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三尺莫问 > 二十.葬花吟(10)

三尺莫问 二十.葬花吟(10)

作者:毛在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03:08 来源:小说旗

东厢院内。

都不用宋渡雪一块一块地敲石板,他分明地听见这院的西南角下传来隐隐约约的打斗声。

凑近一看,有块石板边缘被不知什么做成的黑泥严严实实封了起来,那黑泥好像是活的,正在石板缝中缓慢蠕动,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宋渡雪研究了一会,没研究出来是什么东西,干脆粗暴地用鞋底把黑泥全部蹭掉,而后敲了敲石板:“朱英?”

地下的打斗声一顿,宋渡雪只听到一声中气十足的吼声:“闪开!”

石板随即被巨大的冲力当场掀飞,身上挂了不少彩的朱英眨眼飞掠而出,身后还尾随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纸人一样的玩意,正连滚带爬四肢并用地顺着石梯往上爬。

还不等宋渡雪惊掉下巴,朱英已经一脚把那鬼东西踹回了地底,扭头冲他喘着粗气道:“愣着干什么,身上有什么法宝,交出来!”

宋大公子抽了抽嘴角,忽然觉得自己这个未婚妻颇有当土匪的天赋。

他从腕上褪下一个多宝镯,竟然将手伸进了那环内,随即掏出一个骨如意,再掏出一个红木印,再掏出一个甘露碗……

“……”

朱英也没想到他身上居然还留着这么多法宝,劈手夺过红木印道:“行了,够了。”

她一脚使劲踩住青石板,将那纸人偶困在里面,一边并指作诀,借着法宝的威力简单画了个封印,红木印盖上石板的一瞬,里面顿时没了声响。

宋渡雪上下打量了一番朱英,见她右手鲜血淋漓,脸上身上也有多处血痕,心道为什么这人好像总是浑身是伤,欲言又止地用宋大公子独特的方式关心道:“你……你没事吧,你右手怎么了。”

朱英对此倒是习以为常,她不甚在意的把被咬伤的右手在身上随便抹了抹,擦净了血迹后,从兜里掏出一张被揉皱的白纸条:“为了掏这个被那纸人咬的。”

方才她在与那纸人缠斗时,发现它舌底似乎有字,却又没有困住它的手段,因此只能采用这种比较原始的办法取得线索。

“……你拔了它的舌头?”宋渡雪面露嫌弃地接过那张纸条,借着朱英指尖的微光辨认上面的字迹,一边忍不住说风凉话:“怪不得它烂成那样也要追上来报仇。”

这纸人的年代应该十分久远了,纸张都发软泛黄,而且经过了朱英那番粗暴的拔舌,上面还添了几个新洞,更增加了辨认的难度。

“壬午年四月……十二日巳时。”宋渡雪皱着眉念道:“八字为壬午,乙巳,辛卯,己巳。”

“壬午年,”朱英沉吟道:“是二十一年前。”

这多半就是被范文远换命之人的生辰八字,下面那个纸偶则代表着被换命之人。

“名字是……”宋渡雪忽然哑了声,直到朱英疑惑地看向他,他才满脸不可思议地念出了下半句:“殷招娣。”

朱英也难掩惊异地睁大了眼。

殷招娣,那是殷二夫人的名字。

两人正大眼瞪小眼地傻着,东厢房中却忽然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

朱英反应极快,倏地蜷起手指灭了火光,一把揽过宋渡雪飞身退到树底阴影下。

“你放手。”宋渡雪被朱英紧紧揽着腰,姿势与那金陵城中登徒子调戏女子时并无二致,这小家伙年纪不大,自尊倒不小,当即恼羞成怒地小声叫嚷起来:“我自己能行!”

朱英才懒得顺他的少爷脾气,她耳目都比宋渡雪这个凡人聪灵不少,低声喝道:“嘘,里面有人起来了。”

那响动古怪得很,时而急促焦急,时而缓慢痴懒,毫无规律可言,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证明里面多半不是个清醒人。

只听“嗤”的一声,屋内竟然点起了灯,橙红的火光映在雕花窗的绸布上,照出里面一道幽幽的人影。

那人影如同皮影戏中人偶一般,迈着僵硬的步子,一摇一摆地从卧房走到窗台边,似乎是坐下了,竟抬手慢慢抚起自己的发来。

朱英惊疑不定地与宋渡雪对视一眼,两人脸上都写满了困惑:这究竟是人是鬼?

