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三尺莫问 > 三十二.潼关令(11)

三尺莫问 三十二.潼关令(11)

作者:毛在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03:08 来源:小说旗

朱英最后的记忆停留在司马彻那双似悲似怒的眼睛中。

她好像被拖进了一个漫长的梦里。

最初是一处富丽堂皇的庭园,杨柳惹风,菡萏照水,汉白玉的石桥下挤着一团团的锦鲤,连空气都清冽又甘甜。

朱英丝毫不记得自己是谁,也不记得自己在这里做什么,却莫名觉得浑身有劲,走路都想跳着,心里好像装了一团生机勃勃的东西,随时会破土发芽。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悠远的琴音。

夙心?

朱英,或者说这场长梦的主人,嘴角不可抑制地扬了起来,按都按不下去。

她回头一望,有个面目模糊的少年人,穿着广袖窄身的竹纹袍,正歪着身子闲散地半倚于红木坐榻上,一手撑着脑袋,一手随意地抚着琴,长发从肩头披散下来,手指素白又纤长。

那少年独自弹了会儿,似是觉得无聊,一甩衣袖站起来蹦跶两下,亲身演绎了什么叫做静若处子,动若泼猴,横七竖八地跑出几步,又退回来笑眯眯地问她:“怀蹇,你去不去?”

朱英不假思索:“去。”

她使劲睁大眼睛,但少年脸上就像是始终照了层雾,不管朱英怎么努力都看不分明。

便听他哈哈笑了声,将手往身后一负,眨眼就走出了好几步远,修长的手指在身后很不庄重地勾了勾:“那你快点。”

朱英心头像是放了只兔子,不安分地乱跳着,让她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吵闹的心音。

一抬头,碧空如洗,天高云远,却又仿佛触手可及,翻几个跟头就能像孙大圣一样去到十万八千里外,好像这天下之大,没什么是做不到的。

朱英意气风发地吐出口气,大步追向前方越走越远的少年。

等她追上时,少年却已经长成了青年。青年的个子高了,肩宽了,长发也竖起来了,举手投足里初步有了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雏形。

这位看似儒雅的青年甫一照面,就往她胸口狠狠锤了一拳。

“这回只能你自己去了,没我的份。”

朱英话到嘴边的调笑蓦地被一阵未能宣之于口的不舍浸软了,没能成功脱口而出。

良久,她才听到自己含笑的声音:“年节我争取回来。”

那青年很是哀怨地长叹了口气,想了想,从自己腰间取下一块羊脂白玉佩,硬塞到朱英手中:“拿着。”

这回她没忍住,打趣道:“义兄,世上哪有带着珍宝从军的道理,还嫌胡人抢得不够多吗?更何况美玉罗缨结恩情,生辰玉向来是拿来当聘礼的,你把它赠了我,未来的新娘子怎么办?”

说话间,她将挂在玉佩下面的朱红罗缨解了,把玉还回去。

“这个就够了。”

蒋瑜手里捏着没送出去的玉佩,冲她背影轻率地喊:“聘礼也行啊,收了聘礼,义弟的命可就是我的了。”

“别死了啊!”

此去万里,再无故人。

朱英抬起手臂挥了挥,翻身上马,一夹马肚子飞快地跑了,没回头。

这一跑从黎明跑到了正午,又从正午跑到了黄昏,从琼花遍地的十里秦淮跑到风吹草断的九重边关,从歌女软糯缠绵的爱恋吴歌跑到游子悲切哀怨的胡笳十八拍中。

路上风光无数,有美酒有风霜,有大漠有孤雁,有雄心也有生死,有金鼓齐鸣也有对月高歌,忙忙碌碌地奔波了数年,志也筹了,禄也厚了,新友也交到不少,但她的心却总是不上不下地悬在半空。

根始终没扎下来。

她骑着马从那些刀光剑影里匆匆而过,觉得皆是流沙飞絮,抓不住。就这么一刻不停地跑了不知多久,直到明月高悬,又气喘吁吁地回到金陵城里,见到那座气派的府院,她那点惶惶然的急切和不安才落了地。

到头来,心里还是惦念着某个墨香四溢的书房。

朱英轻车熟路地绕到蒋府偏僻的一角,摸黑随手寻了个木箱垫脚,扒住素墙一气呵成地翻了进去。

白天他带着厚礼回来拜访这位名义上的义父,不出意料地被拒之了门外,只好做一趟梁上君子,悄悄地溜进了花园。

假山背后的阴影里衣冠不整地坐了个人,脚边的千日春已经少了大半壶。男人喝得眼神迷离,醉醺醺地冲他抛了个没了倜傥、只剩风流的轻佻笑容:“说好的年关回来,一次都没兑现,千日春罚成百日春,没意见吧?”

