后勤的王副厂长专门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觉悟高的绿化团队!

“不错!从周围环境就能看到厂子的新气象。刘威铭同志呢?他现在在忙什么?”

陈为民转移了话题。

环境再好,屁用都没有。

“刘工啊?这段时间一直都泡在风洞实验室呢!”

“哦?”

陈为民皱起了眉头,“他不是在制导技术室?”

出口的导弹,直接使用了pL-4改的型号,而空军自用版本,上面给了pL-11;射程70公里的新空空导弹,型号是pL-12。

两款导弹是目前国内唯二的中程导弹项目。

“主动雷达的技术已经解决了,探测距离可以达到48公里,现在由麻省理工回来的邹童带队,进一步提升探测距离,还要对雷达系统的各种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以便融入红外制导系统……”

一说到厂里的技术突破,王兴国这个副厂长就昂起了头颅。

有刘威铭这样的顶级人才在,技术突破是问题么?

不是!

只是时间的问题。

连跟不上的后勤配套系统,刘威铭都能有各种办法快速解决。

“啥?突破了?这才几个月?”

陈为民瞪大了眼睛。

满脸不可思议。

那可是主动雷达啊!

国内到现在,需要战机不停地提供照射信号的半主动雷达制导技术,都没有取得突破。

“刘工说,咱们这是跳出了原本的技术框架,主动雷达只考虑发射信号跟接收信号,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再考虑如何在众多的信号中分辨目标,再然后考虑的是小型化……”

王兴国实际上并不是太懂技术。

可这丝毫都不影响他利用技术来装逼啊。

因为平时往刘工面前凑得多,了解的自然就多了。

让他搞研发不行,可让他用这些技术基础来吹牛逼,根本就不是事儿。

“赶紧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刘威铭了。”

陈为民一脸急切。

“陈司长,张厂长跟叶书记他们在会议室里等着您指导工作呢。”

“拉几把倒吧!我能指导你们什么工作?要是我能指导你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技术突破,咱们空军也就不用为了雷达探测距离不足而闹心了!别特么的整天开会,开会能解决什么问题?你们是技术研发单位!”

此刻,陈司长是一点脸面都不顾了。

他能指导619的工作?

这是在打他的脸!

“……气动布局必须修改,目前导弹能抗的过载只有12G,最低必须达到设计的20G……另外,以目前的气动布局,无法支撑导弹在4.8马赫的速度稳定飞行太长时间……”

陈为民经过一番严格检查进入风洞实验室后,刚好遇到刘威铭在跟pL-12团队的总体结构跟外形气动布局的相关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总结。

现在的设计,无法支撑pL-12长时间进行4.8马赫的高速飞行,更无法支持在4.8马赫飞行速度下进行快速机动,追踪目标。

“大家不要想着在3.8马赫的速度我们的导弹能在0.6秒的时间内做出变轨……如果遇到机动性高的战机,战机进行几次机动,我们的导弹就废了……要知道,我们的导弹是打出去就不管的!”

看着众人脸上的不以为然,刘威铭黑着脸强调着。

3.8马赫的速度,已经是国内最快的空空导弹速度。

东风-5那种飞出大气层然后再入,不仅有后面的推力,还有重力加速度的洲际弹道导弹不算!

快速的技术突破,让整个研发团队都有些膨胀。

这一点,让刘威铭非常不满。

“修改设计!下一次风洞实验,必须保证导弹能在4.8马赫的速度下飞行至少40公里!不要觉得高,pL-12的技术指标是射程70公里!”

刘威铭强调了一番pL-12的技术指标。

随后也不管技术团队众人的脸色难看,转身出来。

恰好就遇到了跟着王兴国的陈为民。

“陈司长,您咋又来了?”

“你好像很不欢迎我来啊?”

刘威铭不客气的话,让陈为民愣神了好一阵。

特么的,自己好歹是上级主管领导,平时也没有干什么损害619利益的事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