“走,去看看。”朱英果断拍板道,宋渡雪想抗议都没法,此刻受制于人,不得不忍气吞声。

还不待两人小心翼翼地摸到窗边,屋里忽然传出一声仿佛揪着人脑袋顶的尖细唱腔,那人居然吊着嗓子唱起戏来了。

宋渡雪仔细分辨片刻,听出他唱的是着名的京戏《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的一段,曲是好曲,可惜唱戏人功夫不咋地,不仅唱得磕磕绊绊、气若游丝,好像下一秒就要断气,喉中还仿佛卡着痰液,声音粗哑干涩,毫无婉转之感。

“无限悲苦遥遥望关山,几回回梦里忽闻平郎现。醒来时孤月清冷映窗寒,十八年盼夫归苦熬日月。”

“十八年呀——”

宋渡雪忽然推了推身边的朱英:“等等,你有没有闻到一股焦味。”

正全神贯注听里面那人鬼哭狼嚎的朱英这才反应过来,好像的确有一股什么东西烧焦了的气味从房中散出来。

再看那窗上倒映的人影,背后闪烁的烛光明显扩大了一圈,已经不能用烛光形容,应当叫做跳跃的火舌。

朱英惊道一声“不好”,当即飞掠到窗前,窗上的木锁形同虚设,被她一记手刀轻松劈断,两扇雕花窗也被同时推开——

如果窗内景象能被记录下来,应当可以成为许多孩童做噩梦的素材。

书柜里的书卷被点着了,散得满地都是,顺着帷幔席卷了整张罗汉床,满屋黑烟缭绕。而背对着熊熊燃烧的罗汉床,范文远一个而立之年的男人,正像个女人一样侧腿坐在梳妆镜前,用牛角梳缓慢地梳自己的头发。

他每梳一次就连带着附着的头皮扯掉大把,尽数血肉模糊的在他脚下落成一团,而他本人已经成了个满头烂疮的疯老头,比起朱英上次见他足足老了十岁有余。

见到朱英,范文远好像并不意外,反而冲她咧嘴一笑,自己撑着桌子缓缓站起,嘴里继续哼到:“十八年呀……”

朱英见他动作,心中登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立刻探身要去抓他,却没够到。

范文远将手中梳子重重摔到地上,牛角梳顿时摔成了三半。

他此时已经彻底没了唱腔,只剩下一句凄厉的惨叫:“十八年呀!”

随即纵身扑向火海。

等朱英拼尽全力把他捞出来,别说活着,连人样也没了,身上皮肤都烧成了焦黑的炭,整间东厢正房火光冲天,黑烟漫卷,房中残破的书页被热浪吹飞,像漫天纷纷扬扬的纸钱。

“咳咳、咳咳咳……”朱英被烟熏得连涕带泪,咳个不停,宋渡雪尽管嫌弃,还是勉为其难地伸手扶她:“女侠当真无所畏惧,火场也敢跳,真叫人佩服。”

朱英一边咳一边不忘回嘴:“我是为了、咳、为了救人。”

“他都变成那样了,还用得着你救?神仙下凡也只有目送他咽气的份,”瞅见她的左手不自然地微张着,皱了皱眉问:“喂,你的手怎么了?我看看,啧,都烫出泡了。”

朱英嫌他吵,一爪子拍开宋渡雪欲让他闭嘴,宋渡雪洁白的锦衣被她抹了一手黑,随即想起来她刚才逮过什么,顿时跟被人踩了尾巴似的炸毛了:“你这手刚才是不是摸过死人?等等,你别碰我!别过来!!”

朱英没空搭理他,脑中嗡嗡作响,嘴里还喃喃自语地念叨着范文远最后的话:“十八年……十八年,为什么是十八?那落水女尸分明在二十一年前……三年……三年……”

换命,殷氏,无名女尸,青桐。

杂乱无章的“果”之中,牵动一切的“因”若隐若现,朱英却怎么也抓不住。

正当她越来越理不清头绪之时,青桐说过的话忽然在她耳畔炸响:“……世上有很多东西都能胡编乱造。”

胡编乱造?胡编乱造!