朱英不见外地拿起盛放佳酿的精致玉壶抿了口,默默回味了半刻余甘,不着边际地想,千日春原本是这个味道吗?

喝惯了边塞连米渣都没滤干净的浊酒,反而嫌这露水似的琼浆玉液像白水,寡淡得没味。

五年不见,蒋瑜脸颊瘦了,眼神冷了,表情沉静了,总是挂着笑的嘴角也不知不觉绷紧了,轻佻也轻佻得不够纯粹。

他看不惯世族之间的沉疴痼疾,又不得不逼迫自己顺从那些坚如磐石的腐臭规则,自己可以一掀台子跟蒋家翻脸,不当他们的义子了,他还能不当蒋家的儿子吗?

此刻再回想起那些赏花纵马的少年时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轻狂美梦,好笑之余亦有数不清的无奈,蒋瑜恐怕也是觉得如今这副狼狈模样无颜见老友,才把自己灌成了个醉鬼。

朱英一撩身上还没换下的御赐虎袍,也很不讲究地在梅雨季节湿漉漉的草地上盘腿坐下:“没意见。”

她什么也没多说,三口将“百日春”喝得见了底。

知己之间,本就无需多言。

三口白水下肚,本不该如此轻易地放倒她,朱英却莫名觉得自己喝醉了。

否则何以解释此后诸多的光怪陆离。

不知怎么的,建隆皇帝没了,蒋瑜的父亲蒋达没了,连梁朝与察金之间那点脆弱的表面和平也没了。

胡人铁骑南下所向披靡,乾德帝快马送来七道金令,燕山十四关连烽火都没点,就掉了十三关。

有人犹疑着问:“将军,我们……”

“不退。”

朱英感觉胸中压着一团火。她原以为这种幼稚的心绪早已被十几年的隐忍和磨砺浇熄,却居然在这时候死灰复燃一般熊熊燃烧起来,烧得她言语里都沾上了火星:“拿纸笔,我来给陛下回信。”

她很清楚,此事多半是权力斗争中的阴谋陷阱,乾德帝不过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傀儡,如果此时不走,就再也走不掉了。

但今日她绝无可能忍辱负重、避其锋芒。

幼年失怙的稚子,青年守寡的少妇,晚年丧子的老翁,无人能收的家信,浅滩河野的白骨,有人搬权弄势只为一己私欲,耳中又哪能听见百姓绝望的恸哭?

千种万种锥心切骨的悲愤通通汇成了那一封名垂青史的回信。

“将军守国门,天经地义。”

“臣誓死不退。”

直到被数名胡人骑兵团团包围,直到弯刀抹过了她的脖颈,朱英心中那点火气仍高涨不灭。

掉下马背的瞬间,她艰难地扭过头往南边张望了一眼。

黄云蔽日,孤城独伫。

还没看到援军。

朱英固执地瞪大双眼,以一种目眦欲裂的扭曲表情极不甘心地重重落到地上。

我能做的就到此为止了,她想。

你可别让梁国亡在那些鼠辈手中了啊,景弘。

随着耳边的厮杀声越来越淡,朱英好像被一双手牵着,从那个不属于她的身体里逐渐分离了出来。

这场大梦是如此真实,真实到她一时分不清今夕何夕。

被扯出司马彻的记忆前,她猛地回过神,拳打脚踢地想要挣脱那双抓住她的手,但无论她怎么努力,四周场景都在逐渐分崩离析。

司马彻的魂魄在消散。

她在半空扑腾着弯下腰,拼命伸长手想抓住画面中心那个死不瞑目的男人:“将军!”