宋渡雪瞧这模样,唯恐也她被鬼上身了,又不愿意靠近,远远地站在三尺外捡了根树枝戳她:“喂,你怎么了。”

朱英却忽然大叫一声,一拳锤在院中树上,将那只有小臂粗的矮树捶得摇了三摇,惊得旁边的宋渡雪一哆嗦:“我知道了!”

“啊???”

朱英在脸上抹了一把,眼睛亮得出奇:“你身上还有剑吗,什么剑都行,给我一把。”

宋渡雪在他那名副其实的多宝镯里摸了半天,摸出一柄七星法剑,朱英行事向来果断,拿了剑就走,话音未落,已经跃上了墙头:“你去找我师兄,告诉他,准备超度。”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宋渡雪只来得及问一句:“那你去哪?”

“去把青桐、我弟还有请灵用的东西带回来!”

永宁一十六年,七月五日,卯时。

天边已有了些亮色,正是涨水的季节,浣衣河水淹过了往年画的水位线,被清晨璀璨的日光照得金光粼粼。

勤劳人家的房顶飘起了炊烟,河边的榕树垂须随风轻轻摆动,不时传来一二犬吠,三四鸡鸣,自是一派岁月静好的光景。

临河一户人家的女主人如往常一样推开院门,却看见一个瘦小的少女背影正独自坐在河岸边,抱着腿不知在想什么。

妇人觉得那身影眼熟,便没忍住多看了几眼,少女却仿佛感觉到了来自身后的目光,回过头来。

“青桐?是你么,青桐!”妇人被她脸上可怖的伤痕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熟人,当即惊喜地冲她招手:“你可好几年没回这来了啊。”

青桐愣了愣,连忙站起来扯直了衣裳,腼腆地抿嘴一笑:“孙姨。”

“哎哟,乖乖,这脸上是咋整的,怎么伤成这样。”孙三娘将手中簸箕放到门边的板凳上,忧心忡忡地在衣摆上擦了擦手,就要走过去近看。

青桐忙摆了摆手,后退两步道:“我、我自己不小心弄的,不打紧。”

见到她抗拒的模样,孙三娘也识趣地在几尺外站住了脚步——姑娘大了,三年不见,自然有些生疏了。

她笑眯眯地问:“今儿怎么想起回这边来,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回来了。”青桐低下头,又重复了一遍:“……想回来了。”

“噢,没事就好。”孙三娘顿了顿,抬头望了望四周,有些忌惮地压低了声音:“这几天城里传了些风声,说是,说是范县令家里出事了,你是不是还在给范县令做事?没事吧?我听着有些担心……”

“没事……不是大事。”青桐还要说什么,余光却瞟见远处的小院门前不知何时站了一名少女,正抱着一把剑无声注视着她。

她话音一顿,连忙仓促地跟孙三娘告别:“孙姨,我先不跟你说了……”

孙三娘也看见了朱英,心中正在暗赞这女娃好生漂亮,见此情形,立刻会意:“行,那姑娘是你新交的朋友吗,看着真俊哩。孙姨就不打搅你们了,有空再来孙姨家玩啊!”

她在自己胸前比划了一下,笑道:“蓉儿都长这么高了,还常常问我们青姐姐和殷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呢!”

“嗯……”青桐应了声,垂下了目光:“好。”

从孙三娘的院子到青桐住过的院子之间仅仅隔了四户,青桐走得不急也不缓,仿佛这只是她晨起买菜归来,一段再熟悉不过的回家路一样。

走着走着,她轻声哼起了一段蜀地流行的童谣。

“青桐树,青桐丫,青桐树下是我家,家里有个小妹妹,名字就叫马兰花。”

“马兰花,年二八,她的娘亲最疼她。”

“给她扎个双丫髻,再戴一朵栀子花,走在路上人人夸。”

歌声未落,朱英已经将法剑架到了她颈上,语气不善地威胁到:“交出我弟弟,还有殷招娣的贴身物品。”

“小姐都猜到了?”青桐诚恳地赞道:“真聪明。”

朱英往不远处的浣衣河望了一眼,河水平静而缓和,来者不拒地带走人间数不尽的污垢。

“三年前落水的,才是真的殷招娣,是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