没有反应。

她只是被拉进了司马彻的记忆里,该发生的,三百年前就已经全发生了。

嗟君十载生平,黄粱一梦而已。

朱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破碎成一纸飞灰,然后坠入一片死寂的黑暗中。

待到她再醒来,已不知过了多久。

空中散着淡淡的檀木香,清晨的细碎金光从窗缝中漏进来,枕中塞了许多红珊瑚珠。

这是她在鸣玉岛上的屋子。

朱英躺得笔直,两手搭在小腹上,保持着这个端庄的姿势一动不动,呆呆地望向房梁。

直到将近午时,木门才被人轻轻推开,似乎有人走了进来。

宋渡雪端着翡翠药瓶走到床边,轻手轻脚地将药瓶搁到一旁的书桌上,一掀帘子才发现,床上那昏迷了数日的少女不知何时已经醒了。

“你……”

朱英的眼睛仍是红红的,不知是不是因为经脉破裂的缘故,眼神也空洞迷蒙,丢了魂一样。

宋渡雪单手举着床帘,站在她床畔踌躇了许久,“你”了半天没能“你”出下文。

最后,他端过桌上的药,低声哄道:“先把这个喝了。”

朱英僵硬地扭过脖子。不动还好,这一动她才发现,身上疼得像被人打散后重新组装的一样,每一寸都重如万斤。

宋渡雪看她蹙了蹙眉,忙放下手中玉瓶,扶着她坐了起来。

“我……”一出声,朱英反倒先被自己嘶哑如锯木的声音吓了一跳。

“嘘,别说话。”

宋渡雪认真关照起某个人时,一双流光溢彩的含情眼一瞬不眨地注视着你,清澈见底地倒映着人影,很容易让人产生那里面只装着你一个人的错觉。

饶是心硬如石的朱英见到,也不由愣了愣。

那眼神像清晨的晓光,穿过朦朦胧胧的云雾,惊飞满林的雀鸟。

见他这副模样,朱英不禁怀疑自己其实尚未清醒过来,还在做梦呢。

“停,我自己来。”她别过头,自己接过了玉瓶。

宋渡雪好不容易温柔一回,就得到这么个反应,“哦”了一声,带着一脸又不爽又关切的别扭表情,眼巴巴地盯着她。

苦涩的药汁淡化了朱英身上的不适感,一瓶下肚,她终于恢复了些力气,皱着眉问:“你老这副表情看着我做什么。”

好像她要命不久矣了似的。

闻言,宋渡雪默了默,接过她递来的药瓶,并未直接回答。

“司马将军消散前,用煞气强行连起了你的经脉,否则你当时就会爆体而亡。”他撑在床沿的手指无意识蜷缩起来,掌上还能依稀看见几日前被断琴划出的伤。

“他救了你,不知为何。”

为什么呢,难道一个丧尽神智的邪祟还能拥有鬼之将死、其心也善这样的想法么?

还是说,即便已经成了那副鬼样子,他甚至仍留着一些东西?

宋渡雪不知道。

此事一旦多加揣摩,只叫人如鲠在喉,悲不自胜。

“……你知道原因么?”他抬眼道,语气轻轻的,眼里却是极重极厚的深沉。

朱英想起了那座庭院,那块玉佩,那壶千日春,那只狼毫笔,还有那把又冷又快的弯刀,司马彻给她看这些是何意,她还不明白。

静默半晌,她摇摇头,反而问宋渡雪:“你为何知道司马将军与蒋相的关系。”

宋渡雪绷紧的肩膀垮了下去,好像是失望,又好像是松了口气。他移开视线,抿了抿唇:“因为夙心。”

“我拿到夙心时,琴弦已断了数年,被人齐齐整整用刀划断的。”

夙心作为传世名琴,没哪个后人会傻到划断它的琴弦,只有它真正的主人敢这么干,朱英心领神会。知音已死,留琴何用。

“琴侧有一行模糊的字迹,我花了很大功夫才复原。那是一首词的下阙,蒋相亲笔的字迹。”

他接过朱英手中空瓶放到一边,垂下目光,低声诵道:“雁北雪重,秦红犹艳,夙心暝暝十年冷。不复当年。”

“与此对应,司马将军有个传闻。说是曾有一名得道高僧云游四方时,于潼山关外遇见了领兵而过的司马将军,司马将军给了他一碗水一张饼,他回报司马将军一句箴言。”

“‘血光四溅,鬼影缭乱,将军恐遭逢暗箭,魂难入关。’”

“司马将军不以为意,绝尘而去,回他道:‘生以天策,死将鬼煞,长绝此生守潼山。’”

“‘何须入关。’”

何须入关,何须入关啊。

死后魂魄受尽折磨三百年,终于回家,却是在这里魂飞魄散。

朱英的眼泪后知后觉地全涌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